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內容提要 2018年4月12日,烏克蘭宣布退出獨立國家聯合體(以下簡稱“獨聯體”),這是其繼2014年宣布退出后的又一次表態(tài)。這與烏克蘭意在得到美西方認可,快速加入歐盟和北約有關。由于烏克蘭和獨聯體對俄羅斯舉足輕重,俄方態(tài)度明確:希望并盡力使烏留在獨聯體內。在美西方對獨聯體事務深度介入、烏克蘭離心、獨聯體一體化受挫的情況下,獨聯體仍有存在的意義。它使后蘇聯空間保持了經貿、人文以及文化方面的聯系,并為該地區(qū)的安全做出了貢獻。烏克蘭宣布退出不會實質性影響獨聯體的運行,雖然出現了新的一體化形式歐亞經濟聯盟,但獨聯體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存續(xù)下去。
關鍵詞 烏克蘭;俄羅斯;獨聯體;歐亞經濟聯盟;一體化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9.015
2018年4月12日,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表示,烏將正式退出獨聯體,并將關閉其位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駐獨聯體總部各相應機構的代表處。這是繼2009年格魯吉亞退出獨聯體后的又一個重要國家宣布退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版圖時,俄烏關系惡化,烏就曾宣布要退出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而今烏克蘭再次宣布退出,該事件引發(fā)了一系列現實拷問:這一事件背后的實質是什么?獨聯體主導國家俄羅斯的態(tài)度如何?在烏克蘭離心,一體化受挫的情況下獨聯體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它的前景和出路在哪里?
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背后的大國博弈
“獨聯體”是由蘇聯大多數加盟共和國組成的進行多邊合作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當時,正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三個斯拉夫國家領導人簽署了《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xié)議》,宣布成立獨聯體,結束了蘇聯的存在。除了波羅的海三國,蘇聯其他12個加盟共和國都先后加入了獨聯體。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布退出獨聯體,后以聯系國的方式參與獨聯體活動。2009年8月18日,格魯吉亞正式退出獨聯體。目前廣義上認為獨聯體包括10個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一個聯系國土庫曼斯坦。
蘇聯解體后,獨聯體成為俄美地緣政治博弈的舞臺。進入21世紀后,俄羅斯開始更加關注獨聯體的發(fā)展,希望加強與獨聯體成員國的聯系,并通過新的一體化進程恢復在該地區(qū)的影響,最終實現重振俄羅斯的目標。與此同時,美國和西方不希望看到俄羅斯的崛起。對于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一體化進程,美國態(tài)度非常明確,認為一體化進程的實質就是恢復蘇聯,因此美國堅決反對。
烏克蘭由于其特殊的地緣位置,在俄美博弈中具有特殊地位,以布熱津斯基為代表的美國地緣戰(zhàn)略家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于是美西方開始通過經濟援助、政治支持和軍事干預的方式介入獨聯體地區(qū),一時間,“顏色革命”甚囂塵上。2003年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和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背后都有美西方的影子,獨聯體凝聚力極大跌落。而始發(fā)于2013年底的“烏克蘭危機”也常被看作是美西方與俄羅斯在該國博弈的結果。
2014年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并入本國版圖,烏克蘭就曾經宣布退出獨聯體,而且加快加入北約的進程。2014年12月,烏克蘭議會對兩部法律做出修訂,放棄不結盟地位。根據其新版軍事戰(zhàn)略,烏克蘭將恢復加入北約的路線,并在2020年前保障其武裝力量與北約成員國的軍隊完全兼容。近年來,北約、歐盟和美國給予了烏克蘭大量經濟、軍事援助。2015年12月中旬,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訪問布魯塞爾期間與北約簽署“國防與技術合作路線圖”。2016年7月,北約—烏克蘭委員會在北約華沙峰會期間通過了一攬子對烏克蘭改革的援助方案,包括已設立的網絡防御、后勤保障和傷兵康復信托基金。2017年1月,北約駐歐聯軍最高指揮官歐德·彼得森表示,北約將鞏固和擴大對烏克蘭防務改革的援助。照此方案,北約將在40個方面對烏克蘭予以物質援助,主要涉及安全和防衛(wèi)領域。2017年2月,美國五角大樓發(fā)言人考特尼·希爾森稱,美國依舊致力于提高烏克蘭軍隊實力。2017年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基于烏克蘭滿足了獲得免簽待遇的所有44項條件,歐盟在2017年夏季前將開始對烏克蘭公民實行免簽制度。目前,烏克蘭領導人意識形態(tài)上是親西方的。因此烏克蘭再次宣布正式退出獨聯體與烏希望快速加入歐盟和北約有關,退出獨聯體主要是“政治姿態(tài)”,必須這樣做以示“與俄羅斯拉開距離”,意在得到美西方認可。
烏克蘭果真能夠“瀟灑”離開獨聯體嗎?
