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英語的口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老師和學生的直接互動,既有利于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通過分析互動式教學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互動式教學具體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所產(chǎn)生效果,有效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互動式教學;學生主體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國際間交往日益頻繁,尤其是外貿和文化交流。這就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提出一個挑戰(zhàn)。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的學習是靠語法和翻譯的教學方法為主,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比較薄弱,特別是說和寫。從而形成了中國的學生筆頭的能力比較強,而已,口頭的能力比較差。為徹底扭轉這一局面,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jīng)悄然啟動。在最新的英語課程要求,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應向學生為中心,既教授一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更加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模式。而互動式教學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并且適應現(xiàn)代英語教學改革的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所倡導的,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些都是鼓勵學生,為學生提供了獨立學習、挖掘自身潛力的實踐機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正是當今教學改革的主旋律。
一、互動式教學的概念
首先,互動是社會心理學引入到教學當中的一個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所著的《社會學》一書當中?;泳褪侵竷蓚€或者更多的主體之間的交流感情和信息,并且對雙方都有影響的過程。目前流行的交際英語教學理論的核心在于主體之間的交際能力,必須具備互動這個性質?;邮降挠⒄Z教學就體現(xiàn)在師生之間能夠相互的交往溝通,并且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推進英語教學的進程,并且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問辯、探討和交流,就是教與學雙方的良性互動。在決定教學的效果方面,教師和學生都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的統(tǒng)一作用。
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
互動式教學在以下幾方面都是比較作用顯著的,尤其是激發(fā)學生的動機,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方面。首先,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在具體的語言情境當中,學生才能進行有意義的交際,所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探索現(xiàn)實生活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這樣才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此,英語教師要注意搜集提供真實的語言情境的材料。其次,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式是生生互動的學習代表。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圍繞這話題,辯論,話劇等各種方式進行。目前絕大部分的英語教材都設置了討論部分,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討論話題,讓學生選擇題目,進行口語討論,組內發(fā)言,讓學生打破羞怯的心理,鍛煉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和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借助電教設備、教具、圖片簡筆畫等手段,再加上必要的表情,眼神、動作、語調的變化,讓這些講解變得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學生在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候,就是他們能夠動腦筋積極思考,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教師的身心也是參與其中的,而且對于學生的輸出進行及時的反饋,對于那些非智力因素,教師也可以進行適時的調整,保持和學生的“動”的節(jié)奏的一致。
三、英語口語互動式教學具體方式
(1)口語的提高在于練習,而練習又可以分成主動和被動。其教學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的轉換能力。所以英語老師應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加大學生口語訓練量和強度,加速學生將語言知識轉換成語言的能力。教師應該盡量減少講解的時間比例,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為學生喜歡講英語提供一個平臺和機會。人類的學習是從試錯開始的,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開口講英語教師有必要采取一些強制的措施,一學生進行互動的口語練習。教師可以通過分數(shù)的方式,將學生的表達和知識的掌握進行進一步的評估。逐漸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克服膽怯的心理,大膽開口說。這些具體方法有課堂問答和小組討論。在課堂問答之中,可以采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學生互相提問的方式,同樣也可以采取共同商討的方式來探究正確答案。學生可以從課文當中找出句子,固定搭配來組織自己的句子來回答問題,這樣的回答是錯誤比較少,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信心。
(2)小組討論。在互動式教學當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主導者,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就某個問題發(fā)表見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積極思考,自覺參與。教師在學生開展對話活動過程當中,進行教室的巡視,觀察學生的討論。在冷場時,教師應該鼓勵或者提示學生,這樣討論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將每一個組的每一個同學都分配不同的任務,這樣就使得性格內向或是口語表達差的學生有機會發(fā)言,建立自信,積極參與。當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任務的時候,就會對對話有極強的參與意識,而且還會有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3)朗讀和復述。首先,朗讀是對語言學習很有好處的。這是知識輸入的過程,學習者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思維,輸入單詞和固定搭配,同時學生也會注意到上下文的連接方式,速度、重音、語調的變化。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錯誤大大降低,將重點放在句子的流利程度和語音的標準上。而復述課文是比朗讀的訓練更進一步,給學生發(fā)揮自己組織語言能力的空間,相對于臨場發(fā)揮而言,復述減少了句子當中的錯誤,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
(4)話劇。為了激勵學生鍛煉口語的能力,每個小組可以自選話劇題材自編自導自演,讓學生,將排練最好的版本拍成視頻,作為平時的課堂成績。學生在課堂提醒觀看的同時,不僅可以自娛自樂,也可以相互評論。每個人的角色都聯(lián)系學生的體驗和問題,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利用不同的情境,用英語來交流。在角色扮演中,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清晰動態(tài)的情景,有利于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樣英語學習就成了一個有意義且有趣的交流活動。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激發(fā)了學習的熱情。
(5)任務型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任務型教學的方法分組,使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探討、幫助、協(xié)助,這樣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輕松和諧的氣氛當中,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創(chuàng)新動力得到激發(fā),學生之間相互補充,加上教師所選取的話題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學以致用。教師在任務型教學中,使知識變得可操作,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應。
(6)辯論賽。全體學生就感興趣的題材,熟悉的內容,教師須向學生靈活地介紹基本要求,將同學分成正方和反方,組織雙方提前收集資料,羅列數(shù)據(jù),討論方案,最終推出最佳辯手。在評論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在英語口語的準確性、積極性和正確性上,確立正確的認識,并具有正確的自我評價。在激烈的辯論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交一篇作文,將口頭話語轉化成書面的表達,這樣舉一反三,提高口語和寫作雙方面的能力。辯論賽給學生自由發(fā)揮,促進英語口語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多邊互動。
四、互動式英語口語教學的功能
首先,互動式英語口語教學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教學注重教師的“教”,而將學生的“學”置之不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主體性,在互動式教學所確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過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影響教師情緒,從而調動了教師教學的熱情,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互動式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模式,學生只是被動的聽,既理解不深,又提不出問題,甚至教師也無暇解惑釋疑?;邮浇虒W,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對于學生所提出的正確觀點,給予分析。在教學過程當中,師生相互得到啟發(fā),交流的氣氛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最后,互動式教學營造了良好的互動的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教學未能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fā)揮,而互動式教學,注重課堂的教學,使之生動形象化,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互動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啟迪學生,在互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教師和學生雙方,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五、結語
要承認的是互動式教學是西方教育制度當中普遍采用的一個教育手段,其教學方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應該是教師和學習者之間對話。然而如何實踐大學英語口語互動式教學,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除了來自于如何當好一個老師之外,還來自教師個人的英語語言能力,跨文化知識的交際能力。本文通過論述互動式教學的概念,互動式教學方法,大學英語口語互動教學的具體形式,而且還提出了互動式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功能,通過具體的形式展示,形式多樣的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英語口語互動式教學當中應該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課堂互動的組織者、協(xié)調者和促進者。
參考文獻
[1]Davis P.&Pearse; 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
[2]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34-35.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12.
[4]李春.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8.
[5]李廣琴,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交互活動中教師的中介作用[J].外語教學, 2005,(5):15.
[6]王景明.交互式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5).
[7]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研究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09,(3):44-48.
作者簡介
梁文曦,性別:女;籍貫:廣西玉林;學歷:研究生;職稱:助教;單位:廣西警察學院;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