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青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推行,對特殊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也在不斷推進。生活化教學因其獨特的趣味性和更直觀的實踐性而被廣泛應用于特殊教育領域,在數(shù)學教學中更是成效顯著。本文將從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教育入手,分析生活化在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并嘗試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特殊教育;生活化;數(shù)學教學;作用
特殊教育即對特殊人群的教育,主要面向聾、啞、盲以及智力低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其中,智力障礙兒童因大腦發(fā)育問題或心理因素,其智力水平遠遠落后于常人,在語言交流和知識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相對于智力正常的兒童來說,智力障礙兒童不僅對數(shù)字和幾何圖形的敏感度較低,也缺乏對概念和定理的理解辨析能力。因此,為了幫助智力障礙兒童學好數(shù)學,任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相結合,將數(shù)學生活化。
一、生活化在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和改進,生活化教學在特殊教育的數(shù)學教學中已被廣泛使用。任課教師在用現(xiàn)實生活引導智力障礙兒童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主要是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結合具體事物講解抽象知識。例如,在學習簡單的數(shù)字時,教師可以以車輛為例——自行車有兩個輪子,三輪車有三個輪子,小汽車有四個輪子。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價格便宜、方便攜帶的生活用品,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進行實物展示;而一些價格昂貴、不便攜帶以及對智力障礙兒童有一定危險性的物品,可通過圖片或比例模型進行展示。目前,生活化教學在對低智人群的數(shù)學教學中已經(jīng)得了不錯的教學成績,并逐漸成為特殊教育教學方法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之一。
二、生活化在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
1.培養(yǎng)數(shù)學興趣
數(shù)學是一門客觀理性的學科,并且對邏輯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對于一些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而言都枯燥難懂,那么智力障礙兒童要學習數(shù)學便更加困難。正所謂“興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的數(shù)學興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讓智力障礙兒童喜歡上數(shù)學,進而自發(fā)學習。在生活化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對食物的本能向往來誘導孩子學習簡單的四則運算,比如,再學習減法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每人兩塊糖,讓每個學生都吃掉其中一塊,再問學生還剩幾塊。在生活化教學的課堂上,智力障礙兒童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同時,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換言之,也就是在學數(shù)學的同時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一來,智力障礙兒童對數(shù)學的興趣便會被大大激發(fā),從而喜歡上數(shù)學。
2.掌握數(shù)學知識
一切方法都是有目的的,生活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收獲知識。在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生活場景,除了課堂上的反復排演以外,由于教師情景模擬大多取材于生活,所以在一些學生的課余生活中還會反復出現(xiàn),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里也能復習到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不斷鞏固并加深印象,最終熟練掌握。
3.鍛煉生活能力
在特殊教育的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方法,不僅可以讓智力障礙兒童更好地學到數(shù)學知識,還有助于鍛煉智力障礙兒童的生活技能。還是以簡單的四則運算為例,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將運算方法與生活中的購物情景結合起來,進行角色扮演,由教師扮演賣家,學生扮演顧客,用兩件以上商品的結算教學生學習加法,在找零過程中讓學生學到減法,并反復演練,加深學生印象。這樣,學生在學習加減法的同時,也學會了基本的購物常識,為其在將來的實際生活中獨自購物奠定了一定基礎。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生活,這本就是特殊教育的應有之義。
4.樹立自信心
與正常兒童相比,雖然像智力障礙兒童這樣的特殊群體會受到更多社會關注,獲得更多幫助,但與此同時,他們在生活中往往也承受著陌生人的歧視、同齡人的排斥以及長輩的同情與憐憫,這些態(tài)度或待遇會對智力障礙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內心造成很大的傷害,進而導致他們的自卑、自閉,甚至是嚴重的抑郁。因此,在特殊教育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可以讓智力障礙兒童學會生活,獲得快樂,并逐漸看到生活中的陽光。如此,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更好地把握未來的生活。
三、生活化在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常會運用實物進行教學。而有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對智力障礙兒童說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比如會有智力障礙兒童誤食水彩筆筆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警惕,細心留意學生舉動,杜絕隱患,保證學生安全。
2.及時鼓勵
在學生答對問題或日常表現(xiàn)較好時,教師應及時給與鼓勵,讓學生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認可,從而幫助智力障礙兒童樹立自信心,這不僅能激發(fā)其學習動力,也會幫助他們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使其受益終生。
結語
理論源于實踐,才能為實踐提供指導;知識源于生活,才能讓生活變得美好。在特殊教育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智力障礙兒童等特殊人群在學習中體味生活,在生活中領悟知識。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在特殊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領域,生活化教學都能夠大放光彩,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戴炳金.在特殊教育中將數(shù)學生活化[J].華夏教師,2013(8):50-51
[2]張春義.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策略[J].數(shù)學之友,2017(24):26-27
[3]楊英.關于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