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雷
摘要: 拼音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基礎課程的一部分,拼音學習的好壞關系到學生以后語文學習能力的高低,所以越來越被國家和學校重視。但是初入小學的學生剛開始接受實質性教學,由天真無邪愛玩兒的孩童,轉變?yōu)橐粋€需要天天學習的小學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再加上小學語文拼音的學習枯燥無味,所以很難激發(fā)小學生對拼音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方式,采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可以更輕松、更快樂地學習好語文拼音。
關鍵詞: 趣味教學法? 小學語文拼音? 探討
引言
拼音是漢語的基礎部分,學習好拼音是學習好漢語的基礎。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拼音的教學方法有待改善,應該用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替代傳統(tǒng)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習同樣的知識,學生可以更輕松,用的時間更短,掌握得反而更牢固。相比教師來說,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應當讓學生發(fā)揮他的想象力,找到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趣味教學方法的實施,能讓學生更愿意學習好語文拼音,愛上學習的過程,從而更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一、趣味教學法的必要性
1.小學語文拼音學習的特點、重要性
小學語文拼音對小學生來說,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比較多,單純地背和寫可能很難讓他們把拼音完全區(qū)分開,并且記牢固,即使記住了,這個過程也是十分掙扎的。小學語文拼音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大部分學生剛入小學時,認識的字并不是太多,但是他們可以表達的話卻很多,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只會說、不會寫、不認識。把拼音、漢字、口語表達三個方面充分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詞,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
2.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
因為學習的過程長達一生,培養(yǎng)有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將使一個學生受益終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千篇一律的,讓學生上課跟著老師念,跟著老師讀,課下布置作業(yè),學生初入小學愛玩的天性還比較多,這種教學方法可能會泯滅孩子的天性,讓孩子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時間久了有特別學習方法的孩子也會放棄,這有悖于教學的初衷。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教育也是一樣,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適合時代發(fā)展的教育,結合孩子的特性進行教學,而不是一味地使孩子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
3.趣味教學法的優(yōu)勢
通過趣味教學法,讓學生愛上學拼音的過程,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顯著提高,學習能力和心態(tài)會有明顯的改善。趣味教學法就是學習同樣的知識、同樣的內容,但是把學習的過程變得簡單化、有趣化,除卻單一枯燥無味的老套的學習方法,在新時代培養(yǎng)出更與時俱進的學生。這樣有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取得勝利和掌握知識的愉悅感,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一步一步突破拼音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讓學生在上拼音課之前不會再感到壓力和抗拒,從而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趣味教學法的實踐舉例
1.唱兒歌學拼音
小學生還處在特別天真的年紀,對周圍一切陌生的事物都保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兒歌的產生就是因為小學生特別喜歡聽好聽的旋律。有的小孩從出生那一刻起就特別有節(jié)奏感,從上幼兒園開始,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們都會聽兒歌,唱兒歌,聽到好聽的歌曲他們還會跟著跳舞,如果把拼音以兒歌的形式教給兒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利用他們喜歡的節(jié)奏來教學,結果會大有不同。
例如:在學習拼音n和m的時候,有的小學生就分不清,我們就可以編一首歌:“一扇小窗nnn,兩扇小窗mmm?!崩蠋熆梢宰屓嗤瑢W站起來拍著手,教他們唱歌,在唱歌的同時,讓他們區(qū)分出兩個拼音字母之間的區(qū)別,加強他們的記憶。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大聲朗讀和背誦改成現(xiàn)在的大聲唱歌,在達到同樣的目的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用兒歌學習拼音的樂趣。
2.玩具教學法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把一個班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在開始學習拼音的時候,給他們分發(fā)玩具,他們會對這些玩具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老師一邊教拼音,一邊讓學生拿著手中的玩具進行想象記憶。
例子:在教拼音M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思考這個M長得像什么,然后一步步引導他們想這個M像山,然后讓他們找出手中像山的玩具進行想象記憶。這種方法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刺激小學生的感官能力,讓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得更好、更扎實。
3.圖畫教學法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小學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PPT的制作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有趣的拼音圖畫、視頻等進行教學,也可以給學生適當地配上彩筆畫本,教學生畫一些與拼音相關的簡筆畫。通過在PPT插畫中用鮮艷的顏色繪畫與拼音字母相關的圖案,刺激學生的視覺,引起學生的注意。
例如:在學到拼音字母Y的時候,可以把Y畫成樹干,繼而畫成一棵大樹,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進行學習,進行想象。如果老師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一定不會抵觸學習拼音,也不會在上拼音課之前就感到愁悶。
4.講故事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剛上小學的小學生也是這樣,他們聽到故事時注意力就會特別專注。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這一特性,把一些比較難學的拼音字母融入到故事中去,然后帶動孩子思考,讓他們聽出故事中隱含的拼音字母,讓聽出的孩子進行搶答,答對可以給他們貼紙獎勵。
例如老師可以說:從前啊,在一個大森林里面有一條小河,河里面有一群可愛的小蝌蚪游來游去。這個故事里面就含有拼音字母g。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大腦活躍度和思考能力。
5.“開火車”式教學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把拼音連續(xù)組合起來的教學方法。在學生把聲母和韻母都學完以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鞏固學生的記憶,并且把前后的知識連接起來,學得更牢固。
例如:先跟學生說夏天有知了,可以帶領學生學習zh→i→zhi這個音節(jié)。這樣可以充分地把拼音和漢字進行結合,也可以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和記憶。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前兩部分,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答出后半部分的組合。這樣既是一種游戲的形式,又是鞏固舊知識、牢記新知識的好方法。對表現(xiàn)得好的小組進行貼紙獎勵或者是棒棒糖獎勵,對表現(xiàn)稍微遜色的小組進行指導和鼓勵。這樣兩全其美,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
結束語
一切的發(fā)展都要順應天性,也要具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這種趣味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更愉快、更輕松地與老師、同學進行相處。改良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不足,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小學生不再害怕拼音的繁雜,通過以上所說的各種趣味教拼音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活躍能力,能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拼音是學習漢語的基礎,漢語又關系到學生以后的個人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注重對學生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芳.探析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5(12):11.
[2]李冰.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18):103 104.
[3]閆振川.淺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中如何激趣[J].科學中國人.2015(18):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