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平,沈愛宗,劉琳琳,劉 圣,張思泓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藥劑科,安徽 合肥230001)
2010年新一輪醫(yī)改啟動以來的核心目標是破除“以藥養(yǎng)醫(yī)”,推進醫(yī)藥分開機制[1]。為此,安徽省政府于2015年3月印發(fā)《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提出從2015年4月1日起,全省所有公立醫(yī)院藥品取消加成,全面推進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合理配置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使人民群眾得到實惠[2]?,F(xiàn)對安徽省立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實施藥品零加成前后門診中成藥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利用我院計算機系統(tǒng),收集2013年4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藥品零加成實施前后2年,以2015年4月1日為界)所有門診處方使用中成藥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覆蓋所有門診科室,記錄藥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及銷售金額[3]。中成藥以國藥準字“Z”為認定依據(jù)。
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新編藥物學》(17版)和藥品說明書,確定藥物的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藥頻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某藥的總用量(g或mg)/該藥的DDD,其值越大,表示該藥的使用頻度越大,反映臨床對該藥的選擇傾向大,反之則表明該藥應用較少;限定日費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某藥年銷售金額/該藥的DDDs,其值越大,說明該藥日均費用越大,給患者造成的經(jīng)濟負擔越重;排序比(B/A)=藥品銷售金額排序(B)/DDDs 排序(A),反映購藥金額和用藥人數(shù)是否同步,其值越接近1,說明同步性較好,兼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其值>1,表明該藥在同類藥品中價格相對低廉,但應用頻度相對較高,社會效益大于經(jīng)濟效益,其值<1則相反[4-5]。
藥品零加成實施前后我院門診中成藥的銷售金額有波動,但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4年來,銷售金額排序居前10位的中成藥銷售金額占當年中成藥總銷售金額的比例由24.66%升至27.60%;復方丹參滴丸的銷售金額排序由藥品零加成實施前2年間的第1位降至藥品零加成實施后2年間的第5、10位;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2年間,百令膠囊的銷售金額排序連續(xù)居第1位,其銷售金額大幅度增長;藥品零加成實施后,腦心清片的銷售金額基本翻倍,見表1。
表1 藥品零加成實施前后我院門診銷售金額排序居前10位的中成藥Tab 1 Top 10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ranked in consumption sum in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zero addition of drugs”
4年來,有5種藥品的DDDs排序始終居前10位,包括復方丹參滴丸、血塞通膠囊、腦心清片、金水寶膠囊和血栓心脈寧片;復方丹參滴丸的DDDs排序始終居第1位;銀杏葉滴丸、一清膠囊的DDDs排序在藥品零加成實施前2年均居前10位,在藥品零加成實施后跌出前10位;血塞通軟膠囊、獨一味的DDDs在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2年間基本增長了1倍,排序變化不大;金烏骨通膠囊、葛酮通絡膠囊及麝香保心丸的DDDs排序在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2年間躍居前10位;天舒膠囊是2014年新近招標品種,雖然其DDDs排序在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2年間仍居第9、10位,但其DDDs增長了近1倍;血栓心脈寧片、金水寶膠囊的DDDs略有升高;藥品零加成實施前的2年間,B/A<1的中成藥有2種,為血栓脈寧片、腦心清片,且其DDC>10元;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第1年,B/A<1的中成藥有3種,為葛酮通絡膠囊、天舒膠囊及百令膠囊;藥品零加成實施后的第2年,B/A<1的中成藥有2種,為葛酮通絡膠囊、腦心清片,另外,復方丹參滴丸的B/A為10,DDC為1.64元;藥品零加成實施前,DDC<6元的中成藥有4種,藥品零加成實施后增至7種,見表2。藥品零加成前后我院門診DDDs增長幅度較大的中成藥見圖1。
圖1 藥品零加成前后我院門診DDDs增幅較大的中成藥Fig 1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ing of DDDs in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zero addition of drugs”
前3年,門診中成藥銷售金額排序居前5位的科室均為心內(nèi)科、婦產(chǎn)科、神經(jīng)內(nèi)科、腎內(nèi)科和骨科;藥品零加成實行后的第2年,骨科門診中成藥銷售金額超過腎內(nèi)科,躍居第4位,見表3。
本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藥品零加成實施后我院門診中成藥銷售金額仍大幅度升高。分析原因如下:(1)雖然藥品取消15%的加成,但門急診業(yè)務量同比增長約14%,醫(yī)院采取對改善醫(yī)療服務質(zhì)量和就醫(yī)流程等多種措施后,患者就醫(yī)滿意度提高,仍然選擇相信大醫(yī)院就診。(2)中成藥性價比高、療效確切及不良反應少等特點受到患者青睞。4年來,銷售金額排序居前15位的中成藥中,有9種藥品相同,表明醫(yī)師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對藥物的選擇相對集中。藥品零加成實施后,一些理血劑、補益劑的銷量增多。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心血管科、腎移植科及生殖中心等是我院重點學科,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輔助用中成藥來配合治療[6]。藥品價格降低,患者可以選擇原來價格較貴但療效確切的藥品,如葛酮通絡膠囊、腦心清片及血栓心脈寧等降價幅度達6元之多,慢性病患者長期使用,1個月可以節(jié)省約50元;麒麟丸降價約12元,1個療程可以節(jié)省約300元。以上表明,藥品零加成實施后,患者使用中成藥的日均費用降低,進一步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使患者得到了實惠。
表2 藥品零加成實施前后我院門診DDDs排序居前10位的中成藥及其DDC、B/ATab 2 Top 10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ranked in DDDs and their DDC and B/A in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zero addition of drugs”
表3 藥品零加成實施前后我院門診中成藥銷售金額排序居前5位的科室Tab 3 Top 5 clinical departments ranked in consumption sum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zero addition of drugs”
4年來,門診中成藥中,DDDs排序居第1位的始終是復方丹參滴丸,藥品零加成后的2年間,其B/A>1,說明該藥社會效益大于經(jīng)濟效益。2015年4月1日后,B/A=1的中成藥較少,表明購藥金額和用藥人數(shù)同步性較差。DDDs增長幅度較大的基本是理血劑。分析原因:一方面,理血劑類中成藥包括活血化瘀、行氣活血、益氣活血、益氣養(yǎng)陰、化瘀消癓、活血化痰及止血等7類,以桃仁、紅花、川芎及赤芍等藥物為主要組成部分[7]。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退行性疾病成為危害我國人口的主要疾病[8]。理血劑類中成藥在防治上述疾病方面的優(yōu)勢明顯,由于降價幅度大,臨床使用頻度增大,越來越多的門診自費患者也樂于接受,因此,其DDDs逐年上升,DDC降低。另一方面,我院大多為西醫(yī)師開具中成藥,基本按照藥品說明書的字面意思來判斷,不熟悉中藥辨證論治的原則,也不排除一些廠家的經(jīng)濟刺激,醫(yī)師更傾向于選擇適應證廣的中成藥。臨床藥師應規(guī)范審核中成藥處方,在合理用藥、患者安全指導等方面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防止濫用藥物和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9-11]。
總之,我院藥品取消加成后,患者使用中成藥的日均費用降低,得到了實惠。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參照《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銷售金額排序居前10位的中成藥中,僅有復方丹參滴丸是國家基本藥物,說明需要相關(guān)部門制定政策強化和保證基本藥物的使用[12]。醫(yī)改是惠及民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協(xié)調(diào),共同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