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思維”的權宜性定義

      2018-09-17 09:35:10吳克炎
      中國大學教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語言特征英語思維文化特征

      摘 要:與“英語思維”相關的研究成果豐碩,但其定義至今尚未厘清,導致許多研究成果有失偏頗。在充分梳理文獻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英語思維”的權宜性定義:能夠體現(xiàn)英語語言和英語文化特征、具有很強邏輯性的思維模式,它注重“空間特質”“屈折變化”“雅異顯化”“精確表達”和“靜態(tài)陳述”等英語語言特征,也注重英語國家在“價值觀”“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特征。明晰概念有助于確保相關教學有的放矢,還有助于確保相關研究定位準確。

      關鍵詞:英語思維;定義;語言特征;文化特征

      一、引言

      筆者于2017年9月19日以“英語思維”為“主題”在《中國學術文獻網(wǎng)絡出版總庫》精確檢索(文獻發(fā)表時間不限,學科領域限定為“哲學與社會科學”),共搜到4528條文獻??梢?,英語思維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關注,在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進一步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筆者又以“英語思維”為“篇名”搜索,共搜到531條文獻。從發(fā)表時間上看,2005年之前發(fā)表的有71篇,占13.4%;2005—2010年之間的有129篇,占24.3%;2011—2015年之間的有226篇,占42.6%。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對“英語思維”的研究呈上升態(tài)勢。對這些文獻從內(nèi)容上加以分析,發(fā)現(xiàn)研究的關注點集中在英語思維能力及其培養(yǎng)、英語思維模式、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等。具體見下表:

      遺憾的是,在所有的研究成果中,并未發(fā)現(xiàn)對英語思維的明確定義,也未發(fā)現(xiàn)針對英語思維特點的明晰闡述。學術論文如此,專著[1-4]也不例外。這不禁讓我們產(chǎn)生疑問,如果連“英語思維是什么”這樣的本體論命題都沒搞清楚,所有這些研究成果會不會有“盲人摸象”之嫌疑?它們會不會只抓住了“英語思維”的某些片面特征,導致相關研究缺乏整體性、說服力和指導作用?

      鑒于此,本文打算在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出“英語思維”的權宜性定義,以明確“英語思維”的研究范疇,確保相關教學有的放矢,確保相關研究定位準確。

      二、提出“英語思維”之權宜性定義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明確定義,是因為“定義”是“用最簡潔的語句揭示概念內(nèi)涵的邏輯方法”[5]。沒有明確的定義,研究對象的特有屬性就會含糊不清,其內(nèi)涵外延就會眾說紛紜,相關的研究就會有失偏頗。以往與英語思維相關的研究就存在這樣的問題,以下分別闡釋。

      在早期教改中,在科學領域里興起的思維科學導致了教育領域的學科思維訓練高潮[6],但研究者往往將英語思維簡單地等同于思維活動,或者等同于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思維訓練[6],根本未凸顯“英語思維”自身的功能。還有一種傾向,是將“用+英語思維”等同于“用英語+思維”,比如百度百科提出“英語思維的定義是‘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地選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7]。另有學者提出,“用英語思維”是指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依據(jù)英語所承載的表象和概念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和推理, 從而使英語的學習和使用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和規(guī)律[8]。國外相關研究也大都以“Think in English”為題開展研究[9-10]。顯而易見,這樣的定義偏離了“英語思維”的本質。

      第三個傾向是對“英語思維”加以模糊或片面定義,如“英語思維以英語語言作載體, 是英語世界的抽象化”[11]、“英語思維并不像我們平時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很高深、難以企及的目標,它只涉及到了一個看事物的角度問題”[1]。這樣的定義似有若無,連“屬概念”都不明確,完全起不到任何引領科學研究方向的作用。還有學者提出,“抽象地說,英語思維就是像英美人一樣思維,具體地說,英語思維是英語語言和語法規(guī)則中所蘊藏的思維”[3],其抽象說法顯得模糊,而具體說法則顯得片面。第四個傾向是采用比較英漢思維的方法,認為英漢語思維分別是“分析性思維、抽象思維、直線性思維、客觀思維”與“整體性思維,形象思維,螺旋性思維,主觀思維”,這樣的歸納不僅顯得主觀武斷,而且只是對“英語思維”的特點進行籠統(tǒng)描述,對于“英語思維”到底是什么依然未能企及。

