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要:在當今社會,閱讀缺失,閱讀量不足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高三學生閱讀的缺失,不但限制了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更牽涉到如何以閱讀促進寫作,如何讓高三學生更好地表達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當下全民閱讀依然不足,中學生課外閱讀缺失,學生高考作文普遍得分較低,作文競賽獲獎困難的現(xiàn)實情況,從高三這個緊張的特殊階段出發(fā),通過課堂教學這個陣地,對用閱讀促進寫作進行策略探究,并大致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論述:第一是高三課堂教學以讀促寫的必要性;第二是在高三課堂教學以讀促寫現(xiàn)狀調(diào)查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是如何改進高三課堂教學“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現(xiàn)狀。
關鍵詞:高三語文;課堂教學;以讀促寫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174-01
引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普遍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問題,高中生在緊張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很難去專門對閱讀寫作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習的人文社會學科,我們不管是語言溝通還是語言表達都需要具備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新課標也對高三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針對高三語文課堂教學閱讀缺失、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低、學生課堂收獲低等問題教師應當完善教學手段,提升以讀促寫課堂教學效果。
1.高三語文課堂教學以讀促寫的必要性
通過對學生的高考作文和競賽作文的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學生的閱讀量很少,作文水平很低,到了高三包括高三結束作文都存在很大問題。但在高三,幾乎已經(jīng)沒有課外時間可言,所有的問題的解決,只能放在語文課堂來完成。高三課堂教學以讀促寫的作文教學方式,有存在和實施的必要性。
1.1 高三學生作文水平和閱讀水平低下
通過對近幾年來考生對各地高考作文題目的反映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進行完高中三年對于作文的強化訓練之后,學生作文水平還是不高,并且不只是少數(shù)人,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作文困難、議論文文體不清、結構混亂、語言簡陋、說理不透徹等問題。而為數(shù)不多的記敘文往往又沒有真情實感,很難打動閱卷老師。在高考作文中,批卷的流程是固定的,如何在成千上萬乃至更多份卷子中突出,如何讓閱卷老師在短短的審批時間中眼前一亮,成了每一個考生最現(xiàn)實的思考。而所謂的高考體作文雖然為人詬病,但也是考生在高考和高考作文的這種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在高考語文中的閱讀題,也是學生們十分困擾的一點,高考閱讀題有自身的規(guī)律,閱讀材料是用來考查學生的一個媒介和工具。而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它有自身的規(guī)律,即使不是任務驅(qū)動類作文,仍然是答一個主觀題而已。因此,在高三課堂教學的訓練中,應當做到以高考作文輔導為主,兼顧作文創(chuàng)新。
1.2 高三學生高考壓力巨大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歷教育,但是學校減負只是減少了課業(yè)負擔,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并沒有增多,所以競爭依然激烈甚至更加激烈。一方面,高考成為了很多普通家庭上升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高考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心中在人生中的一場鍛煉和儀式。因此人們對于高考的重視心理也就不難理解。因此在這種高壓下,學生更傾向于提升短平快的基礎題,見效快,有成就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基本沒有所謂課外時間,那是應該高效休息的時間。另外,語文雖然是母語,并占到巧O分,但在教學一線卻不被重視,所以即使有課外時間,學生也很少有用來閱讀,即便閱讀也往往沒有很好的選擇文本,閱讀目的性不強,消遣居多。在這種情況下,高三課堂教學以讀促寫顯得尤為重要。
2.高三語文課堂以讀促寫中存在的問題
2.1 高三語文授課老師專業(yè)水平不夠
從我國目前高三語文教學水平的現(xiàn)狀來看,老師專業(yè)水平不夠,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教師作為指引入,引導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道路上學習更多的知識,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不夠熟練,就不能對學生向前走的路進行指引。從某些方面來說,決定教課質(zhì)量的是老師對這門學科的態(tài)度,現(xiàn)在的老師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學生最終的成績?yōu)榕袛鄬W生優(yōu)劣的標準,這樣的判斷標準使得許多學生沒有太高的學習熱情來進行學習活動。這樣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課方式,使得許多時候很難實現(xiàn)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的原則,使得學生那個作用的發(fā)揮受到了制約。
2.2 學習壓力大,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不高
在語文這一科目中,閱讀和寫作是一門相對于其他的題型費時間且見效慢的題型,它要求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合理性閱讀來鍛煉閱讀水平,并通過大量的寫作鍛煉來鍛煉自身能力,在高三的緊急現(xiàn)狀中,這種費時費力又見效慢的題型使得學生很難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對學生學習的方向進行點撥,但是由于長期的高三教育并沒有做好這種教育模式,就使得目前的語文課堂以讀促寫教育進程逐漸僵化。學生們在課堂上不能有效接收知識,在課下對于閱讀和寫作的鍛煉也就更加不重視,這樣的社會現(xiàn)象使得以讀促寫的問題越來越難以解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來越低。
3.如何改善高三語文課堂以讀促寫教學
3.1 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學生主導課堂
首先,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并確并且擺正自己的位置,將舊的落后的思想摒棄,不再讓自己作為課堂的主角,把自己在課堂上的形象從主角變?yōu)橐啡?。講解知識的前提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且不應該作為課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慢慢地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方式,并且讓學生做題來進行練習,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師在上課時要想辦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更加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
3.2 學生分組協(xié)作,加強合作學習能力
由于高考競爭的激烈性,對成績的較強的熱情和對競爭的求勝心理成為了高三學生的特點,因為同時又因為他們也有著一個劣勢,那就是對于閱讀和寫作這類題型的個人能力并不是很強,而團隊合作的學習模式就可以使他們規(guī)避這一劣勢,使課堂的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這樣的模式可以使小組與小組之間形成一種競爭的關系,爭先恐后地學習知識,不僅可以使同學們的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又在這種大規(guī)模的學習中提高了學生的總體知識量,學生在這種競爭的關系中更加收獲到了友誼。
4.結語
高三語文的課堂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提升應該是高考語文水平整體效果提升的重點之一,我們應該在教學實際中不斷總結,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整體素質(zhì),通過對學生的激勵以及合理利用有利條件,改善教學的最終效果,使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成為教師教學的指導原則,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改進教學手段,以服務學生,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的,從而建立高效的高三以讀促寫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朱光華.高三語文課堂教學以讀促寫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7.
[2]唐娜.合作學習在高三語文復習中的實踐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