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茹 田曉萍 姜克銀
摘要:蘇阿德·薩巴赫是科威特著名女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她在科威特以及阿拉伯世界享有很高知名度。她已出版詩集約十部,其著作還涉及評論、傳記、散文以及經(jīng)濟研究領(lǐng)域。蘇阿德·薩巴赫以她天賦的才能,豐碩的成果,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剖析,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技巧,廣泛的社會公益活動,已無可爭辯的在當代阿拉伯詩壇占有重要地位。國內(nèi)外研究者也紛紛把目光投向女詩人。文章從不同角度綜述學界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以期加強學界對她的重視。
關(guān)鍵詞:蘇阿德·薩巴赫;研究綜述
一、蘇阿德·薩巴赫介紹
蘇阿德·薩巴赫()生于1942年,是科威特著名女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她曾在埃及開羅大學、英國薩里大學求學,并取得了經(jīng)濟學碩士、博士學位。她發(fā)表過數(shù)百篇有關(guān)經(jīng)濟方面的論文,不乏真知灼見。后來,她的興趣轉(zhuǎn)向文學,具體來說是詩歌。她目睹耳聞阿拉伯國家的種種社會現(xiàn)象,婦女所處的“失權(quán)”、“失語”狀態(tài)激發(fā)她的創(chuàng)作激情。她的許多詩歌及文學、經(jīng)濟、政治論文在許多國家得以發(fā)表。她的詩歌題材廣泛,最核心部分是對女性意識的張揚,謀求女性解放之路。她是繼娜齊克·梅拉伊卡之后阿拉伯國家最富盛名的女詩人。此外,蘇阿德·薩巴赫還于1985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出版社,組織鼓勵阿拉伯青年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
二、國內(nèi)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現(xiàn)狀
目前國內(nèi)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數(shù)量不多,但一些著名的東方文學研究者對薩巴赫給予了很大的關(guān)注。20世紀末開始,國內(nèi)學界對薩巴赫研究主要分為譯著、專著、文章三個方面。
首先,國內(nèi)學者最早對薩巴赫研究以譯著方式呈現(xiàn)。李光斌、仲躋昆兩位學者翻譯出版薩巴赫詩集《本來就是女性》(1991年)。此后,李光斌和王復(fù)翻譯詩集《獻給你,我的兒子》。接著兩位學者又翻譯詩集《希冀》。同年李光斌和、滿泰翻譯出版詩集《女兒頌》。此外,林豐民翻譯出版四部她的詩集,分別是《愛的詩篇》、《最后的寶劍》、《致電祖國》、《無岸的女人》(2000年)。
其次,伴隨優(yōu)秀譯著不斷涌現(xiàn),有關(guān)薩巴赫的研究專著也出現(xiàn)。首先,季羨林在《東方文學史》及仲躋昆在《阿拉伯海灣國家的現(xiàn)代文學》中都對薩巴赫給予恰當?shù)脑u價,稱她是阿拉伯當代最著名的女詩人之一,其詩大膽抨擊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并勇敢發(fā)出在要求自由、平等呼聲。其次,林豐民出版《為愛而歌—科威特女詩人蘇阿德·薩巴赫研究》(2000年),書中作者以“愛”為主線串聯(lián)整本書,從詩人的詩學見解,女性話語與婦女寫作,詩歌藝術(shù)風格,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等多章節(jié)對詩人作品進行了立體多維縱橫交錯的多視角解讀。再次,在專門收集阿拉伯女性文學代表作品的專集中也出現(xiàn)了薩巴赫的詩集,如《四分之一丈夫》中選載她的兩首詩,一是《做我的朋友》(譯自《本來就是女性集》),二是《女性的否決》(譯自《女人的悄悄話集》)。而且收錄外國文學重要詩作的選集中也出現(xiàn)了薩巴赫的名字,如《世界名詩三百首》中收錄薩巴赫《對女性問題的否決》一詩等。這都證明了選編者對薩巴赫的欣賞和對其詩歌成就的肯定。