盡管俄烏關系交惡,烏克蘭退出獨聯體也并非易事。首先,從經濟上來看,烏克蘭無法切斷與俄羅斯和獨聯體的經濟聯系。蘇聯時期烏克蘭與俄羅斯曾經處于一個經濟系統(tǒng),共同的經濟聯系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有近400萬烏克蘭人在俄羅斯務工,僅2014—2017年就有63.8萬人到俄謀職,許多烏克蘭人在俄有親友。[1]據烏克蘭國家統(tǒng)計局消息稱 ,2017年7月1日前俄對烏經濟投資額為44億美元,占各國投資總額的11.4%,排名第三位。[2]
獨聯體自貿區(qū)對所有參與國都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烏克蘭2011年加入獨聯體自貿區(qū),雖然2016年它與俄羅斯中斷了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但是與其他獨聯體國家還保留自由貿易關系,目前烏出口到獨聯體國家的商品占其出口總額的17%。獨聯體多邊自貿區(qū)對于提高獨聯體內部聯系具有明顯的潛力和吸引力,雖然烏在政治上宣稱退出獨聯體,但并不拒絕繼續(xù)留在獨聯體自由貿易區(qū)內。烏克蘭議員塔·巴赫杰耶娃認為,退出獨聯體將給烏經濟帶來重大打擊。甚至烏克蘭反對派聯盟在強調“退出獨聯體”的政治性質的同時,也不支持烏最終退出獨聯體這一結果。[3]“歐洲選擇”已經給普通烏克蘭人的生活水平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13年的3969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2052美元。[4]如果烏克蘭退出獨聯體,其經濟將進一步惡化。
在政治領域,一旦烏克蘭退出獨聯體,就意味著其更加傾向西方,這將無助于在頓巴斯達成和平、烏克蘭穩(wěn)定、改善烏俄關系。在人文領域,獨聯體內涉及學歷、勞動資格認證和過境權利等協(xié)議,不僅對于公民,而且對于國家也至關重要,烏克蘭不會輕易放棄,也不可能放棄。烏克蘭最高拉達執(zhí)政聯盟代表伊·魯岑科明確指出獨聯體框架內涉及學歷、勞動資格認證和過境權利等文件必須繼續(xù)保留。[5]
其實,烏克蘭以強硬姿態(tài)宣布退出獨聯體就是希望效仿格魯吉亞方案,即形式上正式退出獨聯體,同時仍然保留獨聯體某些協(xié)議簽署國地位。2009年格魯吉亞退出獨聯體后,仍然保留獨聯體34個合作文件的簽署國地位,2016年在格首都第比利斯還舉行過獨聯體成員國鐵路運輸委員會會議。這就意味著,烏克蘭在政治層面以強硬姿態(tài)退出,而實際上以溫和方式實施,最大限度降低退出獨聯體的損失。
俄羅斯對烏克蘭宣布
退出獨聯體的立場
對于這次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的舉動,俄羅斯媒體迅速做出了反應?!断蟆氛J為,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宣布退出獨聯體是對所謂的“俄羅斯侵略”的某種回應。[6]但是,俄羅斯官方對此反應比較克制。2018年4月13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認為烏克蘭退出獨聯體將損害自身及該國人民利益,進一步惡化其經濟情況。