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慧
摘 要:藝術類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較好地適應當今中職數學教學。在藝術類中職學校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作為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進和補充的合作學習,它能有效改善教學現狀和教學效果,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發(fā)揮較好的作用。文章論述了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意義、方法以及在藝術類中職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藝術類;中職數學教學
藝術類中職學生的藝術專業(yè)技能是主要學習方向,用在文化課程上的時間和精力不多,用在數學課程(必修課)上的精力更有限。而藝術中職類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卻具有普遍性,這就加大了中職數學教師教學的難度,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
合作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學生在學習群體中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之一是組成學習小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同時也可以聽取同組員或不同組員的意見,形成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交流,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體驗自己作為課堂主體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師“獨角戲”現象。將合作學習引入中職數學教學中,能很好地解決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難題。
一、藝術類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1.中職數學教學難度大
藝術類中職學生的專業(yè)課成績突出,但是數學基礎差,加上數學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等特點,多數學生認為數學難學,甚至對數學產生恐懼心理。但數學又是藝術類中職生的必修課,因此中職數學成為了教學中的一大難題。
2.數學教學方法有待更新改進
根據對藝術類中職學校學生的調查了解,多數學生認為數學課堂單調乏味、方法單一。藝術類中職數學教學方法普遍單一枯燥,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久而久之使學生對學好數學喪失了信心,甚至逃避和放棄。
3.課堂上學生間的交流合作不夠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課堂僅限于老師和被提問幾個學生之間問和答這樣的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缺少甚至沒機會討論交流,以致較多的學生不能充分調動發(fā)揮活躍的思維、不能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課堂,課堂氣氛沉悶缺活力,最終形成“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學不會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課堂單調枯燥,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yǎng)藝術類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很有必要。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交流和學習的主體,相互之間通過討論交流,互助合作,有效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收獲成就感,從而逐步建立自信,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數學,調動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
2.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既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進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合作學習法在藝術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1.堅持以合作共贏為思想引導
合作共贏是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其對于學生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可讓學生在互助合作過程中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
2.遵循合理劃分小組的原則
第一,組內成員有差異,組間成員類型相同原則。在不打破班級編制的前提下進行分組。分組前,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所學專業(yè)、性格特點等進行摸底和綜合評價,對每個小組成員進行合理搭配,保證組內成員有共同目標且特長有差異,以使小組成員都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組間分類大致相同,保證各組間在水平上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展開合作學習。有“棋逢對手”的感覺,才會增強合作的動力,通過合作互助體驗成功,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第二,成員人數適當原則。每個合作學習小組以5至7名學生為宜。
第三,組員構成相對穩(wěn)定,適時調整原則。小組成員既要相對穩(wěn)定,也要適時進行調整。組員相對穩(wěn)定,可以增進成員間的相互了解和合作默契,增強團隊凝聚力;適時調整既可以給小組增添新活力,保持新鮮感,又能擴大交際面,培養(yǎng)交際與合作能力。
3.合理分工
分組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及特長對組員進行合理的角色分配,以保證小組高質、高效地完成任務。小組成員可以分別以組長、記錄員以及發(fā)言代表的身份出現。
合理的角色分配可使組員各盡其責,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此外,應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調換,從而促進學生能力全面 發(fā)展。
4.精心準備教學方案
教學前,應對教學任務、主題、時間、目標進行合理設計。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水平,明確教學的難、重點是合理設計教學任務的前提;挑戰(zhàn)性、趣味性及爭議性是主體設計的三要素。合適的主題設計對順利開展合作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合理的時間設計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激發(fā),是對學生一種無形的鼓勵、支持與期待;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目標。在具體實施合作學習過程中,合作探討是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和應激能力,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5.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數學合作學習法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時刻關注各小組活動,把握學生探討的思路和進度,適時給予指導,保證小組活動有序、高效地進行。當小組討論有結果時,要指導學生開展組間交流,教師及時指導評價,真正實現有效溝通、相互補充,達成師生共贏的目的。
6.建立合理評價體系
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加強對學生的評價和考核是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必經之路。評價可依據小組成員參與度、參與熱情、任務完成情況等因素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良、中、差。此外,評價體系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評價標準,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遵循只要學生比上次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的評價原則,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堂數學課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贏是合作發(fā)展的理想目標,也是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培養(yǎng)學生合作共贏意識是時代的要求,也為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職業(yè)和融入社會奠定基礎。合作學習不僅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補充,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共贏思想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中職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法至關重要。
雖然合作學習模式相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俊虎.淺談提高中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2015(18).
[2]錢芳英.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教天地,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