再次,除了譯著和專著,關(guān)于薩巴赫研究的期刊文章也出現(xiàn)。首先,陳靜芬在《阿拉伯女作家談人生和文學》(1993年)中研究薩巴赫對女性寫作的態(tài)度,她認為寫作才能“超越一切”,寫作能代替公正。其次,紀煥楨在《科威特公主詩人—蘇阿德·薩巴赫》(1995年)中,詳細介紹詩人及其作品。讓國內(nèi)學者了解薩巴赫詩歌風格獨樹一幟,無疑是當代阿拉伯詩壇重要一員。再次,林豐民在《女性、存在、寫作—科威特女詩人蘇阿德·薩巴赫詩解讀》(1996年)中,以女性意識為角度,解讀詩人別于男性意識的覺悟,突顯詩人支持婦女解放,尋求男女情感平等的深厚情懷。此外,林豐民在《女詩人的情懷:訪科威特公主詩人蘇阿德·薩巴赫》(1998年)中,寫出詩人對阿拉伯女性權(quán)利缺失的痛心及奮起反抗的呼吁。然后,林豐民在《蘇阿德·薩巴赫—私人性話語與宏大敘事的交叉層疊》(1999年)中,研究薩巴赫早、晚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藝術(shù)風格,既重視對女性個人經(jīng)歷的私人性話語,又運用宏大敘事參與主流文化的構(gòu)建,造成了私人性話語和宏大敘事的雙重效應(yīng)。隨后林豐民在《阿拉伯的女性話語與婦女寫作》(2000年)中,研究詩人對婦女寫作的感悟。最后,盧鐵澎在《“愛”的世界與女性主義—讀林豐民新作(為愛而歌)》(2001年)中,肯定了該著作的寶貴價值。
三、國外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現(xiàn)狀
蘇·薩巴赫是當代阿拉伯文壇的先驅(qū)者,她的創(chuàng)作打破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新,面對所有困難始終不屈不撓。國外學界對薩巴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對其本人的研究、對其作品的研究及對其社會影響力的研究。
首先,一些學者對薩巴赫生活進行全面研究。如法迪勒·赫爾夫在《蘇阿德·薩巴赫:詩歌與女詩人》中對蘇·薩巴赫的婚姻生活、求學之路、文學創(chuàng)作及藝術(shù)風格都進行了詳細介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理想有個性的女性。此外,法德勒·愛敏在《蘇阿德·薩巴赫:出身高貴的女詩人》中研究詩人文學創(chuàng)作及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個喜愛創(chuàng)作,熱愛公益事業(yè),有奉獻博愛精神及有憂國憂民情懷的女性形象。
其次,學界對薩巴赫的研究逐步深入,延伸到對其作品的研究。如阿卜杜·賴忒夫·阿爾納烏特在《蘇阿德·薩巴赫作品瀏覽》一書中介紹了蘇·薩巴赫不同時期的作品。為我們梳理了薩巴赫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讓這樣一個具有鮮明女性主義立場,勇于批判社會現(xiàn)實和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女詩人形象躍然紙上。其次,奈比勒·拉希布在《彈奏繃緊的琴弦——蘇阿德·薩巴赫詩歌研究》(1993年)中提出詩人傾向于積極的浪漫主義寫作風格,用詩歌拆解阿拉伯世界,然后用象征這世界的詞匯和想象重建世界。再次,阿里·麥斯歐迪在《“海灣之鷹”盤旋于蘇阿德·薩巴赫上空》中肯定薩巴赫的《海灣之鷹——阿卜杜拉·穆巴拉克·薩巴赫》一書的歷史參考價值,稱其為科威特在重要階段的歷史佐證。
再次,除了對薩巴赫本人和其作品的研究,學界對薩巴赫的愛國情懷也進行研究。首先,賽伊德·法爾哈特,白拉勒·海爾貝克在《蘇阿德·薩巴赫詩歌批評》中評價薩巴赫對阿拉伯民族統(tǒng)一的希望不絕不滅,把民族主義當作一首詩來表達。其次,穆罕默德·童舉在《蘇阿德·薩巴赫詩歌瀏覽》中流露對詩人愛國情懷的譽贊之詞。女詩人熱情的守護祖國,就仿佛她是祖國大地剛強、深沉的情人。再次,阿里·阿卜杜·法塔赫在《科威特詩壇名家》中也指出蘇·薩巴赫是一位極具民族責任感的詩人,她不僅關(guān)心祖國科威特的國家主權(quán),還關(guān)心祖國人民的人權(quán),在祖國危難之際,以詩歌為武器,憤怒的譴責侵略者。
國內(nèi)外學界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都取得豐碩的成果,對薩巴赫及其作品的各個方面都有涉及。比較而言國外學界的研究內(nèi)容更全面。近年來,國內(nèi)學界對蘇阿德·薩巴赫的研究已不多,應(yīng)當引起學界的關(guān)注,進一步加強對此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林豐民.為愛而歌—科威特女詩人蘇阿德·薩巴赫研究[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
[2]林豐民.阿拉伯的女性話語與婦女寫作—兼論其與西方婦女文學觀的異同[J].外國文學研究,2000(3):115-122.
[3]仲躋昆譯.蘇阿德·薩巴赫詩選譯[J].國外文學,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