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摘 要〕本文以高師鋼琴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在教學實踐探索模式的基礎上運用“翻轉課堂”基本理論,對鋼琴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鋼琴教學實踐中;對課后的成績評定方法進行改革,形成“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師;鋼琴課程;改革與實踐
一、翻轉課堂
在2011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成為全球學界的研究熱點,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做的《視頻重新創(chuàng)作教育》翻轉課堂里,對“翻轉課堂”進行詳細的介紹,他創(chuàng)立的非營利教學機構“可汗學院”,用電腦制作出數(shù)千門教學視頻供學習者在線學習?!胺D課堂”在國外的應用與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國實施翻轉課堂實施的基礎。
二、當前高師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結構單一,對作品的內涵理解不深
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教師與學生只注重對鋼琴技巧層面的提升,對作品的內涵和音符背后的內容探究不足。鋼琴藝術是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表演藝術,需要學生在課堂內外大量的聽賞作品,比較不同鋼琴家的演奏版本,再通過聯(lián)想及表演實踐來塑造聲音形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習內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對于不同時期作品的音樂風格特征、作曲家生平、作品的創(chuàng)組背景等了解較少,對音樂作品的音樂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因而學生在演奏時不能從詮釋出音樂背后的內涵與底蘊。
(二)教學設施落后,教學場地單一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招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地方高校的鋼琴教學設備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有的鋼琴教學,教學的相應師資力量也未得到相應的提升;教師琴房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長期處于相對缺乏狀態(tài),沒有配備相關的電腦設備以及多媒體播放設備,學生與教師對于網(wǎng)絡資源的共享也非常缺乏,不能夠實現(xiàn)線上教學輔助線下教學的信息化鋼琴教學。
(三)學生的學習缺乏主動性與熱情,與老師的交流互動不足
當下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課堂教學模式都是老師教,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內容也大多以獨奏鋼琴教學為主,對于作品的音色處理和樂句的呼吸,多由老師傳遞給學生,“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能主動思考作品的處理并且產生獨到的見解,遇到演奏的問題和困難時候也缺乏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
三、翻轉課堂背景下高師鋼琴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翻轉課堂背景下高師鋼琴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1.合理選擇教學的內容。教師在分析課堂內容與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將所要布置給學生的課堂作業(yè)曲目內容,按音樂風格與時代特征劃分為相對較小的,較為完整的知識單元。例如巴洛克-維也納古典-浪漫主義-印象派-現(xiàn)代派等。使用多媒體手段,對每個小的知識單元的背景資料,音樂風格,經(jīng)典范例進行分析講解與觀摩。
2.精心制作課程的網(wǎng)絡視頻資源。按照學習的進度,分別講解不同時代作品的音樂特征與內涵,教師可示范演奏并且錄制課堂教學視頻,視頻的錄制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與整體性,借助網(wǎng)絡教學平臺共享給學生,教師也可在優(yōu)酷、愛奇藝等視頻網(wǎng)絡資源中找到同一曲目不同鋼琴家的演繹版本,與學生在網(wǎng)絡平臺共享,或者在上課時交流探討讓學生自主選擇更接近原作的演繹版本。
3.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翻轉課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使得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fā)生“顛覆性”的扭轉。教學資源也呈現(xiàn)出共享性特征,分布于課堂內外,參與課堂教學的除了教師和學生還有社會和其他群體。教師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成為知識的建構者,學習的過程變成主動內化知識,自主提高實踐技能的過程,鋼琴教學的過程從“填鴨式”的灌輸走向了“教學相長”的互動,這種新時期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師鋼琴課教學中的實踐
1.學習“任務計劃表”的制定。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制定學習“任務計劃表”,向學生清楚地呈現(xiàn)出本學期的學習計劃,包括本學期全部要彈奏的曲目內容,按作品的時代特征呈現(xiàn)每部作品的音樂風格和音樂內涵,以及重點訓練的技巧難點。學生在學習“任務計劃表”的指導下可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查閱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分析作品的和聲調性、曲式結構,找尋作品的技術演奏難點。
2.“翻轉課堂”學習資源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設計“翻轉課堂”學習資源數(shù)據(jù)庫(見左圖),為學生自學鋼琴以及課后的輔助鋼琴學習提供資源。虛擬的資料庫以傳統(tǒng)的鋼琴教材為基礎,通過“音樂視頻”“音樂電影”“網(wǎng)絡鏈接”“指導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構成集成化學習資料庫,用于用戶自行學習理解作品。資料庫的學習資源具有一定的拓展性,結構化的知識與信息流便于學生自學。
3.教師在網(wǎng)絡平臺解答學生的疑惑。按照“任務計劃表”的進度,學生在課前應在一定時間內預習所要學習彈奏的曲目內容,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各種移動終端上學習。并且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工具同老師和同學進行線上的交流討論,例如:QQ群、微信及在線課程的學習平臺等。教師可以在課后適當?shù)臅r間在線答疑,隨時掌握學生練琴的進度和困難,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課后練琴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的弊端。
4.“翻轉課堂”使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增多?!胺D課堂”的上課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挖掘和探索音樂的內涵,上課時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努力拓寬教學的內容,與學生一同討論練習中的問題與困難,并給出恰當?shù)慕鉀Q方法。由于課前的預習及在線答疑為課堂相對節(jié)省了一定時間,因而在鋼琴課上教師可開展學生間、師生間雙鋼琴及四手聯(lián)彈、彈唱組合、鋼琴協(xié)奏等集體或小組彈奏的模式,豐富多樣的彈奏模式對學生與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合作中互相聆聽,啟發(fā)想象力,鉆研音色句法來表現(xiàn)音樂之美,使作品演繹得更加深刻并且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并可增加練習的愉悅感,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
5.成績評定方法的改革?!胺D課堂”顛覆了教學成績評定方式只能由教師一人打分的成績評定方法,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不只是由教師單獨決定?!胺D課堂”將學生最終的成績評定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學生自評;(2)學生之間互相評定;(3)授課教師根據(jù)考試與平時課堂綜合表現(xiàn)給出相應的成績。改革教學效果評價方式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機會增多,通過討論評價總結,回顧發(fā)現(xiàn)演奏中的問題,師生間對考試演奏情況有更多的交流,這種互動交流中的評價機制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學生之間的也增加了互相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練習過程與練習效果等多維度測評教學效果,使評價方式更加客觀。
結?語
“翻轉課堂”數(shù)據(jù)資源庫能夠提供高質量、精彩的在線學習素材,學習者無論身在何處、受教育的程度如何,都能夠在網(wǎng)絡平臺分享學習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另一方面,“翻轉課堂”有效地優(yōu)化了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類的講解,及視頻回放功能,實現(xiàn)鋼琴教學的時空異步,再現(xiàn)上課的過程?!胺D課堂”可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高師學生學琴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于潤洋.現(xiàn)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67-68
[2]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76-77
[3]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44-45
【注】:本論文系肇慶學院2017年度質量工程及教學改革一般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lgc20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