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語法出錯、直接翻譯、句子結構以及文化差異這幾個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對外宣傳外語翻譯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同時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啟發(fā),改善對外宣傳外語翻譯效果,加強中外交流。
關鍵詞:對外宣傳;外語翻譯;跨文化交流
當今社會經(jīng)濟不斷朝著全球化方向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趨頻繁,因此對外宣傳外語翻譯也成為了十分關鍵的工作。在進行對外宣傳資料翻譯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相關人員深入探索,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突破交流障礙,提高翻譯效率。
一、語法問題及解決對策
在對外宣傳翻譯過程中,時常會由于審核不仔細而出現(xiàn)單詞字母遺漏、語法錯誤等問題。比如:“……is a newindustrial city, a shining pear on……”在這句話中,就把“明珠”pearl寫成了pear梨。再比如:“Foreign visitor in Jiangkou Scenic Area.”這里的visitor應當為復數(shù)。還有某市的珍寶館門口立了一塊碑,上面刻有英譯文:“The collection bring great happy tomy friend, relative and me.”等。有的外賓看后,直接指出里面的拼寫和語法錯誤。雖然有的錯誤并不是十分嚴重,且外國友人也能看懂,但是卻對宣傳效果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也降低了外宣品的真實可靠性,甚至損害到企業(yè)及城市的良好形象。對此,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審核與校對工作,認真檢查外宣資料的譯文,避免發(fā)生單詞拼寫和語法方面的低級錯誤。
二、直譯問題及解決對策
有的翻譯人員在翻譯對外宣傳資料時,對原文進行簡單生硬的直譯,甚至有的人員并未真正理解其中文含義,只是生搬硬套,導致詞不達意,出現(xiàn)翻譯錯誤,乃至于造成了讀者的誤解。例如“七通一平”,原英譯文是“seven through one level”。這樣的直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讓人一頭霧水。應該翻譯為“seven connections of utility services and leveling of ground”或是“shovel-ready”,這樣才可讓人理解。再比如“拳頭產(chǎn)品”,原英譯文是“fist products”。看似沒有什么問題,但“fist”指的是手指握緊之后的狀態(tài),和原文的意思存在偏差,所以應當翻譯成“core products”才比較準確。還有“黃金地段”,這一詞匯在對外宣傳資料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的翻譯人員將其譯為“golden area”,但其實golden表示的是顏色,這便成了“金色地段”。應當翻譯為“ideal location”才更加地道。所以,在進行外宣資料的翻譯時,必須要先深刻理解原文中的漢語意思,并跳脫出原文的束縛,在充分了解中外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翻譯,不可望文生義,以免產(chǎn)生誤解。
三、句子結構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些對外宣傳資料翻譯過來之后句子結構顯得比較混亂,看起來思維不清,甚至漏洞百出。比如:“雄偉的立交橋,寬廣干凈的林蔭道路、郁郁蔥蔥的綠化帶、生動的城市雕塑、雨后春筍般的高樓、坐落于新城區(qū)的廣場,使得整個城市體現(xiàn)出濃郁的現(xiàn)代化都市風情?!庇腥藢⒃摼浞g為:“ Inposing flyovers, wide and clean avenues,vivid sculptures, high buildings standing in great numbers, the square in the north of the city make Xinyu charm of a modern
city.”這便是忽略了中文和英文的表達方式差異,完全按照原文漢語的句式來進行直譯,導致結構混亂,出現(xiàn)了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再比如:“新余市位于江西西部,是江西省的轄市,浙贛鐵路從中間穿過,其屬于新興工業(yè)城市??偯娣e為3264平方公里,包括了宜縣和渝水區(qū),人口100萬?!痹⒆g文為“Xinyu is a newly rising in dustrial city underdirect jurisdictionof the Jiangxi Provincial Government.Xinyu is situated at north latitude,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Jiangxi.It has a total land area of 3164 square km and a total population of one million with the urban population 0.25 million.Under its jurisdiction are Fenyi County and Yu Shui District.”這樣的譯文就顯得十分散亂,不具備英文的表達特點。漢語是講求以意合句,語氣必須要保持連貫。而英語則是顯性形態(tài)標記非常清晰,講究結構嚴謹,枝干分明。翻譯人員必須要注重這一點,多了解英文的表達習慣和方式,完善句子結構。
四、文化差異問題及解決對策
中國和外國的文化存在較大差異,若是翻譯人員沒有認真了解國外文化,就容易在翻譯過程中產(chǎn)生問題,甚至鬧出一些笑話。比如“把鋼鐵企業(yè)作為龍頭”,原英譯文是:“with the steel and iron industry as the dragon head”,將“龍頭”直接翻譯成了“dragon head”。要知道,龍這一形象在中國與國外有著很大區(qū)別,我國人民通常認為龍是一種象征吉祥如意的動物,在古代也只有皇帝能夠在服飾等方面使用龍的形象。但是在西方的傳統(tǒng)神話故事中,龍這一生物卻象征著邪惡、怪獸、危害,代表負面的含義。所以,該句應當翻譯為:“with the steel and iron industry as the locative”。在翻譯對外宣傳資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讀者都是外國友人,因而不可按照漢語的習慣和方式來進行翻譯,而是必須要了解國外文化,以及國外人們的生活方式等,要確保譯文能夠貼合外國人的思維習慣,不能與其文化產(chǎn)生沖突。當年周恩來總理陪幾位外賓一起觀看《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出戲劇,外賓不了解我國文化,很難理解戲劇內(nèi)容,且當時的翻譯作了不少解釋,也沒有很好地說明其中含義。這時,周恩來總理說道,梁山伯與祝英臺就相當于國外的羅密歐和朱麗葉。這樣一來,外賓立刻就理解了。所以,翻譯對外宣傳資料一定要從國外文化背景出發(fā),打好文化基礎,便于外國友人理解。
五、結束語
綜上可知,在進行對外宣傳外語翻譯時,容易出現(xiàn)語法和單詞錯誤、句子結構混亂、生搬硬套以及對文化了解有偏差等問題。針對于此,翻譯人員一定要不斷提升自我,認真檢查與核對,夯實英文基礎,在充分了解國內(nèi)外文化差異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并優(yōu)化譯文。
(作者單位:河南省工業(yè)設計學校 )
作者簡介:高心濤,1984年生,男,碩士,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文學。
參考文獻
[1]仲偉合.文化對外傳播路徑創(chuàng)新與翻譯專業(yè)教育[J].中國翻譯,2014,35(05):11-15.
[2]陳小慰.對外宣傳翻譯中的文化自覺與受眾意識[J].中國翻譯,2013,34(02):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