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眉
“千古文人俠客夢”,似乎越是無縛雞之力的手,越是能下筆萬鈞;越是悶鎖書齋內(nèi)的足,越是向往坎坷顛沛。翻開詩詞,對英雄、劍客、俠士、將軍的描寫,更是精彩紛呈,其中的“氣勢”和“熱血”,甚至完全超越了事情本身。
《白馬篇》
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qū)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發(fā)詩人的報國之志。
開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是第一層。用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馬的雄駿烘托人的英武。白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戰(zhàn)善戰(zhàn),堪負重任的品格外,還象征著堅定、忠誠、奉獻、犧牲。以白馬來指代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貼切不過的了?!斑B翩西北馳”,顯示了軍情的緊急。
之后六句是第二層,緩筆插入對這位白馬英雄的描述。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趙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詩中寫這位白馬英雄是“幽并游俠兒”,以見其根基不淺。接著詩人便以飽蘸熱忱的筆觸描述英雄的精絕武藝,“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是寫他長期堅持不懈地苦練騎射技術的情景,說明他精深的武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接著又寫他過硬的騎射技術:左右開弓,仰射俯射,或動或靜,箭無虛發(fā)。
下面三句是第三層。緊承開頭“連翩西北馳”,邊塞城邑多次報警告急,敵軍騎兵頻繁犯邊。插著羽毛的緊急文告從北方傳來,白馬英雄立即催馬登上防御工事。寫出了英雄急國家所急的俠肝義膽。在邊塞緊急的關頭,國家一聲令下,他毫不猶豫,立即奔赴前線。
最后四句是一層。投身于刀鋒劍刃的戰(zhàn)場,豈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還顧得上父母妻兒之情?既然編入壯士的名冊,參加到軍隊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隨時準備為國捐軀,視死如歸。這既是詩篇中主角的獨白,也是詩人對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禮贊。
《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俠客行》開篇兩句描寫了游俠的服飾,“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僅二十個字,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眼前。之后兩句進而寫游俠的行為,也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
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俠客得以結識明主,明主借助俠客的勇武謀略去成就一番事業(yè),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李白正是想結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靖一”的政治抱負。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寫史的人應該為他們也寫上一筆。
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贊譽。特別是關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备俪闪松倌晗矂πg、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身不離劍:“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保ā顿洀埾噫€》其二)“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保ā顿洿奘逃罚┛胺Q是“文武不殊途”,兼?zhèn)溆诶畎滓簧砹恕?/p>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賀鑄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fā)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lián)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鹖弁如云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此詞作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當時西夏屢犯邊界,賀鑄在和州(今安徽和縣)任管界巡檢(負責地方上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捕捉盜賊等的武官)。雖然位卑人微,卻始終關心國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亂,詞人義憤填膺,又無力上達,于是揮筆填詞,寫下了這首名作。
此詞上闋回憶青少年時期在京城的任俠生活。“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是對這段生活的總括。 “肝膽洞,……矜豪縱”是一層,著重寫少年武士們性格的“俠”。他們意氣相投,肝膽相照;他們重義輕財,一諾千金;他們正義在胸,推崇勇敢,以豪俠縱氣為尚。這些都從道德品質(zhì)、作人準則上刻畫了一班少年武士的精神面貌。 “輕蓋擁,……狡穴俄空”是又一層,側重描寫少年武士們?nèi)粘P袨樯系摹靶邸薄K麄凂{輕車,騎駿馬,呼朋喚友,活躍在京城內(nèi)外。他們隨時豪飲于酒肆,且酒量極大,如長虹吸海。有時,他們又攜帶弓箭,“呼鷹嗾犬”,到郊外射獵,各種野獸的巢穴頓時搜捕一空。武藝高強,更襯托出他們的雄壯豪健。這兩層互相映襯,寫品行的“俠”寓含著行為的“雄”,而寫行為的“雄”時又體現(xiàn)了性情的“俠”,非自身經(jīng)歷難寫得如此真切傳神。
下闋開頭“似黃粱夢”,把思緒從過去拉回到今天的現(xiàn)實中來。過去的生活雖快樂,然過于匆匆,如夢一樣短暫。離開京城已經(jīng)十多年,如今已是中年,自己的境況又不如意,像落入囚籠的雄鷹,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沒了。而且像這樣郁郁不得志的下層武官并非詞人一個,“鹖弁如云眾”,找出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社會原因,指責了浪費人才、重文輕武的北宋當權者。
當年交結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銳氣已銷磨許多,但內(nèi)心深處仍蘊藏著報國壯志,連身上的佩劍也在西風中發(fā)出怒吼。然而,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環(huán)境中,他“請長纓,系取天驕種”的心愿只能落空。于是詞人只有滿懷悲憤,恨恨地登山臨水,將憂思寄于琴弦,把壯志托付給遠去的鴻雁。
此詞塑造的游俠壯士形象,在唐詩中屢見不鮮,但在宋詞中則是前所未有的。是宋詞中最早出現(xiàn)的真正稱得上抨擊投降派、歌頌殺敵將士的愛國詩篇,起到了上繼蘇詞、下啟南宋愛國詞的過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