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丹
摘 要:小學階段科學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陌生性,科學這一科目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理論實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培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目標下,要求小學科學教師應當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分析,因材施教,以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科學課堂妙趣橫生,進而達到高效課堂構建的目的。本文就對如何打造小學科學趣味、高效課堂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 趣味教學 高效課堂 探討
小學年紀段的孩子,想象力十分豐富,而且他們都有著十分遠大的夢想,但是在應試教育教學模式下,會消磨他們的夢想,打磨他們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借助趣味教學的方式點綴小學科學課堂,讓孩子們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好奇,并可以扎實的學習這門課程,進而構建高效課堂。
一、傳統(tǒng)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現狀概述
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參與率都不高,只是以一種被動的、承受知識的形態(tài)接受教學,這種被動的心態(tài),讓學生對科學科學無法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教師只能扮演知識傳授者,使課堂呈現一種枯燥無味的氛圍。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課堂效果明顯低,在如此惡性循環(huán)的教學情況下,導致小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不斷降低,及主動性也不斷減少、積極性不高。根據遷移理論來說,其影響不僅僅局限在小學科學課堂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科,造成學困生、后進生的現象[1]。
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要求下,新時代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發(fā)揮情況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究,自我學習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像,導致課堂的空余時間少,教師占據了絕大部分的講課時間,學生無法得以自我發(fā)揮,沒有適當的自由空間,一味的題海戰(zhàn)術導致學生對該學科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因此,想要構建富有趣味性的小學科學模式就必須要讓學教師轉變保守的教育觀念,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科學課堂妙趣橫生[2]。
二、構建小學科學趣味化、高效化課堂策略
1.問題導入法,游戲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教育中科學這門課程開始時間還較短,相關的就是心愿,可能不完善,對于學生來言對這門課程的了解程度較少,因此這是要把握學生在這堂課中的活躍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設置一些懸念,來引導孩子利用游戲的問題,將新的課堂進行導入從而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比如在講授關于動物這一章節(jié)的小學科學課時,尤其是對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一部分進行研究探討時,我會首先提問學生“蝴蝶漂亮不漂亮呀?那么,蝴蝶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呢?他之前是蟲子嗎?它的成長階段分別是什么樣子的呢?是不是直接長出翅膀變成蝴蝶的?”用這個問題在課堂之前進行疑問導入,以這種問題信任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在這些問題設置之后,我設計了一些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測量水的溫度》這章節(jié),我將一個測量水溫的溫度計帶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位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拿出溫水、涼水、冷水、熱水四種水給學生進行測量,并說出這些溫度,看一看哪些小組的溫度測量比較準確,通過這種簡單而又能學習知識的游戲實踐方式發(fā)散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提高整體的科學課堂效率。
2.結合器材講解,加深學生印象
科學這門課程的實驗課比較多,涉及到的生活常識也比較多,因此不能僅僅只是課本上的文字教育,這樣過于單調的方式并不能讓孩子們真正學到科學知識。因此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盡量給孩子們展示一些與課本相關的實驗器材,讓孩子們對科學的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更切實的了解,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一些簡單文字的表述上。比如在學習《簡單電路》一文時,由于電路比較危險,老師就盡量不要讓孩子們接觸,但是老師可以把如何使用設計簡單電路具體操作給孩子們看,并且在實驗過程中提醒孩子們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在教會孩子們使用器材的同時讓孩子們學會避免危險情況的出現。除了一些器材的展示,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還可以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作用,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的同時促進科學課堂的進行。比如在學習《身體的結構》一課時,老師沒法操作給孩子們看,也沒法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學生們可能會因為難以理解課本知識而感到乏味,這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相關的動畫過程了。老師可以在網上查找有關于食物在人體結構的小視頻動畫,篩選后播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即使在學習這樣的課程時也能生動有趣,輕松掌握課堂知識。
3.提問語言幽默化,從教師角度賦予課堂趣味性
中國的語言是富有魅力的,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好語言的魅力,對提問的語言進行幽默化,讓提問的題干語言在教師幽默化的語言下變得生動、有趣進而吸引學生的課堂注重力,當然,想要合理提升語言的幽默,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生活中多積累、在教學中多體會以及多練習。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當孩子們大部分都出現疲憊的狀況時就可以講解搞笑小故事讓孩子們有一小小的放松,這也是把握課堂節(jié)奏的有效措施之一[4]。在講一些名人軼事的時候教師還要注意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適當地提一些簡單的小問題,防止孩子們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走神偏離課堂,這樣就能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盡量避免弊端。
結語
小學科學教學中導入趣味性,構建一堂富有趣味的科學課,是為了切合當代小學教育現狀的層次,,在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時也有許多手段, 但總體都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更加適合其學習的教學方式,構建小學科學教學的趣味課堂。小學科學課堂趣味化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課堂中,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杭萍.其樂無窮的科學探究與拓展[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4):67.
[2]藍劍鋒.淺談提高小學科學課堂學生有效參與度策略[J].科技資訊,2015,13(33):152+154.
[3]陳瑩. 合作學習型小學科學課堂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6.
[4]崔嚴嚴.教的輕松 學的快樂——巧用電子交互白板,描繪精彩英語課堂[J].考試與評價,2015(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