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珂,何忠臻,彭華勝,詹志來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 安徽省道地中藥材品質提升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安徽 合肥 230012;2.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中藥資源中心 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
常用中藥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為多年生植物,以干燥塊莖入藥,有活血、止痛作用[1]。延胡索最早記載于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2]。根據(jù)前期調查,目前市場上延胡索商品都以粒徑大小進行等級劃分,而且在全國最大產(chǎn)區(qū)的陜西,產(chǎn)地加工方法簡陋,易造成塊莖頹廢組織大量脫落,這些狀況都會對正確評價藥材質量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法分別測定延胡索塊莖的頹廢組織、表皮、韌皮部等不同部位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結合前期市場調查及產(chǎn)地現(xiàn)狀對其品質進行分析評價,以期為今后延胡索產(chǎn)地加工方法的改進及商品規(guī)格等級的制定起到參考作用。
分別于2016年11~12月延胡索休眠期采集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的野生塊莖,由安徽亳州康美中藥材市場、河北安國東方藥城、四川荷花池中藥材專業(yè)市場、廣西玉林市中藥材專業(yè)市場購得栽培延胡索藥材商品,經(jīng)胡珂教授鑒定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塊莖。
Milli-Q Advantage A10一體式超純水機(美國Milipore公司);移液槍;FA2014B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Agilent 1260型自動進樣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有限公司(Santa Clara,CA,USA);色譜柱Agilent 5 TC-C 18(2)250×4.6 mm;WL-100型打粉機(威力制藥機械廠);旋轉蒸發(fā)儀,超聲機、烘箱。
超純水(電阻率大于18.2 M·Ωcm-1);甲醇(色譜純);濃氨(分析純);延胡索乙素(HPLC>98%)。
采挖合肥大蜀山自然休眠5個月的野生延胡索塊莖(此時頹廢組織已形成),洗凈后于烘箱中60 ℃恒溫烘6 h,陰干保存一天左右。用刀片剝離出頹廢組織、表皮、韌皮部、木質部及髓,分離后繼續(xù)陰干,至完全干燥后分部位用搗藥罐搗碎,過藥典3號篩。
色譜柱Agilent 5 LC-TC18(2)250×4.6 mm;流動相為甲醇-水(69:31),等度洗脫,檢測波長280 nm;流速1.0 mL·min-1,進樣量5 μL,柱溫28 ℃。
2.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0.53 mg置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線定容,用移液槍精密移取1 mL母液和4 mL甲醇,混合配成1 mL含4.24 μg延胡索乙素的對照品貯備溶液。
2.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各組樣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 g,置錐形瓶中,加入現(xiàn)配好的濃氨試液-甲醇(1∶20)混合溶液50 mL,冷浸30 min后,超聲30 min。搖勻,抽濾。續(xù)濾液用旋轉蒸發(fā)儀蒸干,殘渣加甲醇(色譜純)溶解,轉移至5 mL量瓶中,并用甲醇(色譜純)稀釋至刻度,搖勻。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約1.5 mL樣品,溶液用0.22 μm過濾針頭濾過,取續(xù)濾液于2 mL的干燥潔凈的進樣瓶中,編號即得。
精密吸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溶液5、7、10、15、17、20 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得峰面積值,以峰面積值和進樣量進行回歸處理,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以對照品的進樣量(X,μL)為橫坐標,縱到標準為曲線得回歸方程Y=3.209X+0.136 1,r=0.999 9,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結果見圖1。
圖1 延胡索乙素標準曲線
精密吸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重復進樣6次,測定峰面面積值,延胡索乙素的峰面積的RSD(n=6)=0.887 9%,結果見表1。
表1 延胡索標準品精密度實驗結果統(tǒng)計表(n=6)
