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宏
【摘 要】目的:探討醫(yī)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效果及重要性。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門診接診患者中任選56例,分為對照組30例和研究組2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門診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強醫(yī)患溝通,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3.3%,對照組滿意度為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患者投訴率為3.3%,與對照組的23.1%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醫(yī)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有助于減少患者投訴,提升患者滿意度,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可加強應用。
【關鍵詞】醫(yī)患溝通;護理效果;門診護理;滿意度;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R3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2
門診是醫(y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患者聯系和接觸最早的部門,門診護理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患者對醫(yī)院的整體評價,所以在門診護理過程中加強護患溝通顯得極為重要。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和情感傳遞和反饋的過程,護士與患者通過有效溝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保障臨床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1]。所以,門診護理人員應掌握醫(yī)患溝通技巧,并將其巧妙運用于門診護理工作,從而營造和諧醫(yī)患關系。為了解醫(yī)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本文選取了56例我院門診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進行研究,對其門診護理方法及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病例56例,均為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間我院門診接診和護理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并同意配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3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為19~73歲,中位年齡(46.3±5.2)歲。對照組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齡在20~74歲之間,中位年齡(46.5±5.3)歲。研究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不明顯,在臨床具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門診護理,為門診患者提供醫(yī)療信息咨詢,并給予患者注射以及護理等操作,幫助患者與住院部門協調工作。研究組在此護理基礎上加強醫(yī)患溝通,(1)對門診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其服務意識,行為端莊,微笑接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2]。(2)強化護理人員的溝通方式和溝通內容,掌握溝通技巧,語言應得體,應多給予患者安慰性或鼓勵性語言,增強患者自信心,避免使用刺激性語言刺激患者,及時給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3)提高門診護理人員自身綜合素養(yǎng),具備熟練地護理操作技術,若護理人員自身護理服務不到位,很容易導致患者及家屬不滿,所以護理人員應具備豐富的疾病知識和護理知識,積極學習最新護理知識,不斷提高護理質量[3]。(4)耐心傾聽患者,在患者有疑問時,不應產生厭倦或煩躁心理,應耐心解答患者疑慮,使患者能夠積極接受治療和護理。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滿足患者的多樣化心理需求,在出現醫(yī)患糾紛時,應彼此尊重,及時發(fā)現出現的原因,并耐心與患者溝通,從而達到化解糾紛的效果[4]。在于患者溝通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態(tài)度應真誠,避免教訓、批評或簡單粗暴地對待患者,多給予患者鼓勵和希望。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根據其得分情況分為滿意(得分>80分)、基本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得分<60分)三個層次,并以滿意和基本滿意患者所占比重為總滿意度。觀察和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發(fā)生情況,對比其投訴發(fā)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所收集數據錄入SPSS19.0,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差異,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可知,研究組中對護理工作滿意18例,10例基本滿意,其總滿意度為93.3%,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中10例滿意,8例基本滿意,不滿意的患者有8例,其滿意度僅為69.2%,與研究組滿意度比較,=5.516,P<0.05,組間差異顯著。研究組患者中投訴1例,患者投訴率為3.3%(1/30),對照組中有6例投訴門診護理工作,其投訴率為23.1%(6/26),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964,P<0.05)。
3 討論
醫(yī)院門診是患者就醫(yī)的第一場所,具有人流量大、疾病種類復雜和工作量繁重等特性,由于患者來自不同地區(qū),具有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生活閱歷和經濟能力等,所以在對待疾病時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受能力也具有較大差異[5]。門診護士作為最早與患者接觸的人員,應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準確處理各類患者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減少醫(yī)患糾紛發(fā)生[6]。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醫(yī)療服務的不斷改進,傳統以疾病為中心也在逐漸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因而對門診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溝通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在門診護理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門診護理人員應注意積累溝通的經驗和技巧,學會使用藝術性的語言去處理工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門診護理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患者滿意度和醫(yī)院形象,所以應對門診護理過程中的醫(yī)患溝通引起足夠重視[8]。
本研究中,通過對研究組患者實施醫(yī)患溝通,加強對門診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溝通能力,認真耐心傾聽患者,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各類問題,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滿足患者的多樣化護理需求,不僅能夠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還可以解決醫(yī)患糾紛發(fā)生,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3.3%,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的69.2%,且研究組患者的投訴率明顯較低,說明醫(yī)患溝通的實施能夠有效減少醫(yī)患之間的矛盾和誤會,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從而減少醫(yī)患糾紛,提升患者滿意度。
總而言之,門診護理工作繁重,很容易引發(fā)醫(yī)患糾紛,門診護理人員應注意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消除醫(yī)患溝通障礙,從而構建良好醫(yī)患關系,降低患者投訴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付晶晶.分析醫(yī)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7):248-249.
易冬玲.淺談溝通技巧在門診接待工作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4):84.
鄔艾瓊.社區(qū)門診護理存在的問題及護理對策探究[J].醫(yī)學信息,2015,19(27):316-317.
陳健芬,吳平雅.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5,15(2):85-87.
魏玲玲.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健康周刊,2017,22(1):58-59.
王屏.醫(yī)患溝通在醫(yī)療行為中的重要性及兒科實踐中的體會[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25(16):77-77.
金春花.醫(yī)患溝通在創(chuàng)造和諧門診醫(yī)患關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26):147-148.
胡春梅,胡春霞,張玉芬等.護患溝通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8):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