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麗 高志強 陳 黎 孔令萬 黃 勛
(1.上海市寶山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上海 200090;2.華山北院寶山分院,上海 201907)
小兒急乳蛾相當于現代醫(yī)學的急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多見于4歲以上小兒,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且往往伴有高熱。西醫(yī)常規(guī)予青霉素或一、二代頭孢,但筆者臨床發(fā)現嬰幼兒或復感兒病程相對較長,且發(fā)熱、咽痛等癥狀不能即時改善。因此,筆者所在醫(yī)院兒科臨床在運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小兒急乳蛾的基礎上加用刺血療法,選穴上在目前臨床常用的肺系穴位少商及耳尖穴的基礎上,加用四縫穴,充分體現肺胃同治,治療小兒急乳蛾肺胃熱熾證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小兒急性細菌性扁桃體炎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兒科診療常規(guī)》[1];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中醫(yī)藥類精編教材 《中醫(yī)兒科學》[2]符合小兒急乳蛾肺胃熱熾證的臨床辨證。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3~12歲;入院就診時間不超過48 h且體溫不超過39℃;家屬均知情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隨高熱驚厥病史,或出現高熱驚厥、昏迷者;伴有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者;伴有自發(fā)性出血等凝血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存在禁忌癥者;伴有穴位處皮膚炎癥或破損者;患有其他耳鼻喉科疾病,如喉炎、喉關癰、爛喉痧等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兒科門診小兒急性細菌性扁桃體炎 (肺胃熱熾證)患兒63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以西醫(yī)常規(guī)頭孢克洛干混懸劑口服治療為基礎,配合相應的退熱對癥處理,在此基礎上配合刺血療法。觀察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刺絡放血療法。取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四縫穴(位于第2至第5指掌面,第1、2節(jié)橫紋中央),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耳尖穴(耳廓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處,取雙側)。對照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傳統(tǒng)單純耳尖及少商放血療法。取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耳尖穴(耳廓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處,取雙側)。器具:一次性26號不銹鋼1寸半毫針。操作步驟:醫(yī)生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操作手指,再用75%的酒精棉球在患兒相應的穴位局部消毒后,一手固定穴位部皮膚,一手持一次性26號不銹鋼1寸半毫針,快速直刺,深度為0.1~0.2 mm。出針后,雙手擠壓針刺局部,其中四縫穴令擠出黃色黏液或血液1~2滴,少商及耳尖穴則需令出血2~3滴,然后予棉球按壓止血,以不再出血為度。每日1次,3 d為1個療程。禁忌癥:施治穴位皮膚有炎癥及破損者;有自發(fā)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礙者。注意事項:針刺不可過深,以免傷及軟骨。出現暈針后,參考《刺法灸法學》規(guī)劃教材中針刺意外進行處理。(立即停止針刺,將針全部起出;將患者平臥,休息片刻,給予飲溫開水;重者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可艾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仍不緩解者,可采用急救措施)。
1.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兒中醫(yī)癥狀、體征及相關證候積分,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5 療效標準 發(fā)熱及相關證候積分。發(fā)熱:高熱,38~38.9℃為4分;低熱,<38℃為2分;無為0分。扁桃體充血:整個充血,大量布滿血絲為6分;充血可見少量血絲為4分;淡紅色為2分;無為0分。分泌物:成片狀的膿苔為6分;壓迫有少許膿液溢出為4分;點狀為2分;無為0分。咽痛:咽痛伴吞咽困難為6分;咽痛但不影響吞咽為4分;咽痛輕微、偶有為2分;無為0分。泛惡:惡心欲吐,不能進食為6分;時時泛惡,進食減少為4分;稍有惡心,不影響進食為2分;無為0分。療效評定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的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急乳蛾》(1997年)。治愈:咽部癥狀消失,扁桃體不充血,無膿點,體溫正常。好轉:咽部癥狀減輕,扁桃體膿點消退,體溫下降。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體溫不降。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例數及率表示,常規(guī)數據兩組比較為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則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比較為成組t檢驗,組內前后比較為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總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退熱情況及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評分比較見表3,表4。觀察組治療后退熱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病例癥狀、體征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3 兩組退熱情況比較(n)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
