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旺
【摘要】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是實現教育公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fā)展成果的一種必然選擇.本文從加強領導、層層動員、蹲點包片、上下聯(lián)動、數據清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均衡 宣傳 領導 蹲點 聯(lián)動
【中圖分類號】G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18-02
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是實現教育公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fā)展成果的一種必然選擇.對于為適齡兒童少年提供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群眾對教育的期望,推動義務教育在更高的起點上以及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上取得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近年來,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實現“兩基”之后義務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2016年又迎接國務院教育部對我縣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基本均衡縣的驗收工作。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經過了學校自查、縣級自評、市級復核、省級評估、國家督查評估。取得了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果,現對義務教育均衡工作總結反思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建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機制,制定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目標和任務。
1.擬定了《鄉(xiāng)寧縣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區(qū)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實施中小學網點布局規(guī)劃調整工程、改薄項目建設工程、優(yōu)質資源共享工程、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三殘兒童,弱勢群體關愛工程“六大工程”。
2.召開了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fā)展吉縣現場經驗交流會,制訂了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專門成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辦公室。
3.構建領導協(xié)調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生源調配機制、監(jiān)測評價機制、表彰獎勵機制“五大機制”,實現義務教育高標準高水平均衡化發(fā)展目標。
4.加強督導內容強化工作機制,(一)督學責任區(qū)督導就自己的工作內容強化督政、督學兩個方面,督政主要指對學校依法辦學進行監(jiān)督、指導,督學主要是受理、核實相關舉報和投訴。(二)督學責任區(qū)工作采取經常性隨機督導與集中專項督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均衡工作的開展。每個督導責任片區(qū)原則上配備三至五名督學,任務較大時可根據需要在市級督學中隨時增派。
5.任務分解逐層到位,計財股負責教育費附加的征撥等、三個增長、培訓費的撥付、四員工資的兌現。基建股、普教股、計財股、電教館、儀器站、安監(jiān)股負責全面改薄完成率、20條底線.校容校貌。人事股負責教師補充機制、薄弱學科教師配備、縣管校聘改革。安監(jiān)股負責安保人員配備、校園監(jiān)控安裝、校門口交通治理。督導室負責政府承諾落實、問題整改落實。普教股負責控輟保學、擇校、大班額、大校額、課業(yè)負擔等。 人事股、職成股、安監(jiān)股、資助中心負責師德師風建設、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安全風險防控、校園欺凌遏制、教育扶貧推進落實等。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層層動員,廣泛宣傳
一是召開局領導班子會議、全體股,室長會議、校長會議等各種形式的會議,向全局每位人員、校長宣傳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區(qū)工作。二是“走出去、請進來”,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均衡工作”。組織均衡辦的同志和全體校長去吉縣參觀學習均衡工作的有關注意事項。請市局的督導室領導和翼城的普教股為全局同志和全體校長做有關均衡工作的報告。三是讓教科局全體同志了解均衡工作的各項數據與指標。發(fā)放宣傳冊,工作手冊,全體同志參與學習,并在會議室進行了集體檢測。四是利用網絡、廣播、電子屏幕、校訓通、家校通、“家長開放日”、展板、宣傳冊和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強化了“均衡工作”的宣傳氛圍;五是組織開展了縣域內各個學校的“均衡工作”專項督導檢查4次,現場查閱了學校相關8.23辦學條件檔案資料的整理工作,查看情況,了解問題,進行了針對性指導,對存在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要求進行限時整改和落實;六是各學校的責任督學蹲點責任學校,幫助學校查找問題、制定措施、及時整改完善,督查學校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利用電視臺新聞報道等其他形式積極宣傳中小學義務教育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的目標和意義。
三、蹲點包片,注重細節(jié)
1.關于6.30指標檔案由普教股牽頭,全局各股、室配合,針對指標中的各項要求分年度,分內容,逐步核實,不斷完善。6.30指標檔案組先后整理了8次之多。針對各項數據,逐一核實,建檔立卡,一一落實。
2.關于8.23辦學條件指標,全縣分了東、西兩個均衡督導檢查組。分別由兩名教科局副主任科員帶隊,對全縣所有中小學、教學點進行了4次督導檢查,針對學校中存在的問題(8.23辦學條件指標檔案、學校簡介、圖片展臺、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硬件建設、檢查落線、各個教學功能室、儀器的登記、造冊、使用痕跡等)逐行核查和落實。
四、上下聯(lián)動,服務大局
6.30檔案組在整理檔案時,涉及到縣直相關的其他22個兄弟單位,反映到局領導,局領導與縣政府交流后,多次召開聯(lián)席會議,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縣驗收的相關問題(百人學校保安的配備、土地使用證、飲食安全許可證等)。
8.23辦學條件督導檢查組,在校級自查后進行的縣級自評,針對學校中的硬件建設問題,一一反映到教科局,教科局根據問題逐一解決。如: 1.努力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中小學經費保障機制。對全縣中小學的硬件配備再上一個新臺階,如:教師的一桌一椅一機一柜,學生的一人一桌一椅,學生宿舍床鋪的更換。凈水設備的購置等等。2.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優(yōu)化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3.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整體素質,進一步促進中小學師資力量均衡。4.有效利用和發(fā)展全縣優(yōu)質教育資源,幫助對口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每年組織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技能。軟件建設上對學校對三年檔案建設加強檔案之間的數據邏輯性,辦學行為規(guī)范性進行指導,使檔案更規(guī)范,更合理。由于時間緊迫,壓力巨大,教科局同志和學校工作人員經常是加班加點,整理檔案,校對數據,搬遷器械。同志們毫無怨言,積極作為,任勞任怨,精神可嘉。
五、數據清晰,效果喜人
在對待市級、省級、國家的督導檢查時,每位校長對學校的各項數據心知肚明,各教學功能室功能職責,隨口而出,娓娓道來,真正做到了“一口清”為檢查組領導對學校留下良好的印象。
經過3月份至4月份的縣級自評,5月份的市級復核(全縣單數學校,教學點),6月份的省級督查(縣域內所有學校,教學點),9月份的省級督查“回頭看”,11月份的國家教育部督導評估,取得了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果,鄉(xiāng)寧縣義務教育均衡縣驗收工作圓滿收官,為后續(xù)學校提質增優(yōu)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