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鼻迦A大學曾經(jīng)做過一個調(diào)查:放假回來,你的狀態(tài)怎么樣?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其實,那都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懂得休息。那么,什么樣的休息才是頂級的休息?
“姿勢”不對,越休越累
每次長假,你是怎么度過的?排名前幾位的答案是這樣的:補覺、急行軍式旅行、刷電影、電視劇、宅家里玩游戲、胡吃海喝、去KTV、酒吧等玩到三更半夜……這樣放肆過長假,既傷身體又無意義,所以每次國慶、春節(jié)等長假歸來,你都感覺疲倦、空虛、焦慮。英國作家埃爾伯特有句名言:“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清華大學曾經(jīng)做過一個調(diào)查:放假回來,你的狀態(tài)怎么樣?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社會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兩個休息悖論。第一個悖論是:“半世紀以來,人們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時間總體上一直呈增加趨勢,但人們主觀上卻覺得自己的休息時間在減少。”正如我們常常所感嘆的:“感覺還沒玩,假期就過了?!钡诙€悖論是:“休息的意義本來在于去除疲勞、放松神經(jīng),重燃生活的熱情,但現(xiàn)在人們休息之后,卻往往覺得很無聊很疲累?!?/p>
為什么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懂得休息。
不會休息是因為你不懂“心流”
那我們該如何休息呢?在展開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談一個名詞——心流,“心流”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創(chuàng)立的概念。
當心流發(fā)生時,我們會感到: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當中;內(nèi)心感覺無比純凈;內(nèi)心會有一種寧靜感;感覺自己超越了日常現(xiàn)實;超越了時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甚至超越了自己,忘記了自身的存在……
如果有心流發(fā)生,我們就會獲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滿足感。
也就是說,我們從休息中獲得放松和滿足的程度,并不取決于休息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于休息能夠產(chǎn)生多少心流。
米哈里說:“按心流發(fā)生率高低來劃分,休閑可分為兩種:被動式休閑和主動式休閑?!?/p>
被動式休閑是指不需要消耗什么精力,不需要什么技巧或?qū)W⒘Φ幕顒?,如刷手機、聊天、聽音樂、看電視等。主動式休閑是指需要動些腦筋、花些心思、用心投入才能享受到樂趣的活動,如從事個人愛好、運動、讀書等。
被動式休閑心流發(fā)生率低,主動式休閑心流發(fā)生率高。所以,休息時應(yīng)減少被動式休閑,投入到主動式休閑之中。
不必停下來,只是換一下
休息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是恢復(fù)疲勞,放松神經(jīng),當你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又是一個精力充沛的新人。
比如,對于腦力勞動者,補覺對你沒什么用。你寫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會議,當一切都結(jié)束了,你嘆道:太累了,這一天我要睡個好覺。我們的常識使得我們對疲勞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去躺躺吧”。但這是一個陷阱。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或體力勞動者適用。對體力勞動者來說,如果十分疲勞,應(yīng)采取靜的休息方式。通過睡覺,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jīng)完全放松后,再起來活動活動。
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于低興奮狀態(tài),對待這種疲勞,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連正常睡眠時間都達不到),因為你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fù)體能,而是要找個事兒把神經(jīng)放松下來。
既然睡覺不能幫助我們休息大腦,那什么辦法才可以?答案不是停止活動,而只是改變活動的內(nèi)容。大腦皮質(zhì)的一百多億神經(jīng)細胞,功能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lián)合功能區(qū),這一區(qū)域活動,另一區(qū)域就休息。所以,通過改換活動內(nèi)容,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qū)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兩只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后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jié)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nèi)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寫了5個小時的企劃案,最好第二天去給你的盆栽們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陽曬屁股。還有一點,當你無法選擇由腦力勞動轉(zhuǎn)入體力勞動時,你不妨在腦力勞動內(nèi)部轉(zhuǎn)換。
我們的疲憊主要來自對現(xiàn)有的一成不變的生活的厭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項目就是那些讓我們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熱情的活動。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夠幸福地感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這件事對你來說就是最好的恢復(fù)熱情、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什么樣的休息才是頂級的休息
深度閱讀非常容易產(chǎn)生高心流? 作家周國平說過:“一個真正的寫作者,不過是一個改不掉寫日記習慣的人。他的全部作品都是變相的日記。”一本書,就是一個人。看一本書,就是在與一個人對話。所以作家木心說:讀書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書架添了羅素,家里就有了羅素。書架添了莊子,家里就有了莊子。書架添了胡適,家里就有了胡適。
你只需花那么一點點金錢,就可以把無數(shù)先人大哲請回家,在更深人靜的夜里,和他們把手交談。把他們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見識,把他們的經(jīng)歷變成自己的經(jīng)驗。米哈里研究發(fā)現(xiàn):深度閱讀非常容易產(chǎn)生高心流。所以休息時不妨閱讀一兩本一直想讀而未讀的書。
運動,是最好的休息? 2003年,52歲的王石成功登上珠峰,在工作之余,王石最多的休息就是從事戶外運動?!懊看蔚巧綒w來,感覺都好極了,渾身血管脈絡(luò)非常舒暢,人非常輕盈,仿佛透明一般?!?/p>
產(chǎn)生心流最高的主動式休閑是什么?你一定想不到答案。米哈里研究發(fā)現(xiàn):排名第一的竟然是體育運動,特別是你喜歡的運動。
頂級的休閑,是心靈的溝通? 你上次和愛人、父母、孩子、朋友深入交流是什么時候?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記不得了吧。我們平時都太忙了,忙得總是忽視身邊最親近的人,而且,我們總是習慣于去傷害最親近的人,因為我們的能力往往只限于傷害最親近的人。
所以,不妨趁休息,深入地和最親近的人進行溝通,互相交換你們心中的靈魂。
怕麻煩的人,享不了好休閑? 一直以來,我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qū):就是在追求休閑的快樂時,總是想竭力避免休閑的麻煩。恨不得把休閑過程中所有的事,都交給機器、工具或他人代勞,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是享受就可以了。殊不知正是因為缺少深度參與,我們的休閑才那么無趣和疲累。被動式休閑:不需要消耗體力,不需要動用腦筋,不需要投入專注。主動式休閑:需要消耗體力,需要動用腦筋,需要投入專注。只有不怕麻煩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休閑。
(《新民晚報》2018.2.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