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趣味性教學實踐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從單詞、語法、閱讀等三方面探討了中學英語趣味性教學的具體實踐,并針對該教學實踐的意義進行相應(yīng)闡釋,以供借鑒。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趣味性教學;游戲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shè);分組合作
【作者簡介】梁昭玉(1985.12.26- ),女,漢族,甘肅人,蘭州交通大學文學學士,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雙塔鄉(xiāng)初級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
引言
趣味性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針對性的采取最適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一、中學英語趣味性教學的具體實踐
1.單詞趣味性教學。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此階段的詞匯量積累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來說起到基礎(chǔ)作用。然而在教學中我們卻普遍發(fā)現(xiàn),單詞往往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與薄弱環(huán)節(jié)。這是由于以往人們對于詞匯積累存在誤區(qū),認為單詞只靠死記硬背,導致學生背得快、忘得也快?;诖?,可采用趣味性單詞教學法,使學生不僅明白單詞的拼寫、釋義,更能夠掌握其基礎(chǔ)用法與形態(tài)變化。結(jié)合中學生愛玩的天性,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設(shè)置猜詞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積極性。以猜水果游戲為例,教師將水果按照不同屬性特征進行分類,分別描述出第一、第二、第三特征,引導學生動用腦海中的詞匯儲備進行選擇、過濾,最終得出正確答案。例如猜“香蕉”這個單詞,先給出第一特征“It is yellow”,這時學生就會爭先踴躍的回答各種表皮為黃色的水果,如pear、lemon等;接下來教師再給出第二個特征“Its not round”,學生就會猜測pineapple、mango等;最后教師再給出第三個特征“It is monkeys favorite fruit”,學生便會推測出最終答案banana。通過這種猜詞游戲的方式,使得學生充分調(diào)動起知識儲備與詞匯記憶,借助回答問題使得歸屬于同一類的詞匯被反復提及,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加深記憶,也使得學生背單詞時更有動力和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2.語法趣味性教學。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難度較大,這是由中國與英語國家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決定的,生硬的語法規(guī)則為學習增添了極大的障礙,各種語法時態(tài)也極易使學生產(chǎn)生混亂感,不利于語法的正確使用。為了打破這種語言壁壘,應(yīng)當將語法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無限拉近,使學生站在熟悉的語言文化背景下更加輕松的掌握語法內(nèi)容。以情態(tài)動詞在語法上的區(qū)分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一個“小明晚歸”的故事背景,安排同學分別扮演小明、小明的玩伴小紅以及小明的媽媽,然后采取模擬故事情景的方式進行故事演繹:小明的媽媽規(guī)定小明必須晚8點前回家,但小明玩到興起沒有顧及到媽媽的呼喚。到了8點,媽媽提醒小明說:You need to go home;到了8點15分,媽媽露出不耐煩的神色說:You really should go home;到了8點30分,媽媽帶有警告意味的說:You had better go home;到了9點,媽媽手里已經(jīng)拿著平時小明不聽話時教訓他的戒尺,站在門口說:You have got to go home;到了9點30分,媽媽已經(jīng)開始鎖門準備不讓小明進屋了,這回輪到小明嚇得對小紅說:I must go home。通過活靈活現(xiàn)的故事情景演繹,使得所用到的情態(tài)動詞的實際用法與語義表達已經(jīng)完全被學生所理解,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與實效性。
3.閱讀趣味性教學。英語閱讀教學關(guān)系到學生英語知識的綜合掌握與運用能力,可以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閱讀理解正確率的基礎(chǔ)建立在對文章的深入理解上,教師可以借助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按照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特征,將其劃分到不同的學習小組中,并注重每組的水平保持在均衡狀態(tài),引導其進行組內(nèi)互助與組間良性競爭,從而提高閱讀水平。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篇閱讀的教學設(shè)計為例,首先將問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將文中涉及到的交通工具類型、交通方式轉(zhuǎn)換、時間、距離等信息提煉出來做好分類;隨后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探討出文章整體含義,歸納總結(jié)How引導的肯定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問句的具體運用;最后在完成課文內(nèi)容學習后,教師可以給出一個關(guān)于出行方式的表格,表格中分別列舉了Name、From、How、How far、How long、How much、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ip等問題要求學生填寫。通過這種分組合作學習方式,在發(fā)言、探討的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都得到了調(diào)動、求知欲得以激發(fā),使學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中學英語趣味性教學的主要意義
趣味性教學實踐的意義在于它從不同側(cè)面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的科學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學習環(huán)境的真實性,為學生提供豐富探究活動的有效性,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為出發(fā)點的靈活性等。這使得進行趣味性教學實踐成為幫助學生建構(gòu)知識,而非僅僅將信息傳遞給學生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結(jié)論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趣味性教學的實踐,徹底扭轉(zhuǎn)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氛圍,開始有意識的關(guān)注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接受能力,借助趣味性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提高學習熱情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得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玉兵.淺析初中英語的趣味性學習與教學[J].中學英語園地(八、九年級適用),2011,(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