      綜上所述,“英語思維”的定義尚不明確,有必要加以清晰闡釋。

      三、“英語思維”的權宜性定義

      本文提出英語思維的權宜性定義:英語思維是指能夠體現(xiàn)英語語言和英語文化特征、具有很強邏輯性的思維模式,它注重“空間特質”“屈折變化”“雅異顯化”“精確表達”和“靜態(tài)陳述”等英語語言特征,也注重英語國家在“價值觀”“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特征。之所以采用“權宜性定義”的說法,是因為該定義還不一定成熟,歡迎更多學者加以討論,逐步將它規(guī)范。

      以下詳細說明英語思維為什么注重這些語言特征和文化特征,部分內(nèi)容采取與漢語對比的方式展開,以便更好地闡明問題。

      1.語言特征

      語言的五個特征實際上是相互關聯(lián)的,不能截然分開。為了研究的便利,我們才加以分點陳述。

      (1)空間特質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受到的第一個影響因素是“生態(tài)環(huán)境”[12]。英語文化源自于古希臘文化,那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決定了歐洲先民要么從事畜牧業(yè),要么從事商業(yè),要么從事捕魚業(yè)。這些行業(yè)共同的特點是不斷運動,因此空間概念深入人心,漸漸形成了“時空并置時先地點后時間”的表達習慣。由于空間移動關注的焦點是是否到達目的地、是否實現(xiàn)目標,因此在英語表達中形成了“小→大”的空間排列以及“結果→原因、行動→目的、結果→條件、主行動→次行動”的常規(guī)邏輯構建,形成了英語“前重心”的語言表述習慣。

      該語言特征是英語思維的核心外顯要素,對于英語學習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屈折變化

      由于歐洲民族不斷遷徙,無法對語言詳細記載,只能采用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先音后形,決定了語音在印歐語系中的突出地位,逐漸完成了綜合—分析語的建構。綜合-分析語的特征決定了英語需要通過屈折變化完成精確概念的表達。因此,曲折變化成為英語語言的重要特征,成為英語思維關注的一個要點。

      (3)雅異顯化

      拼音文字先音后形,導致英語語音在英語中的地位十分顯明,導致英語行文中語音對措辭的巨大影響力。由于在非強調(diào)的情況下,在同一語篇不愿意聽到重復語音(重復語音在非強調(diào)的情況下會像噪音那樣令人難受),雅異應運而生,成為英語行文的基本要求。雅異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前者只含Elegant variation,指在同一個語篇內(nèi)采用同(近、上)義詞、替代詞、省略、不同句式交替出現(xiàn)等手段表達同一個意思。后者除了包括前者所有的內(nèi)容,還包括句型的多樣性variety[13]。

      這個特征是“英語思維”的重要外顯因素,然而長期被許多英語學習者與研究者忽略,導致許多“簡單重復”不“雅異”的問題[14]。

      (4)精確表達

      空間概念,以縝密為第一要義,印歐語系的語言大都體現(xiàn)了精確性。英語屬于印歐語系,精確性凸顯,這使得嚴格的語法規(guī)則在英語十分重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代詞有主格、賓格、屬格以及單、復數(shù)之分;名詞有單數(shù)、復數(shù)之分,動詞有18種形態(tài)(助動詞do、情態(tài)動詞除外,每個動詞都有謂語形式3種,非謂語形式15種),明確區(qū)分實義動詞、連系動詞、助動詞以及情態(tài)動詞的功能,以便充分演繹英語動詞的時體態(tài);有16種時態(tài),嚴格區(qū)分主被動含義,常常應用結構被動式表示被動含義;應用豐富手段展現(xiàn)虛擬語氣。

      采用一系列連接詞、介詞、冠詞、代詞、副詞表達邏輯關系。其中可以構建英語句子的基本連接詞約有79個(不含變體),包括連接代詞3個、連接副詞6個、關系代詞3個、關系副詞4個、并列連詞12個、從屬連詞51個。數(shù)量繁多而且區(qū)別細致,充分體現(xiàn)英語形合的語篇特點,充分展示各種邏輯關系,形成了簡單句、并列句、復雜句、并列復雜句的句型精確劃分。介詞大量應用,有助于精確表達時空等各種邏輯關系;冠詞則將名詞的屬性精確地表述出來,代詞和副詞分類精細,前者有9種,后者有8種。其中程度副詞還分為加在原形形容詞或副詞前以及形容詞或副詞比較級前2種。疑問詞細分為疑問代詞和疑問副詞。

