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要】《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在新的學科目標要求下,英語閱讀對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及學習能力將起到關鍵作用?!惫P者嘗試借助課文閱讀教學,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對文本提問,以及就“最有挑戰(zhàn)”這一問題開展討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關鍵詞】閱讀教學;文本提問;小組競賽;思維品質(zhì)
一、背景介紹
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通知首次提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中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學習能力組成。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不僅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更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目前,在閱讀課教學中,通常以老師“問題設計”貫穿課堂,學生回答為主。這種模式?jīng)]有發(fā)揮學生提問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訓練。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提問,不僅能提高學生問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準確度,而且能幫助同學更深層次地理解和解讀文本。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為“神童Wendy的一天生活”。閱讀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易于理解,因此,在學生自主提問、掌握文本內(nèi)容方面問題不大。從文本的結(jié)構(gòu)來看,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大意,正文的每一段按照時間順序描寫,能夠幫助學生找到不同時間的相應信息。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此時他們已具備了一定量的英語詞匯,也經(jīng)過了一定量的閱讀訓練,思維品質(zhì)趨于成熟。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提問,筆者課前對學生在本文中可以提問的方面進行了舉例,從句子到段落、細節(jié)到整體分別指導。
四、教學展示
1.讀前環(huán)節(jié)(Pre-reading)
(1)Show?some?pictures?and?then?talk?about?our?own?life?and?talk?about?our?parents'life.
【分析說明】這是一個讀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談論自己一天的生活,引起學生對話題的興趣。同時將本課部分生詞在學生表達中通過圖片進行教授。
2.讀中環(huán)節(jié)(While-reading)
(1)Look?at?the?two?pictures?and?ask?students?to?express?them.
(2)Read?the?introduction?of?the?text.?Ask?students?three?questions.
【分析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根據(jù)圖片和標題引言部分鍛煉學生對文本的預測能力。
(3)Group?competition
第一,分組提問。
第二,學生問題呈現(xiàn)。
【分析說明】這是讀中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小組合作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自己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的環(huán)節(jié)。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讀中輸出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不僅考察學生的語言能力,也體現(xiàn)了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和團隊合作意識。
(4)Read?the?text?again?and?answer?the?question.
Questions:
Compared?with?Wendys?life,?what?are?the?things?you?never?do?in?your?daily?life?
【分析說明】這是讀中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歸納活動。旨在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和Wendy作對比,引導學生通過處理信息,將新的信息與自己的經(jīng)歷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為讀后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3.讀后環(huán)節(jié)
(1)Question:?Why?can?Wendy?be?a?whizz-kid?Can?you?find?some?supporting?sentences?in?the?text?
【分析說明】通過提出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文本內(nèi)容,并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
(2)各小組提出一個“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由老師選出1-3個問題各組思考討論。例如:
①How?can?I?become?a?whizz-kid?
②If?I?were?very?clever,?can?I?be?a?whizz-kid?
【分析說明】這是一個讀后輸出環(huán)節(jié),緊扣文本但又有新的生成。課堂討論熱烈,學生參與積極。他們思維活躍,具有批判性思維,學生參與更抽象更復雜的思考之后,學會了辯證地看問題。
4.作業(yè)設計
(1)口頭練習。朗讀文章,要求跟讀課文,關注語音、語調(diào),注意停頓和連讀。
(2)書面練習。以“A?whizz-kid?in?my?eyes”為主題,完成一篇小作文,以讀促寫。
五、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自主提問的能力。在課堂上,無論是小組在讀中對文本各段落提問還是讀后挑選各組提出的最具挑戰(zhàn)的問題都是行之有效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布魯姆在他的專著《教育目標分類法》(1984年)中,按照學生回答問題的難易程度,將問題分成三大類:知識和理解、應用和分析、綜合和評價。學生必須進行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假設的思考,展開他們的想象力,亮出他們的價值觀或作出判斷。本節(jié)課上,在學生提的問題中,以知識和理解性問題居多,學生易于達成,但是對于分析和評價性問題,本課時學生未能流暢回答,因此,老師需要在此方面多一些鋪墊,引導學生提出較高層次的問題。
通過本課,不僅使學生提問的正確度得到了提高,而且改善了學生的學習風貌,激發(fā)了其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火花。這節(jié)課將小組合作與個體學生的體驗相結(jié)合,在關注學生個體學習的同時,發(fā)揮了團隊的智慧。對筆者而言,本課時的教學設計,尚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授課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不足之處。教師應當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提問。這節(jié)課雖然在此方面已經(jīng)做了一些嘗試,但是部分同學表達不流暢或問題的提出沒有基于要求。筆者還可以結(jié)合課內(nèi)閱讀材料有針對性地對課外材料進行必要補充,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和思維廣度。筆者認為,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應以課文單元話題為依據(jù),進行適度的課外拓展,筆者會在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
【參考文獻】
[1]成尚榮.普通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N].當代中學生報,2016-08-29(1)
[2]南希.塞西爾/珍妮.法菲爾.老師如何提問,學生才會思考[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