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夢婕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他們現(xiàn)在具備非常強的自我意識和民主意識,同時也追求公平。加強高校學生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而管理心理學的主要作用就是對人類心理現(xiàn)象進行研究從而使人的積極性提到提高。通過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貫徹管理心理學,充分發(fā)揮個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加強學生的人性化教育管理,管理過程具備柔性化特征,可以極大的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貫徹實現(xiàn)。管理心理學可以通過理論實踐對每位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研究和分析,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時了解每位學生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以及其存在的主要思想狀況。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宗旨,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需要理論”的主要定義是:人的動機往往是支配行為的主要因素,需要又是決定動機的決定性因素,是對某種目標的欲望或需求。人一旦產(chǎn)生某種需要,會極大的調(diào)動人的生產(chǎn)積極性。因此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需要充分運用管理心理學的“需要理論”。
首先,了解學生需要。在高校學生管理當中,每個學生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需要,因此需要對高校學生的需要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尋找學生之間產(chǎn)生的共同需要和差異需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分析學生需要。了解學生的需求之后,因為高校學生需求性質(zhì)和類別各種各樣,有些是有形需求,有些是無形需求,因此在調(diào)查之后需要對需求類型和性質(zhì)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仔細分析提出一些切實可效的措施和對策。
再次,反饋學生需要。對于學生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需求需要進行及時反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反饋體系,滿足學生一些比較合理同時條件也比較成熟的需要,對于那些雖然需要合理但是不太成熟的,高校管理者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解釋,使學生體諒并得到諒解。
最后,引導學生需要。最后對于學生的需求需要進行科學的指導,因此很多高校學生的個人需要往往與社會需要脫軌,將過多注意力關(guān)注在自身需要身上,不在意社會需要。高校管理者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慕逃?,使他們重視社會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人生觀。
“公平理論”的主要定義是人們常常會將他所付出的和所得到的報酬進行比較,從而產(chǎn)生公平或者不公平的心理感受。當付出和回報相當時,人們會感到公平并激勵其工作。反之亦然。因此管理心理學“公平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應(yīng)用在于在管理中需要達成一致的公平觀念和意識,高校管理者需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在一些行政工作比如:選拔學生干部,獎助學金評選等等方面需要高度重視公平公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性,使學生尊重學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當中,管理者和學生之間只有實現(xiàn)平等的關(guān)系才能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管理者真正做到以身作則,將公平理論貫徹到管理中的方方面面,才能在高校學生當中樹立起高度的威嚴和信任感,不根據(jù)自己主觀的判斷來行使自己的權(quán)力。
同時,在高校管理工作當中,公平理念需要有更高層次的貫徹實現(xiàn),需要落實到管理者和學生的人格上的平等,管理者需要以平等的胸懷去接納和面對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尊重高校管理者,信任高校管理者,在這種程度下,學生才能對老師抒發(fā)自己的心理活動和想法,最終可以很好的推動高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現(xiàn)。
“期望理論” 的主要定義是激勵強度主要是由期望率和效價決定的。如果一個人的期望程度越大,或者所能夠滿足個人的價值越大,那他的積極性也就愈加強烈。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因為其所處的環(huán)境誘惑較大,再加上大學生整體社會閱歷較淺,因此學習積極性很容易受到影響。借助管理心理學“期望理論”從幾大方面來順利開展高校管理工作
首先,引導學生合理目標。?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根據(jù)每位學生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權(quán)衡各方面的條件,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能夠得以實現(xiàn)的期望目標,使目標能夠切實可行,太高的目標或者太低的目標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期望目標的建立,可以使學生有主動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
其次,制定獎勵制度措施。在設(shè)定期望目標后,高校管理者需要制定一些比較清晰的獎勵措施來激烈學生目標的實現(xiàn),在實現(xiàn)某一階段的目標后,學校給予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或者精神獎勵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進行肯定和激烈,可以極大的推動學生的動力。增強學生自信心等。
最后,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環(huán)境。高校管理工作者也需要在學校里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育人環(huán)境,整體氛圍需要比較活潑和輕松,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能夠形成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外部激勵因素,高校管理者需要致力于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以及和學生之間形成比較融洽的師生情誼。最終推動高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的來說,管理心理學的三大理論可以很好的應(yīng)用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期望理論”、“公平理論”、“需要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幫助高校管理工作者順利開展學生工作,也能夠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同時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也可以增進和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切感,樹立在學生當中的威信以便更好的管理。在日后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加深刻地貫徹落實管理心理學理論,運用管理心理學中理論知識和實踐真知,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作者單位:新鄉(xiāng)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