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5-083-01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革,新式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如今教育改革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它被應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了師生之間和諧友善的良好關系,提高了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擺脫了傳統(tǒng)教育落后教學觀念,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xiàn)了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本文將對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和分析,并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進行敘述。
關鍵詞 合作學習模式 高校健美操教學 構建探究
一、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合作學習模式具有嚴密、系統(tǒng)的教學框架結構,充分展現(xiàn)出了其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一)提升學生個人的綜合能力
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學習的機會,讓同學們互相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學習的能力。首先,讓同學們自己去理解健美操這門課程,談談自身對于健美操的認識,與同伴進行交流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技能,實現(xiàn)自身技能的提升;其次,合作學習模式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接受知識的氛圍,學生不再是被動的一方,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有利于學生自我個性的發(fā)展,使他們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學會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最后,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還可以改善學生的^際關系,增強他們的交流互動能力,鍛煉他們社會交往的技能。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老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被動接受的一方,這種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顯露出很多教學中的缺陷。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這種關系,實現(xiàn)了新型師生關系的重塑,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這個學習環(huán)境中,老師還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三)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傊?,健美操的練習可以增強學生的柔韌性,有利于學生塑造良好的體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能,磨練學生的意志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模式來學習健美操,自發(fā)地組成團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和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共同討論。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健美操的學習熱情,形成活潑歡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高校健美操教學合作模式的構建
(一)要明確分工
合作學習模式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生自愿地進行分組。學生必須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位置,明確個人分工。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小組成員要做好交流溝通的工作,一起完成學習任務。
(二)做好任務分配
在正式開啟合作學習模式之前,老師要將課程和學習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并分配給學生完成。例如,老師對健美操的動作進行分解示范再講解,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健美操的動作進行理解和學習,并把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分配給他們。
(三)老師要做好協(xié)助工作
老師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老師需要仔細的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指導,充分調動他們的交流積極性,解決他們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老師還要對健美操教學的成效進行總結和分析,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四)進行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是衡量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成效的標準之一,老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學生動作的熟練程度、以及學生動作的標準程度進行綜合的評價與分析,激發(fā)學生進行健美操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健美操的熱情。
三、結語
把合作學習模式與健美操教學結合起來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他們的學習和交流。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成為了他們學習的協(xié)助者。提高了學生學習健美操的熱情,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鍛煉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模式還提高了高校健美操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滿足了現(xiàn)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為我國培養(yǎng)棟梁之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