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遐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錄音、錄像、投影、幻燈等電教手段已廣泛進入課堂,作文教學運用一些電教手段,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可以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融匯于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某些事物的特點,使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寫。本文筆者淺談了幾點自己如何合理應用電教手段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作文教學;電教手段;教學情景;教學手段
現(xiàn)在,音頻、視頻、網(wǎng)絡等電教手段已普遍在課堂上應用,作文教學運用一些電教手段,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可以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融匯于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某些事物的特點,使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寫。那么,如何合理應用電教手段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呢?
一、運用電教手段,設置教學情境
學生覺得寫作文難,往往是缺乏感情。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我應用電教手段進行作文教學。比如指導寫《我的媽媽》一文,我就讓學生在網(wǎng)上欣賞《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等歌曲,讓學生在雷奧娛樂網(wǎng)在線觀看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愛母情懷,作文寫起來非常流暢,效果很好。
二、運用電教手段,指導精細觀察
觀察是把文章寫具體生動的關鍵,但學生往往在平時不會去留意自己周圍的事物,沒有積累素材的習慣,所以寫作文時搜腸刮肚也寫不出幾句話。這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我應用電教手段進行作文教學。比如指導作文《寫一次游戲》,我就把學生做的不同游戲有重點、有選擇的攝錄下來,課堂上播放錄像,指導學生細心有序的觀察,喚起他們的再造想象,寫出的文章既生動又充實。下面是一個學生的習作片段:
只見xxx抓起包,使勁地輪了兩圈,突然一甩,那只包像離弦的箭一樣直向張xx飛去,張xx一抬腿,來了個“金雞獨立”,包從他的腿下“嗖”的飛了過去……不等張xx站穩(wěn),包又向他飛來,這叫“追身包”,一般人是躲不過去的,可是張xx不躲不閃,竟然迎著包向前猛跨一步,伸出雙手往懷里一摟,呀,包被他穩(wěn)穩(wěn)地接住了!
在這個片段中,學生非常準確地使用了 “抓”“輪”“甩”“抬”“迎”“跨”“伸”“摟”等動詞,突出了游戲緊張、歡樂的氣氛。這正是在電教手段的幫助下,學生反復觀察畫面,反復斟酌詞句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獲得了寫作的主動權,他們的語言、思維和作文智能都得到了充分、主動的發(fā)展。
三、運用電教手段,拓展想象空間
想象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一環(huán),可以說,沒有想象的作文是不可想象的。我們可以利用多種電教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
比如,我經(jīng)常把一些電視故事短篇錄制下來,然后刪去其中的某些情節(jié),再播放給學生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想象補充情節(jié),并告訴他們,補充時可以完全擺脫已有的模式,只要想象合理,前后連貫,具體生動即可。在這些練習過程中,學生想象的翅膀充分伸張,寫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寫出了許多想象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優(yōu)秀片段。
當然,想象練習的手段還很多,比如,聽錄音編故事,看錄像學做配音演員,看錄像作解說員等都是學生樂于接受而且效果良好的方式。下面就是一個學生觀看校運動會錄像所作的解說詞片段:
……看,扣人心弦的百米決賽開始了!現(xiàn)在沖在最前面的是四(1)班的xxx同學,你看看她那斗志昂揚的樣子,再聽聽她那迅疾有力的腳步聲,就知道今天的勝利非她莫屬了。哎呀不好,四(2)班的蘇珊追上來了!一場好戲開始了……
文字雖然不長,但句句鏗鏘有力,很好地突出了賽場的氣氛,即使我們不看錄像也能感受到運動會的激烈場面,如果寫下來不就是一篇很生動的文章嗎?
四、運用電教手段,及時反饋信息
學生的作文能力不光是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且是理解能力,特別是認識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所以,作文教學不光是課堂上的事,也不光是學校的事,它需要得到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廣泛參與,尤其是家庭生活,對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而許多家長并不了解學生的作文情況,也不了解他們的需要,因此許多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電教手段的運用就能很方便地把家庭與學校聯(lián)系起來,甚至可以做到“息息相通”。比如,我經(jīng)常把作文講評課上的情況制成錄音帶,有選擇地教給某些學生帶回家放給父母聽。這樣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就會真切的展現(xiàn)在家長耳畔:教師的鼓勵,同學的掌聲,不僅可以使家長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進步,知道他們現(xiàn)在的不足和需要,而且可以使孩子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和自豪,這對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長肯定會大有益處的。
當然,不管怎么說,電教手段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它只有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其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毛立軍.再現(xiàn)感知的物象 促進思維的飛躍——作文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J].浙江電化教育,1996(1)
[2]崔銀霞.運用電教手段,優(yōu)化作文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2013(2):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