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珠珠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鋪天蓋地的信息,各種各樣的觀點,數(shù)不清的熱鬧和爭論帶給我們的不是對知識汲取的渴望,而是面對浩瀚信息不知所措的茫然和焦慮。各種各樣的信息越來越多,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很難分辨出哪條信息更有價值。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使健康教育宣傳獲得令人“眼前一亮”的宣傳效果,往往需要我們從視覺傳達設計的各個細節(jié)狠下“創(chuàng)意”功夫,設計制作出好的宣教作品,并使健康傳播效果最大化。本文通過分析受眾的心理特點和視覺傳達的一般規(guī)律,強調(diào)健康教育宣教材料設計中“減法”的運用的重要性。
【關鍵詞】健康宣教材料;視覺傳達;減法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2
1 做好“減法”的意義在于強化健康知識的記憶點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知道一點,健康宣教材料首先應該是號召鼓動人們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該怎么做,怎樣做,是建立在受眾關注到這一知識點后,并對其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的事。健康宣傳材料的設計中,應遵循逐步推進和“閱讀最省力”的原則,如果只是一味填鴨式的,在宣傳品上列明很多知識點,主次不分的、視覺流程混亂的、含義復雜的設計,不僅會使視覺疲勞,甚至會導致人們的窒息感,直接降低被注意值,宣傳效果往往只能是徒勞無功。今天的健康宣教材料設計者們需將文字、圖像等元素,通過一種直接的、簡潔的交流方式結合在一起,在各種媒介的傳播下,才能在思想、情感上與受眾產(chǎn)生聯(lián)系,受眾才愿意進一步學習,才能進一步產(chǎn)生作用。運用“減法”設計形成的簡潔、明快而富視覺沖擊力的個性圖形、文字、色彩、版式以及一目了然的傳達方式,恰恰體現(xiàn)了視覺傳達對效率的要求,運用了減法的視覺傳達的設計,是使受眾接收到信息,實現(xiàn)信息的有效傳遞的重要方式。
2 受眾心理和視覺習慣決定了宣傳品的設計必須進行“減法”的運用
受者是指信息通過傳播途徑所到達并被接受的個人或群體,大量的受者也稱為受眾。健康傳播的受眾是社會人群,他們因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對健康信息、傳播途徑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健康傳播者在制定傳播信息、選擇傳播途徑時,應重點考慮受者心理特點。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處在一個信息成幾何倍數(shù)增長的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被各種信息包圍,在工作中面臨知識更新的壓力,越是處于發(fā)達都市中的人越感到不堪重負的精神和時間壓力。為提高效率,舒解精神,人們反而追求一種簡單的,甚至是快餐式的生活方式。這種心理反應在設計領域,人們也厭倦繁文索節(jié)的“加法”,而欣賞直截了當?shù)摹皽p法”。
從視覺上看,“集中于視覺過程中在大腦皮質(zhì)中起作用的電力”“有走向簡單和平衡的趨勢,使人們的知覺總是仿佛偏重于幾何學的簡單和凝聚”(英,E·H·貢布里?!端囆g與錯覺》)。視覺實驗表明,人眼會游離開那些雜亂無章沒有秩序的對象,而易于接受那些他們熟悉的、然而在組合排列方式上又與常規(guī)不同的簡潔形式,對簡潔的個性圖形更感興趣[1]。
3 文字上的“減法”。
文字是信息的載體,一般來說詞匯運用愈多,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但視覺傳達設計則不然,其傳達效率與文字多寡正好相反:比如廣告,在許多情況下是強迫人們接受的,要提高傳達效率就必須力求以最少的詞匯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據(jù)心理學家分析:六個字(或二三個單詞)左右的標題,讀者的記憶率在40%;而十個字以上的標題,讀者的記憶率只有10%。從視覺原理上講,冗長的文字很難被讀者一下抓住,易失去傳播的機遇與功效,而經(jīng)高度濃縮減法處理后的簡約文字,卻以言簡意賅的形式特質(zhì)為受眾深層感知[2]。
在文字的減法上,我們還可以將健康知識中的關鍵字進行文字符號的設計。文字造型設計的意義在于將“讀的符號”變?yōu)椤?看的形體”,可以把好多健康知識融入到“看”的過程。將文字看作為圖形的一部分,把設計當作繪畫來完成,把版面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都作為畫面的一個設計元素,對正統(tǒng)版式設計中的文字排列的秩序和結構進行支解和破壞,再進行重組,以增強視覺沖擊力,這樣可以把好多健康知識融入到“看”的過程,增加健康知識的記憶性。
4 圖形上的“減法”。
相對于單純的文字,圖形所傳遞的信息效果更直接,印象更強烈,具有更明確的可視性與可理解性。其特點是將知識要點圖形化,以抽象或象形的方式來表現(xiàn)。強調(diào)圖形的意義以增強標志的視覺記憶力。不僅能增強宣教的趣味性,更能加深人們對知識點的記憶力。
對圖形運用“減法”的關鍵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對所設計的形態(tài)予以高度概括與明確,減少不相關因素的干擾而產(chǎn)生的歧義。只有去除生活中事物的末節(jié)、表象,對真實物象進行抽象、歸納、概括、簡化、夸張,才可抓住其最具個性、最本質(zhì)的特征?!皽p法”使形態(tài)本身的信息簡明化,使其指意性相對準確,指向性也相對單一,不容易干擾人們對信息的解語,從而也就不容易產(chǎn)生歧義。越是簡潔的圖形,越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抓住觀者視線并傳遞所攜信息[3]。
5 色彩上的“減法”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高格列高里認為:“色彩知覺對于人類具有重要意義,它是視覺審美的核心,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tài)”。此外,長期的實踐經(jīng)驗也同時告訴我們:色彩的魅力絕非語言可以企及,完全可以超越觀者心智而凸顯先聲奪人的傳達要素。色彩所呈現(xiàn)的豐富內(nèi)涵和著波長的連續(xù)性變化,完全可以觸動受眾心弦而與之共鳴;就整體視覺效應而言,色彩傳達更優(yōu)于圖形傳達和文字傳達。然而,繁瑣的設計內(nèi)容往往會造成色彩畫面的紛繁雜亂,若不加以“減法”意義的取舍與整合,則會失去色彩的特性而走向它的反面:疲勞受眾視覺、削弱表現(xiàn)力度。達意之色,貴簡不貴繁,關鍵在于用得是否恰當。高明的色彩設計往往用色單純洗練,刪繁就簡,以少勝多。
綜上所述健康宣教材料的設計,主要通過對文字、圖形、色彩等符號的“減法”,可使作品顯得雄渾大方、生氣流轉,視覺流程通達、流暢并更具現(xiàn)代魅力,直接作用于受眾的感官,通過感官刺激引起受眾注意,使受眾清晰有效的理解信息。通過整個設計的引導,對信息留下深刻記憶,進而引發(fā)行為輸出,才能使宣傳品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從而更加準確的傳達信息。
參考文獻
[1]曹方.視覺傳達設計原理.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2]巫漢詳著.文藝符號學新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3]彭亞麗.論"減法"設計[J].藝術百家,2004,(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