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梅
摘要:我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一直在思考。我們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什么樣得人,要讓他們具有怎樣的能力,從哪些方面組織教學內容,怎樣去教他們。我校幼師專業(yè)的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并不高,文化成績相對較弱,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動手條件,加強技法傳授,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素質。
關鍵詞:幼師;美術教學;動手能力
我認為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具體可以這樣做: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fā)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興趣激發(fā)的方法很多,以新激趣: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獵奇心理。這就要求教師挖掘教學內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鮮感。教學當中,我們應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需要和審美潛能.讓他們體驗到教材之美生的情感發(fā)展。如能使學生沉浸在美的氛圍中,就會收到"唯恐聆聽之不周,不知鈴聲之響"的效果。
二、溝通情感,縮短與學生的距離。
我們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學生的動手參與,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學習過程中,通過一定努力完成一項任務,都會產生成就感。既對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勵自己繼續(xù)前進。但是教師如果把學習任務的難度定得過低,學生不費多大勁就能夠達到,那么,完成了任務學生也感到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難度過高,學生可能會不愿去完成它或對此失去信心。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應把難度定在一個適當?shù)乃健H绾慰刂七@個度,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隨機調節(jié)難度。當難度小時.教師可設置一些"障礙";當難度過大時,教師要適當處理,分步進行。同時,當學生失敗時,教師應給予幫助和鼓勵;當學生成功時,教師要給予表揚肯定,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愿意動手動腦、參與創(chuàng)造。
三、樹立學生自信心,指導學生動手參與能力。
教學是教和學的活動的統(tǒng)一體。教學方法既包含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是實現(xiàn)從教到學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應有系統(tǒng)地把學法指導與學習過程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有自信、有愿望也有能力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進行創(chuàng)造。 加強技法訓練。美術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這是學生正確描繪制作對象,進行創(chuàng)作的基礎。平時多鼓勵學生,學生做出的作品不論好壞,都不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做的不好時不會受到批評與嘲笑。針對這點,多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動手參與各種活動,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使用一些使人輕松愉快的幽默,學生樹立了自信心自己就有了動手參與的興趣和能力。那么,即使沒把握,學生也會爭先恐后地參與,其創(chuàng)造性也會大大增強。
四、為學生提供動手參與機會。
學生有了動手參與的興趣、能力,還必須有參與機會,否則一切都成了"無本之木"。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參與機會。
l、課堂繪畫和手工作品的展覽,讓學生在“看”中參與。繪畫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構成的可視圖像,學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別是同班同學的或同齡人的優(yōu)秀作品展覽,一定程度上,學生都愛看,看了之后還會自覺地學習其中的優(yōu)點。在上課前,拿一些前幾屆或平行班的作品當范例,或把自己班的優(yōu)秀作品展覽,請同學按小組分別上去看。學生對此較感興趣,看得仔細,學得認真,因為這時的看,關系到自己的具體操作。教師若再在此基礎上介紹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優(yōu)點,學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時教師提出要求,布置任務,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對于學生創(chuàng)作素材的積累也有很大的益處。
2、讓學生走上講臺,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傳統(tǒng)教育中,師講生聽。這種課堂氣氛中的學生沉悶、壓抑,主動性不能發(fā)揮不說,甚至感到"學海無涯"而厭課、厭學。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情緒積極,思維敏捷,想象豐富,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教師要努力營造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走上講臺,參與“教學”。在做的同時,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3、教學生學會正確評價。
前幾年《中國教育報》上載有一個美國、日本和中國小孩畫蘋果的故事,曾掀起軒然大波,并引起一場教育觀的討論。一位貴婦曾對馬蒂斯所畫的一個女人提出質疑,認為畫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幅畫。"貴婦人認為畫得真實才好,而馬蒂斯一語就道出了繪畫的追求。比如我在上色彩構成中的色彩時,非常強調色彩的個性、創(chuàng)新性和主動性。學生作品表現(xiàn)的色彩有的與眾不同和獨特韻致,有的表現(xiàn)個性鮮明的色彩常常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有的畫面了增加了新元素,改變色彩原有的外觀和狀態(tài),畫出有創(chuàng)新的色彩,常常具有一種新鮮感。還有的學生表現(xiàn)色彩不受客觀現(xiàn)實的約束,隨心所欲地去表現(xiàn)??吹綄W生表現(xiàn)的主觀有藝術感的色彩我都會正面引導,強調色彩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非常強調在教學中,學生有一點思想及創(chuàng)造性我都會提出表揚。
五、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促進手工教學。
手工課程要以繪畫知識為基礎,能把繪畫中的形體與色彩知識充分利用到手工的各種材料中去,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教師、一堂課的教學畢竟是非常有限的,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和從各方面主動吸取到的知識量才是無限的。手工制作課程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與創(chuàng)造能力,并能培養(yǎng)學生嚴格、細致、準確、有毅力、有計劃等工作習慣和作風,對以后的幼兒園工作的作用也非常實際。
美術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美術教學特點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方式和手段。當然,教學方法本身又是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和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方面,這進一步說明正確選擇教學方法對于完成預定之教學任務是十分重要的。以上教學體會,是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對幼師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感受,也是針對當前幼師學生動手能力普遍較差的現(xiàn)實提出的幾點看法,希望對幼師美術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