同時他認為獨聯體框架內的自由貿易區(qū)對成員國在能源等諸多領域有著特定的貿易優(yōu)惠,烏克蘭切斷與獨聯體聯系的行為是不明智的。[7]2018年4月19日,俄羅斯常駐獨聯體代表安德列· 施維多夫在接受《生意人報》采訪時談到,獨聯體是成員國日常交流和對話的平臺,烏克蘭退出獨聯體就失去了這個平臺,限制了自己的外交資源,是巨大損失。[8]可以看出,俄羅斯官方對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持否定態(tài)度,希望烏克蘭繼續(xù)留在獨聯體內。
俄羅斯希望烏克蘭留在獨聯體內最重要的原因是,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地緣上,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都舉足輕重,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無法實現重建歐亞帝國的夢想。獨聯體地區(qū)作為俄羅斯的勢力范圍,是其外交的最優(yōu)先方向,俄必須保持在獨聯體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俄羅斯領導人曾多次強調,獨聯體地區(qū)是俄羅斯的“戰(zhàn)略利益區(qū)”“傳統(tǒng)利益區(qū)”和“切身利益區(qū)”。失去獨聯體,俄羅斯不僅會失去重要的戰(zhàn)略屏障和勢力范圍,也將在地緣上遠離歐洲中心,無法對歐洲施加影響。俄獨聯體政策的目標是把后蘇聯空間的大多數國家團結在莫斯科周圍。[9]獨聯體地區(qū)是俄羅斯重新崛起的重要依托地帶,沒有獨聯體地區(qū),俄羅斯無法成為世界大國。毫無疑問,俄羅斯對這一核心地區(qū)的關注將一直存續(xù)下去,因為“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任務,俄羅斯的未來取決于此”。 [10]
2014年烏克蘭因痛失克里米亞就宣布過退出獨聯體,但最終沒有退出。2015年烏克蘭外長以獨聯體不是烏的政治平臺、無助于烏利益實現為由,拒絕交納會費,至此烏克蘭已經連續(xù)四年未交獨聯體會費。2018年5月19日,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在個人官方網站上宣告終止先前由烏克蘭簽署并在獨聯體框架內實施的國際協(xié)議。盡管如此,獨聯體仍表示將繼續(xù)邀請烏克蘭參加相關會議和活動,因為雖然烏克蘭宣布退出該組織,但無論基輔還是獨聯體執(zhí)行委員會,都沒有發(fā)布有關烏克蘭退出的正式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在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這一問題上俄羅斯態(tài)度很明確,即使烏克蘭在獨聯體承擔義務少,“獲利”多,俄仍然希望并盡力使烏克蘭留在獨聯體框架內。
獨聯體存在的現實意義
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的做法再次引發(fā)人們對獨聯體前途的思考。它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它該何去何從?
