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梅
【摘要】小學學生由于正處在身體與心理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參與,這樣才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對于孩子的教育不單單是家庭或者學校某一方的責任,雙方也只有認清這一點,在家校共育問題上主動承擔起各自所承擔的責任,才能實現(xiàn)雙方所預期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 家校合作 共育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24-02
密切家校聯(lián)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呼喚,是時代的要求,具有深遠的意義,讓學校和家庭攜手,讓教師和家長攜手,朝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標,不斷開創(chuàng)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辦好家長學校,構(gòu)筑家校育人的平臺
我們學校是一所城區(qū)學校。家長大部分關心子女教育。因此,家長學校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幾年來,我們的家長學校有序地開展活動,務實地進行教學,初步形成了“信息互動,構(gòu)建家校平臺”和“落實家長意見,開展系列教育”兩大基本特色。古往今來,渴望兒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渴望學生成長,為人師者亦同心。家長學校,使學校與廣大的家長學員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一目標上找到了共鳴;家長學校,構(gòu)筑起了家校育人的平臺。學校自成立家長學校以來,在活動中,全體教師和家長提高了“家校合作,科學育人”的意識,形成共同辦校的共識。我們利用多種渠道向全體家長學員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價值和辦好家長學校的現(xiàn)實意義,使廣大的家長學員能全力支持這項功德無量的事情并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好家長學校的工作。每學期初,家長學校開學時,授課老師們首先想到的是要保證有充足的教材資源,每個年級的負責老師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有的上網(wǎng)查找,有的到圖書室借閱材料,有的自己撰寫。
如:一年級新生入學時,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應該對孩子進行哪些思想方面、學習方面以及怎樣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等內(nèi)容向家長授課,讓家長教子有方、教子得法,從而達到家校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我校的家長學校,堅持每學期每個年級要召開1~2次家長會,教師和家長們一起制訂教育孩子的計劃,希望家長多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走進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的需要,并讓他們明白打罵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害孩子稚嫩的心靈,不利于孩子健康個性的形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心理健康老師結(jié)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有關講座,家長聽后,收獲很大。他們覺得這個講座給他們以往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敲響了警鐘,許多家長說:這樣的輔導學生需要,我們也需要,要多搞幾次,讓我們明白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也讓孩子明白家長心里在想什么,使我們和孩子能夠溝通,共同進步。我校家長學校的課程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家長學校的專題講座;二是定期的教學開放日活動;三是班級家長會。三個層面有機聯(lián)動,德育室嚴格按照計劃加以組織落實,在具體而扎實的活動中提高家長學校的辦學實效。家長們則在學習中品嘗到了科學育兒的甜頭,每次家校聯(lián)系,不管手中的活有多忙,他們都會擠出時間來參加。家長學校為家庭、學校共同育人搭建了一個合作的平臺。
二、開展家訪活動,開設家校育人聯(lián)系通道
為了進一步提高德育效益,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和理解,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我校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顒娱_始,學校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向每一位教師傳達了活動的精神,讓每一位教師充分明確活動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認真對待家訪工作,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家長學校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制訂了《小學輔導組“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計劃》,印發(fā)至每位教師?;顒佑媱澲忻鞔_規(guī)定了行政領導、黨員、團員、班主任、教師的家訪要求和數(shù)量。學校領導、中層干部、黨團員教師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其次,學校要狠抓班主任這支強有力的家訪隊伍。因為班主任是家訪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家訪以班主任為主,任課教師為輔,班主任每學期對班內(nèi)學生的家訪率達到三分之一以上,三年家訪學生的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每位班主任及教師在進行家訪時都能做到有重點地選擇家訪對象,作好充分的準備,對家長宣傳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育人原則,尊重家長,融洽家校關系。家訪后還下發(fā)了《小學教師家訪記錄表》,把教師家訪工作作為學期和年終考核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評優(yōu)、晉級的重要依據(jù)。教師在家訪中明確樹立了服務意識,針對班內(nèi)學生的特點,教師上門為家庭教育提供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幫助家長分析子女在思想、學習、健康等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尋求解決的良策。家訪中,教師積極主動,讓家長感受到了熱情與真誠;教師的細致與認真,建立起了與家庭教育緊密結(jié)合的感情基礎;教師因人而異、逐個分析,充分了解了學生家庭的組成結(jié)構(gòu)、經(jīng)濟情況、周邊環(huán)境、教育情況等第一手資料,為學校德育提供了依據(jù),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德育交流氛圍。本著連接學校和家庭,增進家校關系、師生關系,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目的,學校還開展了“千名家長看學?!钡然顒印;顒忧袑嵦岣吡藢W校的服務意識,改進了教師的服務態(tài)度,促進了師德師風建設,全力塑造、展示了教師形象、學校形象、教育形象,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三、設立“家長接待日”,實現(xiàn)家校合作育人
學生家長們雖然知識水平不高,但是同樣蘊含著豐富的育子經(jīng)驗,同樣凝聚著無限的教育智慧。為此,我們廣開言路,主動征求他們對課程設置和教學的意見,征求他們對學校德育的看法和意見,對學校家長工作的建議,征求他們對合作育人的設想。構(gòu)建起信息反饋落實制,構(gòu)建信息互通制,學校要求教師家長來校時要熱情接待,有的放矢地開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不斷拓展育人途徑。校長室還確定每每月十五日為家長接待日,每個接待日,由一把手校長親自接待家長,認真傾聽家長意見,及時記錄家長意見,針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及意見,及時解決,消除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的不和諧音符,這樣做得到了廣大家長的好評。
總之,學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學校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補充和輔助作用。學校德育工作,只有密切聯(lián)系家庭,依靠廣大家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切實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法制觀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學軍;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15期.
[2]張玉峰;新課改下小學家校合作共育學生成長淺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