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組治療效率,差異明顯,比較結"/>
陳靜華
【摘 要】目的:探討哮喘合并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銨,不同給藥方式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的90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A、B、C三組,采用不同的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后,比較三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A、B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明顯優(yōu)于C組患者,P<0.05;治療后,B組治療效率>A組治療效率>C組治療效率,差異明顯,比較結果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不同的給藥方式均能有效作用于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但使用5μg劑量的噻托溴銨吸入劑時效果更為理想。
【關鍵詞】哮喘;慢阻肺;噻托溴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支氣管哮喘又稱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多發(fā)于凌晨或夜間,具有反復胸悶、喘息、咳嗽等臨床癥狀。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癥疾病,分為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兩個類型,以氣流阻塞、咳嗽久治不愈作為主要臨床特征[1]。哮喘合并慢阻肺病發(fā)時,患者氣道阻力增加,造成患者心肺功能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2]。本次結合臨床患者實施噻托溴銨進行藥物治療,分析不同給藥方式下的噻托溴銨應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的治療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將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90例哮喘合并慢阻肺患者納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備孕期間的女性患者;排除患有嚴重腎、肝功能障礙或患有惡性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對本次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分成A、B、C三組,每組各30例患者,患者或監(jiān)護人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A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范圍為56-75歲,平均年齡62.44±2.42歲。B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范圍為57-72歲,平均年齡63.11±2.22歲。C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區(qū)間為56-72歲,平均年齡62.41±2.66歲。由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統(tǒng)計結果得出P值大于0.05,表示對照組與觀察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B兩組患者均采取噻托溴銨吸入劑進行藥物治療,其中給予A組患者噻托溴銨吸入劑,將2.5μg噻托溴銨膠囊置入吸入裝置吸入,早晚各一次,而B組同樣采取噻托溴銨吸入劑治療,將5.0μg噻托溴銨膠囊置入吸入裝置吸入,1次/d,于夜間用藥。C組患者早晚各使用一次安慰劑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三個類別,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環(huán)節(jié),肺部濕羅音消失視為顯效;臨床癥狀逐漸消退,相關檢驗指標恢復正常視為有效;而癥狀無變化或加重時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由顯效率與有效率綜合得出,同時比較對比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核算,錄入前校對資料數(shù)據(jù)真實性。資料分別通過例數(shù)(百分比)和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驗證方式為χ2和T值,當統(tǒng)計學結果P值<0.05時,表示兩組患者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反之則表示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B組癥狀消失時間為5.50±0.50天與5.00±0.25天,而C組癥狀消失時間為7.50±0.50天,數(shù)據(jù)表明B組癥狀消失時間明顯優(yōu)于C組患者,P<0.05,但與A組比較差異不明顯。A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24/30),而B組為96.67%(29/30),C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3.33%(19/30),數(shù)據(jù)表明B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B、C兩組,且A組略高于C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簡稱為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患者多表現(xiàn)為咳嗽、胸悶等,多發(fā)于凌晨及夜間,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大多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礙,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慢阻肺,同樣是一種常見氣道炎癥,病情反復,死亡率較高[3]。
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給藥方式應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的治療效果,其中A組給藥方式為早晚各使用一次2.5μg的噻托溴銨吸入劑,B組給藥方式為夜間使用一次5.0μg的噻托溴銨吸入劑,另外設置C組患者采取安慰劑的治療方式,不同的給藥方式均能明顯作用于臨床患者,改善患者肺功能。
噻托溴銨是一種常見支氣管擴張劑,能有效作用于慢阻肺臨床治療,能有效抑制患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癥狀,且該藥耐受性較為理想,治療效果明顯[4]。但該藥同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情況,如排尿困難、心率加快、心悸、鼻竇炎等。給予患者5.0μg或者2.5μg的噻托溴銨吸入劑,兩種給藥方式均能在24h內持續(xù)舒張患者支氣管,改善患者肺功能。研究中,采取噻托溴銨吸入劑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A、B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明顯優(yōu)于C組,P<0.05;而從研究結果來看,三組患者治療效果相比較,B組患者治療效果更佳,C組與其他兩組治療效率相比較略遜一籌,組間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吸入劑能有效作用于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效果理想,其中給予患者5.0μg劑量的噻托溴銨吸入劑,效果更佳,治療效率更明顯。
參考文獻
王琦,冷琦琦.噻托溴銨不同給藥方式治療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22):30-31.
夏曉青.噻托溴銨不同給藥方式用于治療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價值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4):58-60.
單桂英.噻托溴銨不同給藥方式用于治療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7,36(21):107-108.
鄒云良.噻托溴銨干粉吸入治療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5,39(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