一、獨聯體為地區(qū)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獨聯體成立以來,安全問題始終是各成員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某種意義上,獨聯體地區(qū)始終是統(tǒng)一的安全空間。目前該地區(qū)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是有組織犯罪、販毒、腐敗以及外部勢力對各國政治局勢的影響。某些獨聯體國家,特別是中亞國家是恐怖主義高發(fā)地區(qū)。近年來,與恐怖主義及宗教極端主義斗爭是獨聯體優(yōu)先考慮和在最高政治層面被經常關注的問題。[11]2016年,獨聯體比什凱克峰會上通過了《關于繼續(xù)共同努力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獨聯體國家各職能部門之間建立了實際合作關系,尤其是安全部門和情報部門領導人、內務部長和國防部長、邊防軍司令之間的合作。同時,獨聯體還建立了反恐中心合作機制。此外,獨聯體國家也在致力于制定共同的法律合作框架。2016年11月,獨聯體成員國政府首腦在塔什干簽署了《關于交換反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暴力現象以及恐怖主義資金來源信息的協(xié)議》,指出獨聯體的重點工作是探索應對全球威脅的途徑,開展聯合反恐行動,推廣反恐經驗并培訓反恐人員。2017年,獨聯體國家還舉行了“杜尚別—反恐”演習。
當前,獨聯體內部的軍事政治合作包括從加強伙伴關系到保證成員國共同安全等,內容十分廣泛。獨聯體國家正在建立與完善聯合防空系統(tǒng)的工作,落實統(tǒng)一通信系統(tǒng)框架計劃,以及采取聯合行動進行戰(zhàn)斗訓練。2025年以前,獨聯體國家最有前景的合作項目是在以往統(tǒng)一防空系統(tǒng)的基礎上建立統(tǒng)一空間防御系統(tǒng)。[12]俄羅斯專家認為,獨聯體的軍事安全合作還會推動獨聯體與其聯系國土庫曼斯坦開展更密切合作,有助于應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挑戰(zhàn)。[13]
由此可見,獨聯體國家建立了共同的安全體系,對地區(qū)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獨聯體與集安組織以及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后蘇聯空間安全領域的 “三駕馬車”。[14]
二、獨聯體孕育了新的經濟一體化組織歐亞經濟聯盟
考察獨聯體27年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它自身已經發(fā)生很大變化,已經從一個最初文明“離婚”的平臺變?yōu)榘ǘ鄠€次區(qū)域一體化組織的合作組織。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說過:“蘇聯解體后,獨聯體在大規(guī)模的地緣政治變化期間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幫助后蘇聯空間保持密切的友好聯系?!盵15]獨聯體確保了蘇聯加盟共和國文明“離婚”,同時也阻止了去一體化趨勢,為成立歐亞經濟聯盟創(chuàng)造了條件。
早在2011 年 10 月 3 日,俄羅斯《消息報》刊登了當時的俄總統(tǒng)候選人普京的文章 :《新歐亞一體化計劃 :未來誕生于今日》,提出了在原蘇聯地區(qū)建立歐亞聯盟,把歐洲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亞太地區(qū)聯系起來的設想。這既是普京第三任期的總統(tǒng)競選綱領,也是普京當選總統(tǒng)后的俄國家戰(zhàn)略。
2015年1月1日,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組成的歐亞經濟聯盟正式成立,這是歐亞一體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同年1月和8月,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分別成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
雖然歐亞經濟聯盟的成立可以被看作是獨聯體一體化進程的一部分,但從其建立之初就出現了其將會取代獨聯體的疑問,至今仍未消失。作為“獨聯體空間當代經濟一體化進程核心” [16]的歐亞經濟聯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機制,目前來說它的成員國只涵蓋五個獨聯體國家。它更側重于經濟聯合,是經歷了自由貿易區(qū)、關稅同盟、統(tǒng)一經濟空間幾個階段后發(fā)展起來的一體化程度更高的經濟聯盟,其初衷就是和獨聯體并行存在,而不是要取而代之。
獨聯體的條約法律基礎非常寬泛,有些領域是歐亞經濟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不能涵蓋的,如人文、司法領域的合作等等。并不是所有獨聯體國家都加入了歐亞經濟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它們對區(qū)域合作的愿望和利益只能通過獨聯體來實現。[17]尤其獨聯體自由貿易區(qū)對所有地區(qū)國家,甚至那些不是獨聯體成員國的地區(qū)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出現了新的一體化形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敲響了獨聯體的喪鐘,它們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獨聯體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會存續(xù)下去。
結 語
