王俊英
摘 要:語文是高中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根據(jù)素質教育的理念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更加自主化的課程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成績。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實際的課本內容,應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手法為學生設計和安排不同的課堂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式學習、互動式學習和實踐探究性學習,使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邏輯思維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高中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內容較多,需要綜合性的掌握各科知識,但是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學生要應用對應的學習方法,使課程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效率性。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在課堂上使用相關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的學科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把握的常識性和專業(yè)性內容較多,關于語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包括聯(lián)想性思維、想象性思維、牽引性思維,這些對于學生的學科能力增長和學習成績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關于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實踐中對學生語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策略及基本要求等需要從實踐分析中展開研究與探討。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作用
(一)明確學習目標
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不再是簡單的識字、閱讀和寫作,而是要在原始知識儲備和應用的基礎上,不斷提示自己的學科水平。高中階段,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文言文、詩詞以及一般性的文章等,學生對于文章內容、寫作手法以及情感表達等均要有良好的把握,一些高中生由于自身的文學水平不高,對于這些內容的學習存在思維混亂等問題。老師對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主要是讓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的學習是靈活性、多樣性和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特點的,因而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能使一味的死記硬背,要活化自己的思維能力,變化性的看待自己的學習內容,把握好重點部分,明確基本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
(二)提升課程素養(yǎng)
語文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文字知識及其具體的應用方法和應用要求等,但是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對于語文客觀部分要把握,但是對于其中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的內容也要能正確理解。例如老師在對一篇文章內容進行講解時,學生對于文章中的重點詞匯理解以及段落大意、文章主旨大意等要有理解,同時對于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觀點、人物情感和全文的表達主題等,學生要有所體會。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應用下,整合全文內容,提取重點信息,然后重構知識框架,整理出其中的寫作線索,對文章內容和情感表達等有一個更加具化、全面和整體的把握,提高學生的課程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中重點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在自主化的學習中,強化學習能力、提升學科水平。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分層式教學
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科興趣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導致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也不同,語文老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就要尊重學生的這些差異,應用分層式教學的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難以劃分,在課堂上實現(xiàn)更加人性化和靈活化的講解。例如在一般現(xiàn)代文的講解分析中,老師對于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一般包括段落大意、文章主體內容、主題、結構以及思想情感等幾個部分,對于段落大意和文章主體內容,老師可以安排語文基礎一般的學生回答,由于難度不大,學生大多能總結出來;對于文章主題和結構、情感方面,可要求成績較好學生作答,這種教學形式能夠使班級學生均能參與到語文思考中,邏輯思維能力均得到適度鍛煉。
(二)單元式教學
相較于語文分層式教學,單元式教學屬于較高一級、較大范圍的一種教學形式,高中語文教材中,對于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均是以單元形式進行劃分和整合的,語文老師要結合這種規(guī)律性特點,為學生實施專項聯(lián)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文言文,文言文中的很多字詞含義不同,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對一個單元中的文言文內容進行熟背,對其中的重點詞匯進行統(tǒng)計,標注出古義和今義,幫助學生的比較性理解。學生對單元內的文章類型和內容有所把握后,能夠在知識聯(lián)想中,促進反復記憶,強化語文邏輯思維能力。
(三)拓展式教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知識增長的關鍵時期,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重點把握的知識內容較多,因而學生一味的依靠老師的課堂講解,實際能夠獲取的知識信息有限,學生只有在積極配合老師教學的基礎上,不斷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學科能力,促進自主化學習,才能實現(xiàn)學科水平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擴大自己的課外閱讀量,拓寬自己的知識范圍,一方面對自己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另一方面則能夠更好的搜集文章寫作素材,通過這種知識信息融合和課內外內容的連接性學習中,高中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將得到強有力的訓練和提升。
三、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情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使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物看待和分析、解決問題,使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得到提升,也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陳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6.
[2]王薇,史麗芳.高中作文教學需要邏輯思維訓練[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1:87-88.
[3]李巍,王翠艷.新課標下高中生議論思維能力培養(yǎng)芻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2,3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