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梅
摘 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舒適、和諧的學習和發(fā)展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當然也有益于為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文章作者結合多年管理班級的實踐經(jīng)驗,從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出發(fā),提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幾種策略,為工作在一線的班主任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小學生;健全人格
一、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
縱觀網(wǎng)絡、報刊、新聞等各種報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前的師生關系有很多不和諧之處,有的學生辱罵教師,有的教師體罰學生,甚至有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毆打女教師,師生關系的不和諧導致了學生抵制教師教育,教師放任學生不管,最終導致學生退學、逃課、打架等現(xiàn)象。這些案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是教師管理的失敗,還是學生天生“反骨”?究其原因,主要是師生關系處理失敗,從而讓教師失去了“教育的無形手段”,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原始動力。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
師生關系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情感、行為等諸方面的動態(tài)人際交往,它在無形中引導學生有錯必糾,不斷地完善自我,逐漸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場所,也是教師工作的場所,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舒適、和諧的學習和發(fā)展空間,從而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
1.關心熱愛自己的學生
小學教師得有一顆仁愛之心,才能使得師生之間關系和諧,可以說,教師的仁愛之心是構建和諧關系的橋梁、紐帶,只有教師真心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學生,不會因為學生的出身、家庭、父母等外界因素影響教師的仁愛之心,真誠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讓學生從心里接受教師的“愛”,接受教師的仁愛之心。教師也會因為學生的點滴進步而快樂,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促使學生不斷上進、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形成健全人格。
作為小學教師,關心熱愛自己的學生其實很簡單,平時多表揚學生,記得有一次,一名學生剛剛學會跳繩,就迫不及待地告訴我:“老師,我會跳繩了!”我蹲下來,笑著對他說:“你真棒,你再次跳一次給老師看好嗎?”這名學生高興地再次跳起來。我們平時與學生交流時,要盡量放低身段,和學生面對面說話,不居高臨下,讓學生知道老師對待自己是真誠的。
2.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當遇到學生犯錯的時候,我們要耐心開導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遵循的是“師道獨尊”,這使得學生沒有了“自我”“個性”,變得“毫無生機”,整個人就是一臺不斷運轉的“機器”。在這樣的教育下,學生人格怎么可能健全?素質(zhì)怎么可能提高?因而,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和教學、課堂管理都提倡民主,讓學生“個性”張揚起來,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與尊嚴,教師也學會聽從學生的“心聲”,與學生共享民主、互相信任,相互平等,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時刻要做到鼓勵學生,勇于自我“批評”,敢于承擔自己的錯誤,不當眾指責學生等,拉近與學生的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3.尊重理解自己的學生
學生在漫長的求學路上不可能不犯錯,甚至有些學生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違反學校的課堂紀律或者學校的行為規(guī)范,面對這些學生,很多教師采用的方法就是批評、訓誡,甚至有時不注重方式而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的尊嚴被“踩在腳底”,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學生和教師對著干、反著來,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每個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年齡、成長經(jīng)歷等各種因素不同,使得學生在處理問題時,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因人而異,尊重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教師的苦心,進而從心底尊重教師,與教師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總之,只有在民主、和諧、平等的氛圍中,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平等的對話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健全學生人格。
參考文獻:
[1]魯爽麗.談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黑河教育,2011(7).
[2]李立鳳.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