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主要的人,也是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接觸得最多的老師,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在眾多的教育教學方法中,情感教育是最為有效、也是最貼近教育本質(zhì)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真誠地關心和愛護學生,通過真誠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用愛的力量感染學生,真正地促進學生健康地發(fā)展。
關鍵詞:思想教育;班級管理;班主任
班主任是主要的班級管理者,也是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接觸最多的老師,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很大影響。在眾多教育教學方法中,情感教育是最有效也是最貼近教育本質(zhì)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熱愛教育事業(yè),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通過真誠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用愛的力量感染學生,真正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 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卑嘀魅螌W生的愛,是師生心靈之間的一種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是用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焰,有了它,班主任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你,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見,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愛學生是班主任感情的崇高境界,愛是溝通班主任與學生心靈的橋梁,真誠地愛學生,才能保證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成果。班主任要從生活中多關心學生,體貼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的出身如何,無論他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都要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公平,才能讓學生信服。平時細心呵護學生脆弱的自尊心,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欣賞學生,適時贊美學生,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要關愛學生,使師生關系融洽,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信任、友誼的橋梁,學生就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正如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永新老師說:“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yè),教育事業(yè)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也才會讓你和他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弊鳛橐粋€班主任,如果你能把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用愛自己孩子的方式去愛他們,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會使你在處理班上紛繁復雜的事情的時候,能謹慎、公平、客觀地去對待。愛又是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只有老師首先關愛每個學生,學生才會愛戴老師。學生們只有感受到老師的真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地前進。這樣,學生對你信服了,上進了,班主任怎么會不快樂幸福呢?
二、 班主任要有一顆探究的心
研究,是激發(fā)職業(yè)激情的起點,是讓我們樂此不疲做下去的動因。我作為班主任,從接過班級的第一天起,就沒有放棄對學生的研究。每天來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先進教室,只有走進教室,心里才會踏實。我總是帶著滿腔的熱情建設一個又一個新的班集體。我認真而執(zhí)著地完成著肩負的教育使命。每當迎來一批新生,我總能很快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信息,興趣愛好等情況,思考著如何讓這些來自不同家庭、潛能各異、行為習慣不一的學生盡快走上共同的學習、生活軌道,形成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團結(jié)向上的班集體。
每學期開始,召開主題班會是我首先要做的工作。會上,在黑板上畫一顆大大的心,然后對學生們說:“我們走到一起,成為一家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把我們的班集體建設成優(yōu)秀的班集體?,F(xiàn)在請大家討論:為了建成優(yōu)秀班集體,我應該怎么做?”把孩子的心攏在了一起。孩子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班級是優(yōu)秀班集體,自己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應該為班級做貢獻。有的學生說:“我自我約束能力強,可以做班長,維護好班級紀律,為同學服務?!庇械恼f:“我喜歡唱歌,可以當文藝委員?!庇械恼f:“我辦事認真,可以當衛(wèi)生委員,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边€有的……根據(jù)學生自我推薦,結(jié)合民主評選,成立班委。要求班委成員向全體同學承諾,認真履行班干部職責,如果不能勝任,就要主動讓賢。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同學們都竭盡所能地為班級做貢獻。班級一日常規(guī)嚴格規(guī)范孩子們的學校行為,為了讓大家自覺遵守,我先擬好草稿,全班一致通過后全體簽名,自覺遵守。并告訴他們,只有全班同學齊心協(xié)力,才能共同進步。就這樣,一個班集體邁出了走向優(yōu)秀的第一步。
三、 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
老師和學生家長在教育學生成才目標上是一致的。兩者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因此,在研究學生問題時,班主任絕不是強調(diào):我要你怎么做,你應該怎么做。而是放下老師的“架子”,心平氣和地用商量、征詢的口氣,向家長解釋,主動協(xié)調(diào),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共同處理好學生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開學生智慧心靈重要的一環(huán)。一般來說,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了如指掌,能較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在家訪、家長會和同家長聯(lián)系時,這對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進而管理好班集體有很大的幫助,學生也喜歡毫無保留地向家長反饋學校、老師、同學和班級情況。許多家長也非常重視自己孩子受教育的狀況,對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師的調(diào)配,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等總想問個究竟,觀察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常常比老師還要深入、細致、具體,從而相應地對學校教育做出一些評價,有時甚至是一些尖銳的批評或與事實有出入的。這時就要求班主任要虛心聽取,不與家長爭吵、爭辯。當然,班主任在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時要具有判斷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同時感謝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考慮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合理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以情動人,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達到同家長互相交流科學的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記得我教的上一屆,有一個比較有水平的家長,當我們剛剛進入六年級,家長就和我進行了一次關于六年級“打造尖子生”的談話,他就建議我們幾位老師應該合力打造尖子生。后來我們幾位老師覺得他的建議不錯,我們也這樣做了,最后效果還不錯。
參考文獻:
[1]蒙麗.開展小學班級心理管理的思路、方法、措施[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4(19):55-56.
[2]房玉蓮.小學班級管理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3(04):188.
[3]張明富.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探索[J].時代教育,2012(14):153.
作者簡介:
李平,重慶市,重慶市大足區(qū)城南創(chuàng)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