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升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變化也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人必須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缎抡n程標準》也強調學生應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應改變教育觀念,轉變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教與學的整體活動,發(fā)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學會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具備較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興趣;質疑;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充分說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fā)展。中學英語教學是一門訓練性很強的課程,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學習能力為重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
一、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要把“舞臺”讓給學生,首先要改變師生的教育觀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起著輔助者、促進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教師扮演著知識與信息的“供應商”角色,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習自主性被壓制。有時即使學生獨立做作業(yè),教師也習慣在其一遇到困難時就伸出援助之手,無意中助長了學生的依賴性。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在課堂上角色,要從“供應商”轉變成學習“顧問”和課堂的引導者,發(fā)揮學生的“主角”地位,放手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適時提供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以學生學習為主的課堂氛圍。當然,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教師不僅要全面掌握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套“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實施方案。該方案包括知識輸出與輸入的過程與技巧,教師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的預測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挑戰(zhàn)困難的策略??傊?,創(chuàng)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觀念改變了,教學方法靈活了,課堂氣氛積極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漸漸地得以提高了。
二、以情激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孔子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們才會信任你,向著你引導的方向發(fā)展。初中生年齡和心智都不算太高,但他們都有著一顆敏感而真誠的心,只要你真心關愛他們,用愛筑起師生心靈間的橋梁,創(chuàng)建一個自由、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自主去探索和體驗成功。當他們沮喪時,彎下身子,去聆聽學生的苦惱,用愛去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當他們獲得成功時,用“Well done/Excellent/Good job ”等發(fā)自肺腑的激勵性、贊賞性語言鼓勵他們。魏書生說:“激發(fā)興趣是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借助于各種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情境,把言、行、情、意融為一體。當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局限于課堂,也可以延伸到課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使學生時刻保持加入學習過程的積極意識,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三、教給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應該和其他同學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內部或者組際之間的合作探究,找出需要掌握或者理解不夠清晰的語言點、短語、句型等。這樣,老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就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寫日記及摘抄的習慣。
寫日記是把課堂上學到的詞匯、句型綜合運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通過寫日記才能把積淀在腦海中的詞匯量激活并輸出;學生在記日記中遇到的不會的生詞在課堂中會時常出現;一旦出現了,學生會如魚得水地急著吸收它,而且很難忘記,并且,記日記會促使學生使用工具書,如漢英詞典等,且學生在閱讀中也全注意那些自己想要表達的句子,使其涉獵的語言知識更廣,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學生通過摘抄新舊短語、地道優(yōu)美的句子、富有表現力的句型等等,加強對外語語言材料的積累,對英語語言的領悟力將會進一步提高。久而久之,學生便會主動摘錄和欣賞他們眼中的好詞、好句,促進了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多種評價策略的使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
在新課改的今天,應把傳統(tǒng)的單一評價為多元評價;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并靈活應用自主評價;在策略上力求多樣、自主、高效。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合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體驗成功的樂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可以引入競賽形式,采取自己與過去的競賽、個人間的競賽及集體間的競賽相結合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教育心理學家蓋杰和伯令納說過,“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币虼?,教師應該肯定每位學生的努力與進步,及時給與表揚,強化學生正向的學習行為。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校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英語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
[2]龐維 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5.
[3]《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8,第4期
[4]韓建林,洪麗蓉.中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中小學外語教與學[J],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