      采用不同結構表達邏輯關系,還采用大量同(近)義詞表達某個意思,細致地表明各語詞的外延及用法。特別重視句子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主謂一致、謂賓一致、指代一致等都是英語最基本的要求,主語還有邏輯主語、形式主語和真正主語之分,賓語也有形式賓語和真正賓語之別。

      “英語思維”的這個外顯因素由于內(nèi)容繁多,導致許多英語學習者難以把握,成為他們的“攔路虎”。許多學習者的英語思維質量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未能把握好這個語言特征。

      (5)靜態(tài)描述

      說空間主導型語言的先民,對于移動與靜止十分敏感。因此,他們關注自己及生存環(huán)境的存在狀態(tài),動靜分明是必然的產(chǎn)物,“一個簡單句中只有一個謂語動詞”“ 多用主系表結構”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該特點也成為英語思維關注的一個要點。

      2.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無所不包,在一篇論文里無法面面俱到,而且民俗、制度文化也可以在心態(tài)文化得到外顯,因此我們圍繞心態(tài)文化用“例釋”的方法加以說明。

      (1)價值觀

      由于空間移動頻繁,英語國家未形成“宗族”這樣的社會形態(tài)。大家不按“禮節(jié)”相處,而是依靠“契約” 行事?!胺ㄖ啤北厝怀蔀橹卫砩鐣幕A,社會要求人人遵守“法律”,信守“諾言”。 反映到日常生活,“為己為他”成為基本的價值觀念,“守時”成為一個重要的行為習慣。反映到語言輸出,英語遵循“作者負責制”,傾向于將自己的觀點開門見山地表述清楚,從而達到“reader-friendly”的效果。

      此外,英語國家鼓勵“個性”與“競爭”,主張對個人隱私、私有財產(chǎn)實施保護措施。于是,在英語國家,個體主義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隨意詢問別人的隱私是很不適宜的。

      英語學習者是否掌握“英語思維”這個外顯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能否順利完成跨文化交際。

      (2)思維方式

      Logos在西方始終占著統(tǒng)治性的地位,“邏輯”是一切分析、推理、評價的基礎。因此,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是英語思維的重要外顯形式。英語國家的“教科書提及的事實(包括真理與認定)所享有的‘事實地位并不是恒定不變的。恰恰相反,一旦進入教科書,這些事實立即成為所在學科前沿學術研究的靶標。從被采用為教科書起,這些事實因而就理所當然地處于被重新審視、修正,甚至推翻的過程中”[15]。

      絕不是“被畢恭畢敬地尊崇為所涉及領域的知識或‘機構性事實的集大成”[15]。

      英語學習者是否掌握“英語思維”這個外顯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是否真正了解英語及英語國家。

      (3)審美情趣

      由于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英漢民族雖然存在少量的“喻體共知性”[16],但總體說來,審美情趣異大于同。以象征為例,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父母往往“望子成龍”,但英語國家卻“談龍色變”。 再以顏色為例,中國人喜歡“紅”色,但英語國家的人卻不喜歡?!凹t茶”如果硬要說成“red tea”,老外也許感受的是一杯“血茶”,換用“black tea”則在很大程度上消減了他們的不適感。

      可見,英語國家在多數(shù)情況下有他們特有的審美情趣,體現(xiàn)著英語思維的特有面貌。

      四、“英語思維”權宜性定義對于英語教、學、用的重要性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實際上是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學習英語,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語思維,否則,母語的負遷移將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因為根據(jù)標記理論,當相應的目的語形式為有標記時, 學習者會遷移母語中的無標記形式[17]。英語思維涉及的各個語言特征都是強標記形式,而相應的漢語表達卻是無標記形式,會導致許多學習者難以克服“負遷移”,在語言層面的學習一直難以提高。有些人盡管通過極大努力在語言層面達到比較高的境地,但如果文化方面未能深入了解英語思維,同樣難以真正學好英語。

      可見,充分了解英語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本文第三部分可以看出,我們的權宜性定義深入到英語語言與文化的各個層面,為英語思維能力、英語思維模式等提供了具體的參照內(nèi)容,不再是“空對空”的一種推想,而是有很強操作性的一個思維模式。該定義最主要的作用是讓英語學習者和英語研究者按照相關內(nèi)容指導英語學習與研究,生成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按照英語國家的習俗做事。以下結合實例闡釋該定義對英語教與學的重要性。

