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仁
摘 要 在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況已經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性語文教育的開端,對為學生打下語文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完全適用于現(xiàn)代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的主要原則。本文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策略;應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1-0176-01
盡管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基礎性,但是其中包含的古詩詞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向小學生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在現(xiàn)代基礎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已經被重新定義,不再僅僅強調學生對古詩詞字面意思的理解,更加突出了通過古詩詞向學生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比較好動的年齡段,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從而真正發(fā)揮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一、根據(jù)古詩詞內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會采用直接講解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內容,古詩詞都是用古文詞句構成,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內涵。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寫景的古詩詞,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詞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并引導學生通過教學情境深度理解古詩詞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還能相對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例如,教師講解到201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小池》這首詩時,古詩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了一個池塘的景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詩人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當中。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播放一個小池塘,泉眼在無聲的為池塘注入活水,樹蔭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盡管池塘中的荷花剛剛露出水面一點點,就有蜻蜓飛過來在上面玩耍。教師可以在情境中適當加入一些聲音的特效,使情境更加逼真。當學生的思想融入到情境當中,教師可以對故古詩的內容展開詳細的講解。
二、帶領學生從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感受詩詞之美
朗讀古詩詞是小學階段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朗讀能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從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感受詩詞之美。
首先,不同的古詩詞表達的情感都存在很大的差別,教師應該為學生示范正確的朗讀方式。例如,教師講解到201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小兒垂釣》這首古詩時,這首詩生動的描繪了孩子在水池邊釣魚的場景,讀到前兩句時語言可以稍微輕快一些,讀到后兩句時可以適當加入一絲慌張感,將孩子害怕說話把魚嚇跑的心理表達出來。
其次,教師在學生進行朗古詩詞的過程中可以搭配一些符合詩詞內容的輕音樂,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古詩詞的內容。例如,教師講解到《春曉》這首詩時,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稍微小聲播放一段比較輕柔的音樂。學生朗讀《石灰吟》這首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段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使學生在音樂中更能感受到石灰的堅強品質。
三、深入分析古詩詞中蘊含的哲理
我國的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其中包含很多能使學生受用的一生的哲理。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分析古詩詞中蘊含的哲理。小學階段的一些古詩詞僅僅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是不全面的,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原則是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小學教師可以在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范圍內,帶領學生分析古詩詞蘊含的哲理。例如,教師講解到201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題西林壁》這首古詩時,從字面的意思來看,主要描寫了詩人的一次在廬山游玩的經歷,但是詩人會在古詩的字里行間傳達一個道理,從不同的角度中看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教師可以將古詩字面的意思作為著手點,引導學生理解古詩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從整體角度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
很多古詩詞都是詩人和詞人寄托感情的載體,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整體的角度理解古詩詞中表達的情感。從聯(lián)系上下句的角度分析古詩詞中的情感,使學生能感受到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教師講解到201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七步詩》這首詩時,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情感糾葛,利用豆子和豆莖比喻兩個親兄弟。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到這首詩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關于當時的歷史知識作為古詩詞講解的背景,引導學生將這首詩的內容放在歷史的大環(huán)境中中去理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感情,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從而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五、結論
綜上所述,古詩詞是小學語文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向學生滲透傳統(tǒng)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構建科學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對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根據(jù)古詩詞內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從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感受詩詞之美,深入分析古詩詞中蘊含的哲理以及從整體角度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的方法為學生講解古詩詞的內容。通過本文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生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新路徑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27.
[2]余玉芬.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7,15(18):186-187.
[3]吳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存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