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新高考改革,高中政治課課堂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政治教師也面臨巨大的壓力,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打造高中政治有效課堂,這是每個高中政治教師都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就新高考給高中政治教師帶來的壓力及應對策略展開思考。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政治課堂;策略
在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及相關的《高考考試招生改革方案》以及試點城市等相關內(nèi)容,試點首先在上海和浙江省開始??忌偝煽冇山y(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三個科目成績組成,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可選。用我們最通俗的說法就是不再區(qū)分文理科,考生可以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這七個科目中選擇三個科目進行學業(yè)水平考試,然后將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本次高考改革可以說革命性的,變一次高考為多次,變規(guī)定科目為自選科目,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如何來應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壓力,如何應對這一變化需要政治教師采取何種策略也成了值得大家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2015年2月28日,根據(jù)2017年擬在浙招生普通高校專業(yè)選考科目范圍的公告,可以看出有500余所高校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專業(yè)中,不限選考科目占54%,設限選考科目占46%,其中設限范圍為1門的占5%,2門的占8%,3門的占33%。各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yè)中,選擇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設限專業(yè)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再次是技術涉及36%;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因此,相比舊高考的文理分科,新高考背景下的學生在高一階段就要進行選考。我校于2016年下半年對學生進行兩次選課調(diào)查,從統(tǒng)計結果看,政治作為選課科目的比例是最低的。大部分學生在選考科目中首先考慮理化,再是史地,思想政治學科則是到高二才進行選考,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使得政治教師處于危險邊緣。
1. 政治教師面臨學生選科人數(shù)少的壓力
由于各種原因,學生選擇政治作為選考科目會相比以前的文科來說減少很多,高校對學生選科的要求使選政治的學生減少,政治必修科目內(nèi)容的變化也會帶來選科人數(shù)減少。
2. 走班帶來有個別政治教師處于邊緣化
由于是學生自由選擇,這時不太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將會面臨沒有學生選科的窘境,個別政治教師會在這一過程中被邊緣化,如果學校沒有其他應對策略,有的教師會很危險。
那么,高中政治教師如何應對這一新高考改革變革,要提升學生對這科的選擇,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學生喜歡了,才能爭取更多的學生選擇政治這一科作為選考科目。要提升學生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面對新高考,需要教師的眼界開闊
(一) 教師要有教育眼界
作為教師,特別是政治教師,所教內(nèi)容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時事內(nèi)容眾多,這就需要教師對知識的長期積累,有國際視野,開闊眼界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知識的積累要靠不斷地學習和課堂實踐,可以通過讀書、學習、培訓等途徑完成。素材的積累主要來源于生活、實踐、讀書等,經(jīng)驗的積累主要就是在實踐中進行了。而眼界的開闊要求教師打開視野,不斷了解日新月異的新事物,了解國際社會中的各種新聞,并且?guī)е窝酃馊ヌ骄浚?/p>
(二) 教師要有人格魅力
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做學生喜歡的、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十分重要。
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首先是一個有自我定位,有自我追求的教師。高中政治教師不僅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引領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這樣的老師一定是有魅力的老師,這樣老師的課堂,一定是有效的課堂。
作為政治教師,必須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對時事的見解,加強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提升自己的格局,做一個學生信服的老師。
二、 面對新高考,需要政治教研組集體打造高效課堂
應對新高考改革,對于高中政治教師來說,壓力重大,形勢嚴峻,這就需要集體智慧來攻克難關,必須發(fā)揮教研組的力量,比如我們學校集體打造的高效課堂在各種公開場合都能得到學生和教師的認可,但一個人很難做到這點,大家的智慧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同時能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等提升每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增強政治集體對學生的影響力。
三、 面對新高考,需要學校對政治教師的支持和培養(yǎng)
政治教師是學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員,需要學校從大局出發(f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應對學生多元的選擇,為政治教師提供相應的課程及選科學生。學??梢愿鶕?jù)自己學校辦學特色開設相應的德育課程,由政治教師來承擔,可以解決政治教師的課程問題。同時,政治教師可以從事一些政教工作和德育工作,幫助學校處理學生思想問題和行為習慣問題,協(xié)助學校的德育管理。
加大政治教師的培訓,提升政治教師的整體能力,可以考慮讓政治教師到一些行政崗位協(xié)助學校日常工作的開展。
總之,只有政治課堂變得高效,才能更多的吸引學生的選擇。因為高效的課堂是一場思想的盛宴,高效的課堂是一段美妙旅程,只有學生身臨其境,才能更好地打開智慧之門。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林霞.新高考帶來的新變化[N].山西日報.
[3]康利.面對新高考,課程建設將是重大挑戰(zhàn)[N].中國教師報.
[4]錢鈺.浙江編《指南》應對新高考[N].文匯報,2016.
作者簡介:
陸超,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