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花
〔摘要〕“積極教育”關注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作為家長,如何開展積極教育,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tài)?筆者認為,可以從開展積極言語模式、施以積極心理暗示、尋找積極榜樣這三方面做起。積極的言語模式,可以引導孩子塑造積極自我;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社交關系;積極的學習榜樣,可以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目標。積極教育,讓孩子更主動,更自信,更健康。
〔關鍵詞〕積極教育;積極心態(tài);積極言語模式;積極關系;積極自我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2-0058-02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說:“一個健全的心態(tài),比一百種智慧都有力量?!庇蟹e極的心態(tài)對每個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心態(tài)積極的人善于稱贊別人、善于看到事物中積極有利、樂觀向上的一面,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樂于助人,愿意奉獻,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對未來有美好的期待。即使身處逆境,也能憑借樂觀的心態(tài)、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困難、走出逆境。
近幾年,國家的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甚至學校和老師也往往會忽略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忽視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久而久之,孩子會缺失尋找快樂的技能,他們的心理問題成了被忽視的角落。
一個人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才能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筆者認為,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積極教育有重要的價值和獨特的魅力。從家長和老師的角度來看,積極教育能挖掘出孩子積極的人格品質(zhì),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tài)。
一、開啟積極言語模式,塑造積極自我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一個人之所以要失敗,是因為他自己要失敗;一個人之所以要成功,是因為他自己要成功。所以,積極的自我就能贏得積極的未來。當下,孩子接受的是群體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而這對孩子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造力的保護偏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一個班級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沒有穩(wěn)定的自信心。他們遇到挫折和負面評價的時候,缺少抗挫和抗拒負面情緒的力量。而缺少自信心和自信心不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消極的言語模式帶來的影響。
筆者身邊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有這樣一位家長,她曾經(jīng)對孩子要求很高,每次看孩子覺得不合心意,就嘮叨指責批評。孩子上五年級了,在與人交往時表現(xiàn)出膽小甚至恐懼,學習成績也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孩子失去了自信,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學習不積極,感覺自己什么都不行,回家常表現(xiàn)出沮喪的神情。這讓家長著急了,后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位家長淡定了心態(tài),調(diào)整了言語模式,對孩子進行積極教育。每天孩子回家,家長第一時間就會對著孩子微笑,孩子分享進步或提出困惑時,家長總是能耐心傾聽,總用“我理解”“我相信”“有道理”“有提高”“會成功”“會更好”等積極的語言回應孩子,激勵引導、尊重肯定他。有一次,孩子帶回來一張試卷,盡管分數(shù)不高,但家長發(fā)現(xiàn)卷子上的字寫得很端正,就連忙對孩子說“沒有關系,才錯了這么幾道,這么多都做對了,你真棒!”家長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了孩子,孩子也用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感受到了家長支持的力量,擁有了愉悅的體驗和情緒,對自己的表現(xiàn)由自卑到自信,便更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早期的環(huán)境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方式。家長積極的語言模式會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家長積極教育,對孩子表現(xiàn)出關愛的語氣、贊許的態(tài)度、尊重的表情和信任的眼神,使用積極的言語模式,會使孩子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讓孩子更好地接納自我,悅納他人,變得更友善、自尊和自信。作為教師,應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并培育他們的積極優(yōu)勢,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二、施以積極心理暗示,建立積極關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困擾和煩惱都是來自于關系: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自己和同伴的關系,自己和老師的關系,自己和自然的關系,自己和所做事情的關系等。孩子要學會跟自我、他人、環(huán)境建立能夠支持自己順利發(fā)展的積極關系。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關系?家長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很好的效果。
