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
摘要:科學作為小學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小學科學課程開展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呢?從科學課程設計、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以及提問、引導、探究等幾個方面對小學科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途徑進行分析和探討,從而有效達到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途徑方法
21世紀要求人才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這也就決定了我國教育在教育目標的定位上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為目標,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從科學的探究品質、探究精神以及探究思維能力等方面來進行教育??茖W是小學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驗教學的課程教育必須要從內容、結構以及功能等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也對教學儀器和材料等課程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茖W探究能力是指現代教育為實現教育目標而對學生的能力、態(tài)度、品質和精神等方面的培養(yǎng)而提出的一個新要求,它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要達到目標,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科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師要對科學課程進行精心的設計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向,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靠一本教科書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通過實物、標本或者多媒體等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以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們以四年級上冊“熱對物質狀態(tài)的影響”為例,對科學課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課程進行設計。首先,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觀察,向學生展示四幅與本次實驗內容有關的圖片,例如冰遇熱變成水、水遇熱變成蒸汽、巧克力遇熱融化、鐵遇熱熔化等,通過圖片的展示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并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尋找這些物質狀態(tài)變化前后及過程的共同特征,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師可以借助實驗向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問,并讓學生在第一組實驗觀察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第二組實驗,對不同種類和屬性物體之間的共同性進行分析和探討,這樣從淺顯易懂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行學習和探究。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在之前兩組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分組討論,對不同種類的屬性進行區(qū)分,并對金屬的共同特征進行分析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最后,教師在學生討論完畢之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代表對探討的結果進行表述,指出其總結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而對其進行歸納概括,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物和投影等讓學生對其中不同屬性的物質進行區(qū)分和辨別,這樣就能夠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挖掘生活,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首先接觸的是生活世界,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與科學實驗相聯系,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的世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化學生思維,從而引發(fā)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另外,自由而安全的氛圍對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有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大膽想象,而安全主要體現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讓他們更加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真誠、熱情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友好、平等、民主的良好關系,這樣就可以有效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更加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并且教師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養(yǎng)成積極主動學習、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小學生還處在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階段,他們對未知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他們的這個生理特點和學習特點,通過一些提問的設定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而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的習慣和能力??茖W是一門與實驗和研究有關的學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大膽的質疑和提問都是被提倡的,教師通過提問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積極地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探究式教學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知識、了解科學探究方法、熟悉科學探究過程以及養(yǎng)成科學探究習慣的一種有效途徑。小學科學實驗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探究式的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他們產生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能夠進行自主探究、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這對幫助學生充分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意義重大。
科學探究能力的獲得,需要學生結合所學的科學知識,親自參與探究活動,在已有的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將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充分吸收內化??茖W教學的重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科學、應用科學,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學。為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去驗證自己的方案。充分利用校園的實驗資源。校園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動物,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小學科學課中需要的實驗資源進行探究活動,獲得了直觀體驗和感性認識,也體會到了科學實驗的樂趣,為以后的探究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聯系其它學科,讓學生體會到實驗觸手可及。最后在科學課程中,有許多知識是與其它學科密切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