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語言測試延續(xù)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以及高中階段英語考試的主要特點,導致了高職學生對英語考試產(chǎn)生了消極被動的現(xiàn)象,從而對英語教學和學習帶來了負面效應。本文從英語語言測試方法中的交際測試法入手,提出了高職階段的英語語言測試應該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機等,以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出發(fā)點來設計中職英語語言測試的試卷,從而形成測試對教學的正面效應。
【關(guān)鍵詞】高職英語 語言測試 正面效應 交際測試法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27-02
測試是英語語言教學中一種普遍的手段,起到了對學生學習以及對教師教學的檢測作用。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經(jīng)歷了階段測驗,期中期末考試以及各種升學考試。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他們在這些測試中,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入學考試中,表現(xiàn)是不容樂觀的。據(jù)調(diào)查,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高職一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jīng)]有達到初二年級的英語水平。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高職學生對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是不適應的。然而,很多高職院校依然沿用了之前的考試模式。在英語語言測試中注重英語詞匯以及語法這些結(jié)構(gòu)性知識。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抵觸心理。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拿到試卷之后,了解試卷的大致體型和內(nèi)容,感覺無從下手,或者胡寫應付差事,或者作弊,更嚴重的直接交白卷??荚嚨慕Y(jié)果非常不理想,從而形成了“反拔效應”的負面效應,對于今后的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后果。
這種沿用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測試模式被認為是不合適的,是脫離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語言測試發(fā)展的過程中,先后有寫作-翻譯法,結(jié)構(gòu)主義測試法,綜合測試法以及交際測試法。傳統(tǒng)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以應試為目的,主要采用的是綜合測試法。綜合測試法強調(diào)的是語言形式和結(jié)構(gòu)。而交際測試法強調(diào)了語言的意義,也就是注重了語言在實際過程中的使用。
Carroll (1983:7)認為交際測試法包括兩個基本概念:usage 和use. Usage主要指語言形式和結(jié)構(gòu),而use指語言的交際功能和使用。語言運用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語言形式的掌握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方法。
根據(jù)《高職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1)指出,高職英語學習的目標就是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這強調(diào)了學生的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應該要把高職階段的英語語言測試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區(qū)別開來。
在傳統(tǒng)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中,分別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項語言機能分開測試。這種測試強調(diào)了語言測量的可靠性和客觀性。在高職階段的英語測試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專業(yè)特點來設計英語試卷。
首先,高職學生年齡十八九歲,正處于興趣以及注意力轉(zhuǎn)移比較快的階段。針對這種情況,在試卷設計中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單項選擇題,來使用一些比較新穎多樣的形式。例如,在閱讀理解部分,可以采用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來補充相應的表格或者問題,而答案可以設置成一些時間,地點,人名或者一些實際的數(shù)據(jù),并且題干一定要和原文一致。這樣讓學生的找尋的過程當中一目了然,產(chǎn)生興趣和成就感。在寫作部分,也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命題式作文。在這一部分,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需要,選擇某一類型的應用文。比如讓學生寫一張英語海報,在給定學生海報表達所有的英語句子以及短語和相匹配的漢語譯義的前提下,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來進行排列,設計一張具有吸引力的海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用各種顏色來完成,學生不會感受到難度和壓力。但是因為需要設計,他們還是很主動樂意的接受了當中的英語信息。
其次,高職階段英語語言測試設計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不管是在篇章的選擇,還是題干的設計方面,一定要簡單短小。比如在聽力部分,學生一旦聽見句子比較長,就會產(chǎn)生困惑。因此可以設計一些短一些的題干,例如:A:Thank you! B:_____.讓學生在相對應的選項當中正確答案。選項的設置也要簡短,避免選項之間的迷惑性和干擾性。在閱讀文章的選擇方面,長度要短內(nèi)容要簡單。選題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可以引入一些當下流行的文化和時事熱點的文章。
再次,高職英語測試要和學生的專業(yè)相結(jié)合,要增加英語實際使用中的問題。這樣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例如,在中護理專業(yè)英語測試中,可以加入醫(yī)院場景,比如在詞匯方面,可以給定場景圖片,讓學生翻譯醫(yī)院的常見詞匯,例如CT, X-ray等。
最后,高職英語測試還應該采用定性評估方式,來取代純粹的定量評估方式或作為其補充。這主要是基于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差異。對某一學生的評估主要基于他本人能夠達到的標準和程度,而不是與其他同學相比較。
總之,高職學生的英語語言測試要區(qū)別傳統(tǒng)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考試,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設計英語測試。因為考試一旦實施,學生的考試成績會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以交際測試法的角度出發(fā),并以定性評估方式來綜合考量學生,從而形成反拔效應的正面效應,從而對英語學習和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Carroll,B.J.(1983). Texting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An interim study. London: Pergamon Press
作者簡介:
劉曉華,男,生于1978年4月19日,陜西榆林人,碩士,銅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