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
恐懼,無論你接受還是厭惡,它都屬于生命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它無處不在,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我們。有怕狗的、怕蟲的,也有害怕幽閉空間的,還有害怕一個人待著的……
也許你很難理解,這些小動物或者場景有啥可怕,但是著實有人會被嚇得落荒而逃。難道恐懼癥患者都是膽小的人嗎?這樣的評價顯然不夠客觀,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兩樣?xùn)|西令我們恐懼,只不過指向不同、程度不同。
英國《新科學(xué)家》周刊報道,某網(wǎng)站曾經(jīng)統(tǒng)計出大約超過1500多種恐懼的對象,其中包括很多我們連聽說都沒聽過的,例如岳母恐懼癥、法語和法國文化恐懼癥、午飯恐懼癥等。還有許多你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恐懼癥,比如害怕花生醬會粘到上顎的花生醬恐懼癥;怕洗澡、怕上廁所、怕走路、怕突如其來的喜悅、怕偏向一側(cè)睡覺、怕照鏡子、怕吞咽、怕嘔吐、怕被注視、怕見到年幼的小孩兒等。
聽起來上面這些恐懼對象距離我們有些遙遠,不常見到,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見到的應(yīng)該是怕乘坐地鐵,而且最怕的還不是沒坐過地鐵的乘客,而是幾乎每天都得搭地鐵出行的人。據(jù)說,莫斯科就有近10%的人患有這種恐懼癥。
與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正常恐懼相比,時下病態(tài)的恐懼愈演愈烈,后者被稱為恐懼癥。所謂恐懼癥是指對某種物體或某種環(huán)境的一種無理性的、不適當?shù)目謶指小R坏┟鎸@種物體或環(huán)境時,恐懼癥患者就會產(chǎn)生一種極端的恐怖感。
這是由于,在我們的大腦底部有一個杏仁體的腦結(jié)構(gòu),這里就是掌管恐懼感和不信任感的區(qū)域,被稱為大腦中的恐懼中樞。每一次只要感到危險逼近,這里便活躍起來,而且任你如何努力也無法制止。
每一種恐懼及其強度都與我們與生俱來的性情,即遺傳,以及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有密切關(guān)系,也就是與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和個人經(jīng)歷脫離不了關(guān)系。性情與環(huán)境、家庭與社會,都有可能成為培養(yǎng)恐懼的溫床。
很多正在飽受恐懼折磨的人會說,恐懼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的確,想象一下被恐懼籠罩的感受一定不好,畏手畏腳,神經(jīng)兮兮,生活在恐懼的氣氛之下的人一定也是不愉快的??墒?,面對恐懼,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有過恐懼經(jīng)歷的人一定會發(fā)現(xiàn),恐懼癥患者往往存在這樣的一個邏輯關(guān)系:即,他們往往恐懼著“恐懼”。一旦這種邏輯關(guān)系形成,那么恐懼的感受就會被放大,會如影隨形般地困擾你。相反,如果你認為它沒什么大不了,那么它也許真的微不足道,沒準還能和我們像朋友一樣和平共處。
想象一下,一個從沒見過煮開水的孩子,爬過去把手指伸進滾燙的沸水中,疼了,或者被燙傷了,他下一次可能看到同樣的場景就會感到恐懼,因為他的記憶里有過創(chuàng)傷的經(jīng)歷,所以再次遇到煮開水,他就會因為恐懼被燙傷而避免靠近。同樣這個孩子,若沒有任何恐懼感,下一次很可能會被傷害得更加嚴重。
可見,恐懼是有積極意義的。也可以說,恐懼是一種警告危險和提早防備的信號。當我們往懸崖下瞅時總是心驚膽戰(zhàn),看到猛獸急于躲避。要是沒有恐懼感的提醒,人類早就滅絕了。
這樣看來,恐懼具有雙重面孔,一方面讓我們畏懼和痛苦,另一方面則對我們有正面的意義,避免受到傷害。
首先,要再次確認,令我們恐懼的狀況有95%都不會發(fā)生,恐懼感會使你特別關(guān)注令你恐懼的對象。
其次,目前對付恐懼最普遍的治療方法是系統(tǒng)脫敏,逐漸去接納你恐懼的對象。接納的前提是了解,了解你所害怕的對象非常有利于最終消除那種恐懼。因為“不確定性”在恐懼的構(gòu)成中占有很大比例。
另外,你可以使用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通過催眠,挖掘你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jīng)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尋找到你發(fā)病的根源。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恐懼不是一種簡單的情感,如果自己克服恐懼有困難,那么可以向?qū)I(yè)人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