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引領,是指引我們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精神坐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當代大學生是最具創(chuàng)新力的新興力量,只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實現“中國夢”并實現自我,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本文從心理學視角,結合心理認知機制“接受一認同一組織一評價一內化”,探索如何更好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最終外化為行為習慣。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
“內化”就是認知主體依托已有經驗,將外界信息同化為自身認知的過程,這是認知過程的主要形式[1]。與“內化”相對應的是“外化”,外化則是因新思想信念引起的行為改變,外化的形式主要表現為,態(tài)度、行為和習慣等。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就是信息處理的過程,即受教育者信息接收一處理一內化和外化的心理認同全進程,其基本進程可以簡單概括為“接受一評價一組織一反應一個性化”。實質上講,從認知心理學的視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思想、具體內容和基本要求在受教育身上實現“個性化”的過程。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進程
(一)接受是內化進程首要條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要讓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主要內容產生注意,并主動去探索,體驗,進行更深層次的認知加工,并在實際學習生活行為中加以落實。第一,增加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興趣。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同時,這一年齡階段具有其普遍特點,又是基本價值觀形成或趨于穩(wěn)定的重要時期。因此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更具有必要性。充分利用新媒體已經成為當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載體,更有利于促成思想信念向行為習慣轉化的進程。
第二,豐富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在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利用重要節(jié)日、重大政治熱點事件開展增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知度和卷入度的新穎多樣的教育活動,推進大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力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
(二)認同是內化進程的關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主要以接受為基礎,表現為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和社會心理等方面的認同。認同主要是經過自身認知體系價值評判的過濾形成的一種情感、態(tài)度和信念。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進程。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即內容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主要包括基本內容和基本概念的認同,更多的體現在思想層面的共鳴和接受。另外,認知認同僅僅是內化過程的起步階段,如果沒有進入到認知認同階段,內化進程將不會過度到情感認同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過程也將功虧一簣。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即情感認同。情感認同是認知認同的情感反應,屬主觀感受。只有在認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有更深的卷入,即情感認同。情感卷入不僅可以加強受教育者學習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積極性,還會維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過程,進而更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行為習慣中去。
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念共識,即信念認同。信念認同是指導自身思想、行為和意識的價值導向,是對其基本內容和核心思想的內心信仰[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信念認同是受教育者在認知、情感和意志上的高度融合和統(tǒng)一。在思想觀念、情感體驗、意志行為等方面分別表現為,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理念的深厚情感:自覺追求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三)內化是內化進程的目標
從心理學視角下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過程,主要應從心理同化、思想內化和性格內化三個層次建構,最終促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受教育者基本信念和價值評判依據的過程。
心理同化。同化是利用已有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把外界信息整合到自身的認知結構中的過程[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同化是以原有思想和認知為基礎,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整合,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嘗試著運用新的思想和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同化的過程。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啟示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在活動方案設計時注重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借助載體多樣、富有趣味的活動形式,通過具體的影響思想和撼動靈魂的教育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等成為高校開展德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二)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大學校園里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多種多樣,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活動的設計和策劃過程中,為了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進程,高??梢栽谘芯渴芙逃后w特征的前提下,設計新穎和主題鮮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受一認同一內化”的認知過程。
(三)引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思想交流呈現繁榮景象,多元價值觀念的沖突現象日益凸顯,然而大學時期作為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幫助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領域探討的新課題。
面對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教育者首先應該擺正角色定位,以積極富有正能量的主流價值取向,促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由被動學習到真心認同再到主動踐行的知情意行的轉變過程,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腦”、“人心”“入行”,真正成為受教育者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的指導者。
參考文獻:
【l】慶國.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性格內化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2】洪波,譚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大學精神選擇【J】.北京教育(高教),2014.
【3】東銘,牛東博.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演進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