分別取延胡索同一份供試品溶液,按照2.3條件下的方法進行提取,采用上述2.2色譜條件,在9、12、15、18、21、24、3、6 h進樣5 μL測定,延胡索乙素的峰面積的RSD(n=8)=0.715 6%,結果見表2。
取同一批延胡索藥材樣品5份,按2.3條件下的方法進行提取,依照2.2色譜條件進樣5 μL,其延胡索乙素的峰面積的RSD(n=5)=1.652 1%,結果見表3。
表2 延胡索樣品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統(tǒng)計表(n=8)
表3 延胡索樣品重復性實驗結果統(tǒng)計表(n=5)
取同批延胡索藥材粉末6份0.5 g,精密稱定,按照上述提取方法及色譜條件進行延胡索乙素含量測定,另外加標準品0.20 mg,測得其延胡索乙素總含量,平均回收率為96.91%,RSD(n=6)=1.561%,結果見表4。
表4 延胡索樣品加樣回收結果統(tǒng)計表
2.9.1 11月份延胡索塊莖不同部位延胡索乙素測定
11月份采挖合肥大蜀山野生延胡索洗凈后于烘箱中60 ℃恒溫烘6 h,陰干保存1d左右。用刀片將延胡索剝離為3部分:頹廢組織及表皮、韌皮部、木質部及髓,分離后繼續(xù)陰干。至完全干燥后分部位用搗藥罐搗碎,過藥典3號篩。按照2.3條件下對剝離的不同部位進行提取,在2.2色譜條件下進樣。結果見表5。
表5 11月份延胡索不同部位延胡索乙素含量測定結果統(tǒng)計表
2.9.2 12月份不同塊莖延胡索乙素測定
根據(jù)11月份測定結果,于12月份采挖合肥大蜀山野生延胡索洗凈后于烘箱中60 ℃恒溫烘6 h,陰干保存一天左右。手工剝離延胡索的頹廢組織及表皮兩部分。烘干至完全干燥后分部位用搗藥罐搗碎,過藥典3號篩。按照2.3條件下對剝離的不同部位進行提取,在2.2色譜條件下進樣。結果見表6。
表6 12月份延胡索不同部位延胡索乙素含量測定結果統(tǒng)計表
2.9.3 不同產(chǎn)地規(guī)格樣品中延胡索乙素測定
抽取市場中部分商戶的樣品,兩兩一組進行對照,將同一商戶的貨源地視為相同,測定各樣品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結果見表7。
表7 不同產(chǎn)地規(guī)格樣品延胡索乙素液相結果統(tǒng)計表
根據(jù)實驗結果,在延胡索塊莖中的各個部位均含有延胡索乙素,在相同質量的前提下,木質部及髓中含量最高,頹廢組織及表皮中次之,而占延胡索塊莖主要體積的韌皮部中含量最少,其中頹廢組織較表皮又略高一些。合肥大蜀山的野生品延胡索乙素含量普遍高于各產(chǎn)地不同等級的栽培品(商品延胡索),而在這些不同規(guī)格等級的商品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與等級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因此也可說明延胡索乙素在延胡索塊莖各部位均有分布,非在等級高的選貨(體積大),即韌皮部多的塊莖中分布多。
目前浙江與陜西為延胡索兩大主產(chǎn)區(qū),其中陜西產(chǎn)量最大,但陜西產(chǎn)區(qū)由于條件限制,對延胡索的初加工方法簡陋,多以簡易大鍋水煮,煮后自然曬干的方式。在水煮過程中皮殼(即頹廢組織及表皮)大量脫落,脫落的皮殼均用風機吹去。本實驗的結果表明,延胡索頹廢組織及表皮中尚含有大量的延胡索乙素,此種加工方式可造成入藥部分的大量浪費,且有文獻報道水煮方法雖利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但會造成延胡索乙素的大量流失[3]。因此建議陜西產(chǎn)區(qū)應設立統(tǒng)一加工點,采用浙江產(chǎn)區(qū)直接烘干的方式,以達到提升藥材質量的目的。
目前市場中延胡索藥材規(guī)格等級主要分為統(tǒng)貨與選貨,以過篩的方式進行劃分,二者的價格在市場上也有區(qū)別。本實驗的結果表明,如以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來衡量藥材質量并按質論價,此種劃分方法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曾有研究表明,剝離切塊的延胡索中生物堿與粒徑大小成負相關[4];也有文獻闡明,在粒徑大小10~20 mm的延胡索塊莖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無顯著性差異[5],其結論與本實驗市場樣品的測定結果相同,因此延胡索等級劃分方式及劃分依據(jù)有待商榷。
延胡索塊莖的頹廢組織中延胡索乙素含量較高,因此采收加工中脫落的皮殼仍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這一資源應當合理利用。野生延胡索資源雖有分布,但由于自然生長環(huán)境的限制,人工采挖效率低下,沒有產(chǎn)量,因此栽培延胡索仍然是商品的主要來源。據(jù)調查,當前國內(nèi)栽培延胡索多由浙江引種,陜西已成為最大產(chǎn)區(qū),但現(xiàn)有的產(chǎn)地加工方式會造成原藥材質量下降,應借鑒浙江產(chǎn)地加工模式進行改良。1984年由原國家醫(yī)藥管理局和衛(wèi)生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七十六種藥材商品規(guī)格標準》,規(guī)定延胡索規(guī)格等級為一等:每50克45粒以內(nèi);二等:每50克45粒以外[6]。目前市場上商品延胡索仍按照此標準,以粒徑大小作為等級劃分及確定價格的主要依據(jù),這一劃分方式需要進一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