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摘要:歷史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明延續(xù)的基礎。高中歷史教學,一方面是使學生掌握華夏文明的發(fā)展史,了解華夏的榮辱史;另一方面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錘煉學生科學的方法論。當前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高中歷史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只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策略,才能提高我國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過程;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于歷史學科不夠重視
長久以來,在學生的心理對歷史學科一直都不是十分的重視,歷史在高考中分數(shù)的比例比較少,不論是在學生還是教師的心里,歷史都是副科,只要在考試之前簡單的復習一下就可以了。因此,在平常學習的過程中,在歷史教學方面沒有花費足夠的信息,從而導致了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沒有足夠的自覺性。
2.學生缺乏專業(yè)的歷史基礎知識
對于學生來說,基礎知識相對來說都是比較薄弱的,在高中時期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對于歷史知識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記憶,對于歷史的內容和含義并不能完全的進行理解。例如在講解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中央集權等,對于這些知識來說學生都不是非常的理解,當學習到這些內容時學生只能進行死記硬背,從而直接影響到新課程的教學質量,使教師難以完成教學的任務目標。
3.教材板塊式編寫,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其教材內容的結構是以編年體的形式來安排進行教學的,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與初中歷史教學有著本質的差別。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材的板塊是以專題的形式形成的。所謂的專題形式就是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歷史內容進行整合,從而體現(xiàn)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規(guī)律性,同時還可以避免與初中教材出現(xiàn)內容相同的情況,此外還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歷史的問題,將比較抽象的理論與史實進行結合。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種比較理想化的編寫體力與實際的教學不在同一個軌道,不論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是一個非常難的挑戰(zhàn)。在專題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特別高,要求教師必須要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對于初中的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將這種教學順利的進行開展。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因為對歷史學科的偏見,很少有學生能夠達到這種要求,同時教材中對于初中和高中的銜接沒有進行完美的處理,從而給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帶來困難。
4.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渠道獲取相關的信息
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收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時代已經逐漸的降臨到了我們的身邊,雖然信息傳遞的速度已經加快了速度,拓寬了學生和教師收集資料的渠道,但是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高中時期學習是十分的緊張的,每天的時間都被各種各樣的作業(yè)和課外練習題充斥著,很難有多余的時間對歷史信息進行收集,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對歷史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預習和復習以及對資料進行收集。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
1.讓學生明確歷史教學的重要性
在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確的認識到歷史是人來創(chuàng)造的,同時人也是歷史的產物,同時歷史也是文明的延續(xù),如果從古至今所有的人都不學習歷史,那么這個國家將不會存在任何的文明,這個過國家的人都將會是化外之民,蠻夷之地與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曾經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不同出生之前的歷史,那么他將永遠都只是一個孩子。因此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確的認識到歷史教學的重要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補充專業(yè)的歷史知識
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教師應該時刻的對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更新,并且時時刻刻的補充自身,使自身所掌握的專業(yè)歷史知識更加的豐富,從而才能使專題化教學模式得到順利的開展。同時高中歷史教材和初中歷史教材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相對來說,高中歷史教材的內容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很難掌握其中的重點,所以就需要學生掌握教材的線索,跟著線索進行學習,從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加學生的課外時間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歷史充滿興趣。學生都是有著一定的好奇心,當學生對一件事情產生好奇心的時候就會引起其足夠的興趣,從而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所以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同時,還應該給學生充足的課余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對歷史資料進行收集,有充分的時間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預習和復習,從而有效的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知道歷史教學過程中問題所在,根據(jù)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我中華的文明可以得到延續(xù),使學生充滿愛國情懷。
結束語
歷史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明延續(xù)的基礎。高中歷史教學,一方面是使學生掌握華夏文明的發(fā)展史,了解華夏的榮辱史;另一方面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錘煉學生科學的方法論。當前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高中歷史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只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策略,才能提高我國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