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摘要】道德教育在我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小學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在小學階段,承擔著學生德育滲透的首要責任,不斷幫助學生發(fā)展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正確認知。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239-01
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接觸集體時間短,秩序意識未建立,所以很難快速適應以群體為單位的活動,通常對教師的管理很容易產生反抗心理,或是因教師的語言導致情緒、觀念或性格受到影響。所以教師只有更重視德育在這一階段班級管理中的滲透,才能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生活當中應當如何自我管理,進而促進集體和諧氛圍的養(yǎng)成。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的重要意義概述
小學階段是為各科學習奠定基礎的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氛圍建設十分重要,因為只有在和諧、積極、互助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更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學習,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階段。但隨著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條件更加優(yōu)渥,加之受到功利思想的影響,許多家長與學生都認為知識與素養(yǎng)不如經(jīng)驗重要,所以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也更加隨便,因此,即便學生并不能嚴格地遵守課堂紀律要求,思想素質不高,許多家長也并不會意識到上述問題,進而導致班級管理工作面臨更嚴峻的局面。但當前的社會對人才的知識基礎以及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與其預想完全不同。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教師只有借助德育,讓學生與家長了解到秩序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才能達成課堂管理的目標,幫助學生真正建立起更好的社會發(fā)展基礎。但就目前的教學管理概況來看,德育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的滲透自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深入思考。一是教師素養(yǎng)不足,無法為學生建立起標桿,起到榜樣作用。二是校方與學生家庭的溝通不足,導致無法構成一體化的德育體系,共同幫助學生提升素養(yǎng)。三是對學生思想需求缺乏重視與合理引導,進而讓學生感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這些都是會嚴重影響德育目標達成的重要問題,所以為確保教學與班級管理得到更好的成果,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當對以上問題提起重視,從而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去進一步改革教學管理,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
二、德育氛圍建設要點
1.以身作則,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
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主要依靠模仿,而班主任又是與學生接觸教學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具有直接的影響。班主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實施者,要想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師要形成自身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特別是在學生面前,更要注重自身的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讓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和規(guī)范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成為對學生無聲的教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這樣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言和行為舉止中,長時間的對學生進行感染和熏陶,以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去影響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好學生的啟蒙導師。如在學校期間,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起到帶頭和示范作用;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我每天下午放學都和學生一起打掃衛(wèi)生;要求學生寫字認真工整,在教學中板書首先書寫規(guī)范。這樣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對學生既有說服力,又起到帶頭示范的作用,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
2.設置良好的德育情境
情境教學針對德育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能夠讓學生在其中充分感受到德育的魅力,體會到德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讓學生知道如何做人、做事。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該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選取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時間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加到期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一些幫助,讓學生在情境中能夠充分體會到所教授的德育內容,在一次次的情境中,不斷的積累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達到小學德育教育的目的。
3.激勵鼓勵學生
鼓勵激勵是人獲得自信的源泉,同樣,對小學生進行鼓勵激勵會增強其自信心。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受到別人的夸獎與贊美,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較強,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運用到德育教育中去。教師的鼓勵認同不僅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也會讓學生在受到鼓勵的時候對老師產生信任感,這樣會讓學生認同老師的想法,去主動學習和進步,甚至在班級上會幫助老師帶動一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承擔一些管理責任,比如督促他人學習等等。有大部分的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認同和鼓勵,會主動地去學習,去表現(xiàn),長久下來,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自然而然地會得到提高。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教師千萬不能采取直接批評,冷嘲熱諷或者當眾批評,甚至于體罰的錯誤方法,這樣的不當方法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老師感到失望厭煩,極大程度的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應當主動去了解學生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誤,是否遇到困難,當了解完以后再與學生進行單獨的交流,采取合適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能夠通過引導自己認識錯誤,這樣學生才能發(fā)自內心的去改正錯誤,這樣的方式在不打擊學生自信心自尊心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認識到了錯誤,學生也會對老師產生感激的心理,在今后的生活中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思想素質。
4.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進行德育教育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家長道德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情況,并及時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告知家長。要求家長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給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如現(xiàn)在通訊方式比較方便,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邀請學生家長在群里進行聊天,和家長溝通學生的教育情況,家長之間也可以針對學生的教育情況進行交流,建立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共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三、結束語
教師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滲透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滲透工作能否順利開展,教師教學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對癥下藥,針對性的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效果,培養(yǎng)出具有優(yōu)秀思想品德素質的人才,為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躍剛。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
[2]王元元。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