暗示是用含蓄的語言或行為、間接的方式使人領會意圖的方法。積極正面的暗示,就是通過間接的、含蓄的方式,運用夸獎、期待等正向的教育手段,使孩子朝著父母指明的、需要做出努力的方向發(fā)展,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種“我能行”的信心和“我要行”的動力。
有一個家長是老師,女兒正讀六年級。新學期開學,班主任王老師給她女兒安排了一個男生新同桌,這個男生黑黑胖胖,生活不講衛(wèi)生,上課不認真,成績又落后。小女孩每天回家都不開心,要求媽媽出面跟班主任打招呼換座位。這位老師家長為難了,換座位吧,一是孩子在搞特殊化,二是在幫助孩子逃避困難,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好。于是,她用一周時間通過跟女兒談話聊天,給予她積極的心理暗示:女兒,你的不開心媽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人都喜歡優(yōu)秀的同桌。你的那個同桌,媽媽幾次走過你教室窗口,發(fā)現(xiàn)他活潑快樂。也碰到了你們王老師,聊起了你,王老師告訴我,是因為你比較優(yōu)秀,又肯幫助人,所以安排了這樣的座位,希望你帶動同學一起進步。家長很智慧,她其實沒有與王老師交流,只是用這樣的心理暗示方式傳達給孩子三個積極信號:1.對座位之事,媽媽覺得不必隨意調(diào)。2.這樣的安排,是老師看重自己,挑戰(zhàn)自己。3.你是同桌需要的同伴,你給別人帶來幫助、帶來快樂,多有存在感。
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把消極的想法轉化為積極的想法。正像同樣裝有半杯水的杯子,消極的人會遺憾地慨嘆,“哎,為什么這不是一整杯水”,而積極的人卻樂觀地感恩,“感謝上帝,這個杯子居然不是空的”。類似的兩種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想法,直接決定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與處事方式,而現(xiàn)在用消極的想法轉化為積極想法。
引導孩子嘗試著從感恩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擁有的一切,并重復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當孩子聽到內(nèi)心的聲音說“我討厭!”的時候,嘗試強迫著自己用真實的聲音反復說“我樂意”。當孩子慢慢養(yǎng)成這種態(tài)度并將其轉化成習慣的時候,他也就逐漸形成了積極的思維方式。積極心理暗示直接帶來積極情緒,積極情緒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的觀點。
三、尋找積極學習榜樣,樹立積極目標
積極的教育離不開給孩子尋找積極的榜樣。榜樣,是最好的引導,也是最好的說服。這是一個需要榜樣的時代,也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榜樣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更多的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他們干著普通的工作,做著普通的事,卻努力發(fā)揮著大大的作用和能量,展現(xiàn)出無形的感染力,引導著身邊人見賢思齊、向善向上,使孩子“想”行動,讓他們抓住與期望中的品質(zhì)特征和希望形成的行為之間有關聯(lián)的關鍵點。榜樣能夠讓孩子樹立能夠成功地完成某種行為的信念,解決他們想不想做的問題,讓他們在氛圍中吸收到好的能量,順勢成長。
六(3)班的小辛同學愛好書法,但是學習方面對自己要求不高,成績平平。自從參加重點中學的選拔考試名落孫山后,他學習更不積極了,學習不認真,習字也是高興才練一練。有一次家委會組織了一場親子活動——“走近名師大家”,媽媽帶他參觀了家鄉(xiāng)書法名家陸老師的書法展,還把他介紹給了陸老師。小辛看了大師的作品,了解了大師的成長經(jīng)歷,非常佩服陸老師,并要以陸老師為榜樣勤奮學習,刻苦訓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辛此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學習積極了,練字也刻苦了。當媽媽把孩子的書法作品給陸老師看時,陸老師當堂表揚了小辛。小辛于是變得更積極了,做得更好了,并在省書法大賽中獲得了大獎。
家長用身邊的榜樣激發(fā)和鼓勵孩子認識到自己標志性的積極品質(zhì)或孩子自己想形成的那些積極品質(zhì),可以讓孩子形成積極的信念,感到自己能做、想做,并有興趣發(fā)揮特長,向著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做起來。
生活中,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向上、向前發(fā)展的潛質(zhì),但是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特點也不一樣,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了解自己,找到自己適合的目標,然后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堅持,滿懷激情地投入,最終成為想成為的人。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教育”可以讓孩子找到自己,激勵自己,從而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積極教育就是鼓勵孩子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讓孩子更主動,更自信。當孩子在一個積極主動的環(huán)境中成長時,他的人生便猶如有了助推器,勢必能夠取得更大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文正小學,蘇州,215000)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