      1.語言特征

      “Chinglish”實際上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不了解英語思維的結果,通過把握英語思維,該現(xiàn)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比如,筆者開展了“雅異”方面的實證研究,通過加強多元思維訓練、有聲思維訓練和針對性寫作練習等手段,在引導學習者生成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語篇方面取得了顯著性成效[14]。

      此外,該定義對于英語學習者的常見錯誤成因能夠加以有效分析,從而明確努力方向,漸漸規(guī)避錯誤。比如針對英語“流水句”現(xiàn)象,王文斌先生認為母語漢語者產(chǎn)出英語流水句是漢語流水句在英語習得中的一種無意識負遷移現(xiàn)象[18]。對此,筆者完全贊同。然而,對他的“漢語的空間性特質與英語的時間性特質是其根源”筆者卻無法認同。王文斌從詞源學的角度得出了“漢語的空間性特質與英語的時間性特質”的結論[19],但是該結論真正解釋了語篇中的英語“流水句”現(xiàn)象嗎?我們不妨選用王文的一個實例加以分析:

      (5)Practice makes perfect can use not only in our studies, but also in our lifes,such as working, sewing and so on.

      王文斌分析如下:“Practice makes perfect”

      是一個包含獨立“主+謂”結構的完整句,整體用做主語時一般應添加引導主語從句的關系詞“that”,即便不使用關系詞也應使用雙引號,以直接引用習語做主語的形式加以標記。句子中的動詞結構“can use”也存在錯誤,應改成被動結構“can be used”。顯而易見,這是一段缺乏活力的語法分析,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與英語的時間性特質是其根源”完全脫節(jié)。

      然而,根據(jù)本文定義,這是因為學習者對于英語思維中的語言特征“英語精確性”和“靜態(tài)陳述”了解不夠造成的。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妨將謂語動詞喻稱為“公老虎”,將非謂語動詞喻稱為“母老虎”,“一個簡單句有且僅有一個謂語動詞”喻稱為“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幾)母”。當簡單句無法安置多只“公老虎”時,就要新建山[20]。Practice makes perfect can use not only in our studies中有兩個謂語動詞(劃線部分),因此要添加that,搭建含有“名詞性附屬山”的復雜句?!癱an use”改成“can be used”則是“英語嚴格區(qū)分主被動含義”的要求。大量實踐證明,這樣建立在“英語思維”訓練基礎的教學能有的放矢,能真正促使學習者學習。

      從理論層面探究漢語的空間性特質與英語的時間性特質也許無可厚非,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以推廣可能就牽強附會了,因為與“英語思維”的第一個關注點“空間特質”有較大的出入。眾所周知,漢語表達“形散而神不散”,其中的“形散”主要體現(xiàn)在“無主句”“少用或不用連接詞”,而“神不散”實際上是建立在“時間脈動”基礎上的語義關聯(lián)。我國英語學習者的腦海里已經(jīng)刻上了這樣的“時間順序”的起承轉接,才在無意識中在英語也用了“時間順序”串接的“流水句”。他們?nèi)狈Φ氖怯⒄Z的空間建構能力,因此英語教學重點要注意的是英語句子的“空間建構”能力。

      筆者曾經(jīng)讓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翻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句子:“看孫策之時,血流滿面,被傷至重,乃以刀割袍,裹其傷處,救回吳會養(yǎng)病?!苯Y果發(fā)現(xiàn)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空間建構能力,大多數(shù)譯文因大量謂語動詞疊用而顯得臃腫,如“When they saw Sun Ce, they found him seriously wounded with blood streaming down his face and then cut a piece of robe and bound him and took him back to Wujun for cure”。與Moss Roberts的譯文相比較:Seeing his lords bloody face and massive wounds, one of the rescuers bound Sun Ce with cloth cut from his own robe and took him to safety in Wujun[21],可以看出,“時間先后順序”深深扎根于我國的英語學習者的頭腦里。因此我們要充分引導學習者注意英語思維在語言層面的特征,逐漸學會空間建構,寫出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

      2.文化層面

      了解文化層面的英語思維能確保英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遵守英語國家的習慣,減少文化沖突。曾有來自英語國家的年輕教師對我國學生的問候“Where are you going?”感到無法忍受,脫口而出“None of your business!”可見,不諳英語思維有時會令人十分尷尬,而諳熟英語思維則可以避免這樣的麻煩。

