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洪
摘要:新課改標準提出以后,語文教學也隨著新高考的實施進行了一些改變。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里,學生要始終保持著新鮮的學習態(tài)度才會看到屬于語文那抹世界中的光彩。高尚的情操的養(yǎng)成在語文詩詞和文章中可以得到好的詮釋;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在文篇中都可以體現(xiàn)。美,不同的人對于這些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不同的人領悟的程度不同。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培養(yǎng)心中的美德,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學,在這個獨特的文學世界里有一番自己的見解和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富五車,非一日之功。這就對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語文教學中的轉變,享受高中生活給予學生美的感覺,喚醒學生努力學習征求進步的觀念。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課堂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45-01
引言:高中生處于一個情感和思想逐漸發(fā)育成熟的階段,而現(xiàn)在的時代給予學生創(chuàng)新和激情,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推動和啟蒙作用。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要多關注古文和經典文學的學習,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增加文學素養(yǎng);也要學會小組學習、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學習與生活關聯(lián),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文學的意義,學會進行轉化式學習。在這樣高要求的標準下,老師如何把三個轉變應用于日常教學中是一個很好地考慮問題。本文就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進行了一些分析。
1.積累經典文學,增強閱讀的能量
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優(yōu)秀古詩文與中外經典著作為代表的語言材料,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感知語言文字內在的運用規(guī)律,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要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相應的閱讀主題或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語文課程不斷地改革預示著語文學習內容與方式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要進行圖書館學習一段時間,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當然也要在教育過程中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對于知識的不同理解程度,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能夠找到閱讀的切入點,讓學生能夠真正愛上語文,以便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學這門課既要在課堂上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人生導向,又要讓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習過程里得到自我的提升和進步。老師面對這樣的時代觀念也在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新高考形式的背景下,老師要通過分析高考語文試題的框架,從而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促進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可見性顯著提高。
2.培養(yǎng)學習習慣,促進語文素養(yǎng)綜合發(fā)展
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一個堅持的能量。葉圣陶老先生曾竟這樣說過:“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在心與眼之外,再用口與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鼻‘?shù)姆椒ㄖv解課本的文章也會帶來很好的影響和好的教學質量。多種方法、多種理念的學校課堂生活,只要學生可以從中學到知識、情感和意境都被銘記在內心中,這就是語文教育中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好的方法。只要學生們從內心涌動出想要探索學習的欲望和激情,這樣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就會產生一定的情感因素,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成功和學生學習的進步。老師也要讓學生做好課文預習工作,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明確自己的疑惑,在課上將自己的疑惑告訴教師,使教學更具針對性。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老師在上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一些形象生動的情境直觀的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同時也改變了以往只能看書意會的模式,讓學生在新奇中體會到語文的另一面,更好的感受語文世界中的真、善、美。同時,老師也可以應用小組探究的模式,這樣也有效激發(fā)學生之間的探究積極性,改變了他們思考的方向。老師在結合多媒體進行自我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也逐漸習慣自我考慮問題,與同伴之間深入分析問題,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擁有一個好的體驗,給予班級中所有同學語文素養(yǎng)的能量,提升文學素養(yǎng)。
3.強調文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
高中階段是學生由學校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的重要轉折時期。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語言的發(fā)展是實現(xiàn)其自身發(fā)展的基礎,他們要通過運用閱讀與寫作等多種語言能力實現(xiàn)個體價值。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新時代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在課堂活動中增加一些戲劇、小說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在語文文學常識中的典型意象和文學形象,不同風格的人物、不同時期的社會現(xiàn)象,這些憾人心靈的故事情節(jié)都會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學習并且提升對于文學的鑒賞能力和分析文學體會其中的美的能力。語文知識的多元化和層次化,讓我們領略文學世界的豐富多彩。語文是一門深奧又多彩的語言,學習語言的過程要耐心和堅持,這也并不僅僅是聽、說、讀、寫簡單的內容,而是需要不斷提高自我,深入剖析語文的世界。
4.結語
新課改賦予了高中語文教學新的角色和任務。老師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實踐和運用語文知識。在新高考教育背景下老師逐步提高高中生對語文學科的審美教育是更好的全面發(fā)展個性化,讓學生跟隨老師的腳步,對語文學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看到問題學會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在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下學習語言文字并建立起正確的情感觀以及世界觀,從中學習到的知識將會影響學生未來的一生。教師應該肩負起培育祖國下一代的責任,將教學與管理有效結合起來,努力提升小學的教學水平,為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科意.高中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2(3):29-30.
[2]蘇東春.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5(08).
[3]馬麗平.牽一點而動全文一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切入點微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2).
[4]王新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