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要】眾所周知,漢字是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習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礎和關鍵所在。但是,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地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教師運用傳統(tǒng)單一的識字教學方式是難以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漢字知識的。對此,我在組織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時候,會立足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漢字的趣味性等因素,借助極具多樣的趣味化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教學參與積極性,使其在參與中感知漢字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識字教學 趣味識字教學 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54-01
對于何為漢字趣味性識字教學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界定,在筆者所翻閱的眾多對識字教學的研究文章中,大部分一線教師認為所謂的趣味性識字是指在組織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立足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等,借助多樣化的識字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識字興趣的驅(qū)使下自主地參與識字活動,并感知到漢字獨特的魅力。立足這一現(xiàn)有的觀點,我認為,趣味性識字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漢字自身的趣味性因素為基礎,將其以多樣化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那么,我們要如何在低年級識字活動開展中充分地發(fā)揮漢字的趣味性因素呢?
1.運用多媒體,實現(xiàn)抽象漢字形象化
通過對所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處于初級認知階段。也就是說,該階段的學生的注意力正在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zhuǎn)變,其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對于事物的直觀性有著濃厚的探究興趣。但是,也正是由于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其很難長時間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漢字教學從表面來看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如何解決漢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性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F(xiàn)代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尤其是多媒體的使用將聲音、動畫等融合在一起,其以直觀的畫面,多樣的色彩等吸引著小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在組織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立足漢字象形這一特點,借助多媒體將一個個方塊字轉(zhuǎn)變?yōu)橐环鷦有蜗蟮膱D畫,在圖畫的作用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借此實現(xiàn)漢字趣味教學。以“舟”為例,在組織該漢字教學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呈現(xiàn)了該字的字體演變過程,如下圖所示:
從甲骨文到楷體,學生可以直觀地掌握該漢字的結(jié)構。在觀察“舟”的字形的時候,好多學生發(fā)現(xiàn)其與“月”很像。對此,我借助《小小的船》這則耳熟能詳?shù)墓适聛硐驅(qū)W生呈現(xiàn)該字的含義。在生動的故事講解和直觀的圖像觀察的結(jié)合下,學生會了解到“舟”其實就是“船”的意思,借此加深了其對“舟”的認知。
2.使用繪本讀物,提高漢字應用能力
在傳統(tǒng)的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常常會借助演練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識記漢字的書寫方式,忽視了漢字的應用指導。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單單是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結(jié)構和含義,更主要是引導學生對所學到的漢字進行運用。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靈活地應用所學漢字是極為困難的。要想提高學生的漢字應用能力,教師需要從漢字積累入手,學生只有積累了大量的漢字,才會產(chǎn)生用漢字的欲望。閱讀是學生積累和應用漢字的有效途徑。但是,單純的以漢字構成的文章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對于閱讀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語文閱讀是一大負擔。對此,我會借助生動有趣的繪本讀物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用繪本故事作為打開學生漢字學習大門的鑰匙。以繪本故事《愛跳舞的小刺猬》為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生詞,諸如“扭”、“轉(zhuǎn)”、“跳”等。對此,我會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驗,對這些漢字的含義進行猜測,并自主地想象繪本所描繪的畫面。在學生閱讀之后,我會引導學生將繪本故事表演出來。當學生們在表演“刺猬跳舞”這一畫面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了“跳”字。學生通過動作聯(lián)想會明白“跳”的時候需要用到自己的腳,所以,該字的偏旁為“足”。在跳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需要用到兩只腳,而“兆”則代表著自己的左右兩只腳。在這樣的繪本閱讀方式下,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僅獲得了豐富,而且在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其加深了對漢字的理解。而且,其積累了與跳有關的知識,為其今后應用該漢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領悟漢字魅力
漢字中蘊含著無限的魅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漢字學習興趣,借助漢字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是切實可行的。而漢字的魅力往往蘊含著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之中。所以,在組織漢字教學的時候,我會借助讀寫的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領悟漢字的魅力。以《憫農(nóng)》這一首詩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先引導學生大聲地朗讀,力求做到抑揚頓挫。在富有節(jié)奏美的朗讀過程中,學生會感知到古詩的韻律美。而古詩的韻律美是由漢字構成的,進而產(chǎn)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在閱讀之后,我則引導學生對其中所出現(xiàn)的漢字進行書寫。以“苦”為例,在書寫該漢字的時候,學生需要先對其進行觀察,觀察其結(jié)構和筆畫,借此才能把握該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并在書寫過程中寫出富有美感的文字。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漢字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小學生的興趣認知特點和漢字特點,借助多樣化極具趣味性的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漢字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趣味性的漢字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漢字學習興趣,領悟到漢字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1):193.
[2]許慶蘭,許士松.關于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的探究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