      在英語應用層面,翻譯時是否仔細考量英語思維的文化因素,直接關涉到翻譯的質量。葛巖、秦裕林認為“使用dragon表示‘龍不會令中國形象蒙受誤解”[22],其實就是對英語思維的漠視。畢竟,dragon的邪惡文化象征已經(jīng)深入英語民族的內(nèi)心,這樣的漠視必然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的確不能按照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及自己熟悉的一切去選擇、切割和解讀英語文

      化[23],否則文化誤讀將難以避免。

      五、余論

      本文采用了屬加種差的下定義法,提出英語思維之權宜性定義,明確了該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特別是強調(diào)了長期被忽視的英語“雅異顯化”的語言特征。相信該定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明確相關的研究內(nèi)容和方向。

      但愿拋磚引玉,引出更多有關“英語思維”含義的深層討論,進一步明確“英語思維”的維度,從而為英語思維能力量表的制定做好必要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王樂平. 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2] 石海浪. 英語思維[M]. 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3.

      [3] 謝瑞. 英語思維: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4] 曲巍巍. 英語思維與教學研究[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

      [5] 楊樹森. 普通邏輯學(第三版)[M].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45.

      [6] 楊志宏. 英語思維教學模式研究[J]. 國外外語教學,1999(1):23-26.

      [7] https://baike.baidu.com/doc/item.html, 2017-09-19.

      [8] 葉定國. 論用英語思維的層面[J].鄭州大學學報, 2006(2):167-169.

      [9] Wilson Kate. Critical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Delicate Scaffolding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16 (22): 256-265.

      [10] Tanaka Jay & Betsy Gilliland. Critical Thinking Instruction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Writing Courses: A Dialectical Thinking Approach[J].TESOL Journal, 2016:

      [11] 周志民. 意群朗讀與英語思維[J]. 山東外語教學,2009(3):44-48.

      [12] 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2.

      [13] 吳克炎. 追求雅韻,同歸殊途—— 英漢消極修辭“求雅”途徑辨析[J].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0(2): 67-71.

      [14] 吳克炎,毛浩然.“雅異”的認知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提高路徑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5(2):137-143.

      [15] 劉亞猛. 西方修辭學史[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56.

      [16] 劉法公. 談漢英隱喻翻譯中的喻體意象轉換[J]. 中國翻譯,2007(6):47-51.

      [17] 唐承賢.標記理論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的應用[J]. 語言與翻譯,2005(2):61-65.

      [18] 王文斌. 中國學習者產(chǎn)出英語“流水句”現(xiàn)象剖析——英漢時空差異視角[J]. 外語界,2017(1):30-37+71.

      [19] 王文斌. 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163-173.

      [20] 吳克炎. 英語“吳”法入門——以英漢語言認知比讀為動力[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139.

      [21] Luo Guanzhong. Three Kingdoms [M]. Moss Roberts(Tran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345.

      [22] 葛巖,秦裕林. Dragon能否表示龍——對民族象征物跨文化傳播的試驗性研究[J]. 中國社會科學,2008(1):163-176+208.

      [23] 樂黛云,勒比松. 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10.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重點項目(編號:JAS150335)]

      [責任編輯:陳立民]

      猜你喜歡
      語言特征英語思維文化特征
      積極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的英語思維
      東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0:10:57
      物流英語的語言特征及翻譯
      中國市場(2016年32期)2016-12-06 10:45:14
      萊爾《老年的浪漫》英譯本語言淺析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22:36
      茶藝英語的中國英語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9:53
      廬陵民俗體育文化特征與創(chuàng)新性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13:22
      從中西方文化對比角度略議大學生英語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試論當前新媒體藝術呈現(xiàn)的文化特征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38:15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5:15
      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3期)2016-09-22 16:34:54
      保亭| 邻水| 梨树县| 大港区| 广河县| 长顺县| 区。| 安塞县| 佛山市| 平利县| 江永县| 大名县| 淮阳县| 武平县| 东辽县| 海阳市| 晋江市| 南康市| 永胜县| 根河市| 乌苏市| 镇远县| 恩平市| 民勤县| 全南县| 平湖市| 濉溪县| 宁明县| 临清市| 富源县| 湄潭县| 高雄县| 马关县| 县级市| 年辖:市辖区| 九台市| 高阳县| 巴青县| 广元市| 正定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