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君
貴州雖屬北方方言區(qū),在發(fā)音上仍帶有很濃的地方口音。平翹舌不分,鼻音邊音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分。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是因讀音錯誤而把字詞寫錯的,直接影響了考試的成績。2014年1月8日參加全縣的期末統(tǒng)考評卷工作,感慨頗多,評改的八年級語文第一大題的第九小題:根據(jù)提示和要求填空,其實就是默寫古詩的名句。評卷時,發(fā)現(xiàn)此題全對的學生非常少,時間關系,不能完全統(tǒng)計,評卷之后,拿了10本翻看了此題的答題情況,這10本300份左右的試卷中全對的有32份,因語音問題錯的也不少。例如,第二句應填“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學生答的是“乘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村”,錯得讓人啼笑皆非。第三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有學生把“銅雀春深鎖二喬”,寫成“童卻春聲碩二喬”,也有學生把“鎖二喬”寫成“所二橋”。再看看第五句吧,這一句的要求是“李商隱詩句中有兩句原為寫兩人堅貞的愛情,現(xiàn)多引為贊頌教師的奉獻精神的兩句詩”,應填的答案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答得更是無奇不有:有寫成“春蠶到死思方禁”,也有答成“春蠶到死尸方盡”的,有答成“那炬成灰淚使干”,也有答成“蠟俱成灰淚使干”的。除默寫古詩句這道題之外,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第一大題的第一小題都是語音題,第2小題答題也與語音有很大關系。在初中語音的學習也非常重要,且每次考試必定涉及,然而這類題也是學生常出錯并導致嚴重失分的。
一、進行發(fā)音技巧訓練,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
1.在進行發(fā)音技巧訓練時,要注重積累讀音規(guī)則,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總結(jié)、記憶讀音規(guī)則。這里的總結(jié)、記憶不是死記硬背語音規(guī)律,而是通過經(jīng)常練習,形成概念,形成積累。
2.進行句、段朗讀訓練,形成良好的語流語調(diào)。字的發(fā)音固然重要,實踐中,教師可通過繞口令、模擬交際對話、短劇表演等訓練學生表達的流暢性,在語境中讓學生體驗不同語音、語調(diào)的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二、與教材相結(jié)合實施語音教學
1.結(jié)合拼音進行生字詞教學。這些拼音,也都和新課息息相關。在每一篇課文結(jié)束后都會有一個“讀一讀,寫一寫”版塊,里面有本課重要的生字詞。有關生字詞,每個教師有自己不同的教法。但是,每篇新課都要根據(jù)生字的多少抽10分鐘左右學習生字詞,并且要衍生、拓展這些生字詞,特殊的字音還要聽寫,通過聽寫讓學生辨別自己的發(fā)音。比如,“屏障”一詞中的“píng”,每次都會有很多學生寫成“pín”。這一類讀音涉及面特別廣,也是拼音題中經(jīng)常用來考大家的。不斷糾正,不斷提醒,讓學生逐步地加深印象,從而達到鞏固記憶的目的。
2.結(jié)合對話教學進行。對話教學中,要著重語感的培養(yǎng)。通過聽錄音,讓學生感受語音、語調(diào)等。學生朗讀時,進行適當?shù)闹笇АH?,通過示范、對比、試讀,讓學生知道四聲。
三、適當采取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記住一些字的讀音
1.記少去多法,有些字很常用,但在字典中這個讀音往往只有一個。例如,在字典中“s”與“en”相拼的字只有一個,就是“森”,只要把這個字的讀音硬記下來,就不會與“神”“身”“深”“什”等字的發(fā)音混淆。
2.中考對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聲字和多音字為主,針對這一特點,可利用字的聲旁、義符來區(qū)分記憶。聲旁指的是形聲字的聲旁,以聲旁為點向外擴散,就可以將很多形聲字連成一條線,組成一個整體,大大提高記憶積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為聲旁的形聲字大致有“殲”jiān、“纖”qiàn或xiān、“躚”xiān、“釬”qiān、“遷”qiān等,“殲”“纖”“躚”等字都不發(fā)聲旁的音,這幾個字就是考查記憶的重點。
3.同音合并法。針對考題辨析讀音全相同或不全相同的考查方式,可以將一些常見的字按讀音合并記憶,以提高效率。如,“xùn”可將“殉”“馴”“遜”“徇”等考查頻率高的詞合并記憶。
4.同位互證法。有些并列結(jié)構(gòu)的詞組相同位置的詞語的意義或相同,或相反,根據(jù)已知的詞語意義可以推斷未知詞語的讀音。如,差(ch?。╁e,我們一般不會讀錯,據(jù)此可知,“差”與“錯”是同義。據(jù)此可以推斷,陰錯陽差(chā),一差(chā)二錯,這樣就不會讀錯了。
總之,生活中不能沒有語文,語文離不開語音。只要堅持牢記正確的讀音,及時糾正錯誤的讀音,學生考試時語音題就一定不會丟分,而且一定能說流利的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