中醫(yī)學認為乳蛾病病位在肺胃[3-4],《諸病源候論·喉咽腫痛候》有云“喉咽者,脾胃之候也,氣所上下。脾胃有熱,熱氣上沖,則咽喉腫痛”。而咽喉為肺胃所屬[5-6]。筆者認為小兒脾胃本虛,消食化谷力弱,加之飲食失于節(jié)制,過食膏粱厚物,食谷聚于脾胃腑臟而不能化精,致脾氣失運而濕濁內蘊,蘊而化熱助火,而致胃火內熾,火邪挾脾胃濕熱之勢,上攻喉核,發(fā)為急乳蛾[7]。因此,筆者在急乳蛾,尤其是肺胃熱熾證的治療上,運用刺血療法,不單選肺系穴少商穴及耳尖穴肅肺清熱以退肺熱利咽喉,更是加入傳統(tǒng)治療疳積的四縫穴,助脾胃運化,以消脾胃積熱,降胃內熾火,從而達到肺、胃同治的目的。
刺絡放血療法,俗稱“刺血法”,其治療作用主要有退熱、止痛、活血、消癥及提高免疫機能和抗炎等作用[8-9]。少商穴,是肺經之井穴,位于手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具有解表清熱、通利咽喉的作用[10-11]。耳尖穴,屬于經外奇穴之一,將耳輪向耳屏對折時,耳廓上尖端即為該穴,主治肺系疾?。?2-13]。在現代研究中少商穴及耳尖穴點刺放血多用于小兒高熱、急性扁桃體炎[14-15]等。四縫穴,為經外奇穴,位于第2至第5指掌面,第1、2節(jié)橫紋中央,傳統(tǒng)用于治療疳積、厭食等脾胃疾病,具有健脾氣、復胃陽的作用外,尚可疏通經絡、清除臟腑郁熱[16-18]。
研究結果提示治療小兒呼吸道疾病急乳蛾,配合四縫穴刺血療法,肺胃同治,3 d療程后可有效退熱,并能明顯改善患兒扁桃體充血、咽痛、泛惡等多項癥候體征。但3 d針刺放血短期療程對于患兒扁桃體腫大,尤其是扁桃體Ⅱ~Ⅲ度腫大的消退療效不明顯;對于咽部分泌物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完全的消退還需后續(xù)的繼續(xù)治療;對于全身癥狀相對較重的患兒臨床治愈率并不高,還需后續(xù)2~3 d的繼續(xù)治療。四縫穴刺血療法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還有待深入更進一步的研究。
[1]北京協和醫(yī)院.兒科診療常規(guī)[M].北京: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6-39.
[2]汪受傳.中醫(yī)兒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18-20.
[3]戴琛,張春紅.毫火針聯合刺絡法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24 例[J].中國針灸,2017,37(2):207-208.
[4]張鑫,楊維華.針藥并用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52例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4,30(12):1098-1099.
[5]劉東華,趙榮.針刺治療小兒乳蛾高熱34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8):14-15.
[6]陳怡,王劍,何維.升降散合刺絡放血法治療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衛(wèi)分證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8):1431-1433.
[7]沈素絨,鐘利央,王乃飛,等.針刺放血結合青霉素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33(12):1091-1093.
[8]王芬,羅丁.近40年刺絡放血療法的臨床運用概況[C].全國首屆刺絡放血研究及臨床學術交流會,天津,2003.
[9]高靚,田力欣,李中正,等.近年來中醫(yī)刺絡放血療法臨床及實驗研究概況[A].中國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上集)[C].中國針灸學會,2009:5.
[10]付淑文.針刺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46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9,28(4):245-246.
[11]于竹力.刺血療法治療急性扁桃體炎4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7,23(6):32-33.
[12]謝金萍.耳尖穴點刺治療急性扁桃體炎[J].山西中醫(yī),2000,16(3):60.
[13]郭騫.放血配合耳穴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0,19(1):28.
[14]劉希茹,張?zhí)N佳,沈衛(wèi)東.少商穴點刺放血治療急性扁桃體炎[J].中國針灸,2011,31(12):1126.
[15]蔡力妍,吳節(jié).耳尖放血療法臨床運用策略[J].光明中醫(yī),2013,29(9):1987-1989.
[16]楊奇云,虞舜.四縫穴在兒科疾病中的臨床應用近況[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2):187-189.
[17]姜偉強,婁萬爽,張亞君,等.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配合點刺四縫穴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的應用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4):460-461.
[18]羅健青,陳秀芳.穴位貼敷加針刺四縫穴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