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的舉動并沒有影響獨聯體的運行。2018年4月,在明斯克舉行獨聯體外交部長理事會例會期間,各成員國外長就國際議程上的熱點問題、獨聯體范圍內政治和人文合作以及安全領域合作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根據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聯合倡議,獨聯體成員國外交部長簽署了《關于不允許破壞不干涉主權國家內部事務聲明草案的議定書》。會議通過決議責成獨聯體執(zhí)委會組織成員國專家研究《獨聯體進一步發(fā)展構想》的基本原則并起草相關建議。在政治層面,會議討論了獨聯體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信息領域的合作、抵御現存挑戰(zhàn)和威脅等問題,裁軍問題、常規(guī)軍備控制問題、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以及經濟合作等問題。在安全層面,會議審議了《關于打擊信息技術領域犯罪的合作協(xié)議草案》,批準了《2019—2023年各國聯合打擊犯罪計劃草案》。在人文層面,會議批準了《關于獨聯體成員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代表大會條例草案》,還批準了一項得到廣泛關注的文件——《“獨聯體百項構想”國際青年計劃條例草案》,以及《關于宣布2021年為獨聯體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年的決定草案》。
可以看出,獨聯體框架內的政治、安全、人文方面的合作并沒有受到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的影響,正在穩(wěn)步推進。同時,獨聯體有許多多邊合作項目,如根據獨聯體框架內的協(xié)議調節(jié)成員國公民變換居住地(國)養(yǎng)老金保障問題、醫(yī)療救護等問題也在有序推進。這些合作對獨聯體地區(qū)一體化都具有重要意義。況且,烏克蘭最終是否退出獨聯體還有懸念。
目前,獨聯體最重要的使命是在后蘇聯空間保持各方聯系。獨聯體也是唯一在政治、經濟、文化、人文和軍事等各領域團結后蘇聯地區(qū)國家的國際多邊合作機制。作為俄羅斯的傳統(tǒng)利益區(qū),俄不會放棄獨聯體。當前,獨聯體國家面臨著經濟現代化、迎接新挑戰(zhàn)、對抗新威脅的共同任務和建立更為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任務。在解決這一任務的道路上,需要獨聯體各成員國加深多領域合作,包括建立共同經濟空間、完善地區(qū)安全治理體系、提升獨聯體的國際威望等一系列問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外交室)
(責任編輯:張凱)
[1] Алексей Забродин,Николая Поздняков: ?Уйти,чтобы остаться?, Газета Известия, 19 апреля 2018г.
[2] 向烏克蘭經濟投資最多的是塞浦路斯,投資額達99億美元(占投資總額25.5%),排名第二位的是荷蘭,投資額達63億美元(16.2%),參見《俄羅斯仍是烏克蘭三大投資國之一》,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1710031023723507/。
[3] 同[1]。
[4]Юрий Кофнер: ?Украина между ЕС и ЕАЭС. Quo vadis Киев? ?, http://www.materik.ru/rubric/detail.php?ID=28827&SECTION;_ID=13
[5]同[1]。
[6]同[1]。
[7]《俄羅斯上院議長說烏克蘭切斷與獨聯體聯系不明智》,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4/14/c_1122681960.htm。
[8]?Неприемлемо представлять Содружество в качестве враждебной украинцам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Газета ?Коммерсантъ? ,№68 (6306) от 19.04.2018,https://www.kommersant.ru/doc/3606613.
[9] Ирина Болгова: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в СНГ: к чему стремимся? ?, http://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interview/sng-v-2017-g-dostizheniya-vyzovy-perspektivy/.
[10] Путин считает интеграцию со странами бывшего СССР ключевой задачей РФ. http://ria.ru/politics/20120411/623237387.html#ixzz2I7F2Rv5a.
[11] Андрей Шведов: ?Миссия СНГ не теряет актуальности?, 16 марта 2018, https://iz.ru/719902/dmitrii-laru-aleksei-zabrodin/missiia-sng-ne-teriaet-aktualnosti.
[12]同[11]。
[13] Владимир Евсеев: ?СНГ — 25 лет: чего достигли? ?,http://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interview/sng-v-2017-g-dostizheniya-vyzovy-perspektivy/.
[14] Валерий Семериков: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Договора о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 от Договора к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 № 6, 2017 г, https://interaffairs.ru/jauthor/material/1869.
[15] 《普京:獨聯體在地緣政治變化期間發(fā)揮了積極作用》,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1609171020766416/。
[16] ?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СТРАН СНГ?,ООО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спект Пресс?,с.29.
[17] 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