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平
摘 要:眾所周知,依法治國是我國黨領導人民和治理國家的首要方針策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無法脫離憲法,更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對學生開展憲法教育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和意識,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對此,從科普憲法基本知識、明確憲法教育原則以及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等分析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憲法教育策略,望給予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憲法教育
依法治國是我國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弘揚憲法精神和樹立憲法權威,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依法治國。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提升和社會快速發(fā)展,我國在法制思想深化過程中致力打造法治化社會,其中憲法作為一個國家實現(xiàn)法治化管理的基礎,更作為約束社會秩序的方式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初中階段學生并未建立法治思想,再加上受到經(jīng)濟、物質等思想影響,較易產生叛逆心理,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憲法教育對學生未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科普憲法基本常識,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憲法教育要從法治著手,而法治教育則需要從知法開始,知法更是守法的基礎,所以教師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之前應讓學生掌握部分基本法律常識。法律是教師開展法治教育的首個概念,更是一種行為準則,類似于規(guī)章、紀律、制度、道德等,目的在于規(guī)定人們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法律在某種意義還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行為規(guī)則,不同于規(guī)章、道德、紀律、制度等一般行為規(guī)則,這個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法律是由國家認可和制定的,它的實施建立于國家強制性原則基礎之上,對全體社會成員有著普遍約束力,上述三項原則法律的不同之處,正是這種不同之處可告知學生法律不可違,違法必然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需要法院、監(jiān)獄等暴力機關強制力,震撼力較強。與此同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處于何種地位和貢獻多大,只要違法就會收到懲治,杜絕個人凌駕于法律之上的行為。憲法在所有法律中地位較高,更是國家根本大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要以憲法為最根本的行為準則,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基本法律時都要以憲法為主要依據(jù),不可違背憲法規(guī)定的內容,否則就要被宣布無效。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憲法意識,引導其自覺遵紀守法,維護憲法尊嚴,自覺和違反憲法行為作斗爭,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憲法知識并給予遵守。
二、明確憲法教育原則,完成憲法教育目標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開展憲法教育應堅持以下原則,首先民主原則。即在憲法教育中體現(xiàn)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人格,保證學生民主權利,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發(fā)表建議,而教師只需要給予正確引導,由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民主精神。憲法教育重點和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民主意識、精神、觀念,教師只有正確理解民主原則實質并認識到自身作為社會一分子,而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分子,雙方是和諧平等的關系。憲法和國家賦予學生民主權利,并非任何人的賞賜,開展憲法教育就在于維護學生民主權利,進一步促進民主法治順利發(fā)展。如果教師不重點講解民主,那么憲法教育則會出現(xiàn)強迫命令和粗暴等情況,影響民主法治發(fā)展。其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即在初中思想品德憲法教育中緊緊圍繞社會時事熱點和學生實際生活,根據(jù)學生身心、認知水平、思想特點等處理教材和學生直接、間接經(jīng)驗關系,引導學生聯(lián)系學生現(xiàn)實生活分析問題和指導實踐,使學生在理論與實際中掌握知識。例如某學校14歲初二學生將學生全體聲音帶到兩會,由此體現(xiàn)民主性,更說明憲法教育已滲透到學生思維中,并取得實質性進步。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缺乏實踐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更不具備理解憲法知識能力,再加上初中生在此之前沒有系統(tǒng)接觸過憲法,即使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涉及憲法內容,然而這些內容被教師帶過,沒有留下深刻印象。學校和教師對憲法也很少宣傳,缺乏憲法教育使初中生不能真正且深入地了解憲法,所以在接觸到憲法后就會覺得此部分內容深不可探,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先講授憲法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憲法的具體產生和發(fā)展、憲法文本條款等對學生掌握知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必要時還可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憲法教育,以現(xiàn)代多媒體為例,教師可以運用視頻播放設備為學生播放典型憲法案例視頻,促使學生直觀清晰了解憲法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憲法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組成,需要教師給予高度重視。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其樹立正確法治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中承擔科普憲法知識任務和重任,因而要求在教學中科普憲法基本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同時明確憲法教育原則,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憲法教育效率和質量,促使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王慧鴻.初中思想品德課憲法教育探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27(1):78-84.
[2]李芳.試論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憲法教育的開展[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48.
[3]林海英.初中思想品德課法律教育缺失問題的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1):112-1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