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斌
平面向量由于具有“數(shù)”與“形”的雙重身份,所以它是溝通代數(shù)與幾何的一種工具,有著極其豐富的實際背景,成為高考命題的良好載體。縱觀近幾年的高考題,我們發(fā)現(xiàn)??碱}型主要有填空題和選擇題,下面歸類解析,以供大家參考。
例1設D為△ABC所在平面內(nèi)一點,,則( )。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減法運算。在△ABC中,這是平面向量的減法法則,熟練掌握這一結論有助于快速解題。
例 2已知向量a=(-2,8),b=(-4,λ),若a∥b,則實數(shù)λ的值為____。
解:因為a∥b,所以-2λ=8×(-4),解得λ=16。
評析:本題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向量的坐標運算,解答本題要熟記兩個向量平行的坐標表示。
例 3設向量a=(-1,2),b=(m,1),若向量a+b與a垂直,則m=____。
解:因為a=(-1,2),b=(m,1),所以a+b=(-1,2)+(m,1)=(m-1,3)。又因為向量a+b與a垂直,所以(a+b)·a=(m-1)×(-1)+3×2=-m+7=0,解得m=7。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標運算。平面向量的垂直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向量垂直問題主要是利用垂直關系求問題中的參數(shù)。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減法運算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例5已知點A(0,1),B(3,2),=(-4,-3),則=( )。
A.(-7,-4) B.(7,4)
C.(-1,4) D.(1,4)
解:由已知可得(3,1),則=(-4,-3)-(3,1)=(-7,-4)。應選A。
評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記向量的坐標運算:若點A(x1,y1),點B(x2,y2),則AB→=(x2-x1,y2-y1);若向量a=(x1,y1),b=(x2,y2),則a±b=(x1±x2,y1±y2)。
例6已知△ABC是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點D,E分別是邊AB,BC的中點,連接DE并延長到點F,使得DE=2EF,則的值為( )。
解:由DE=2EF,可知點E為DF的一個三等分點。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及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運算。
A.30° B.45°
C.60° D.120°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夾角計算。解答的關鍵是熟記向量的夾角公式。
例 8已知向量a,b的夾角為60°,|a|=2,|b|=1,則|a+2b|=。
解:|a+2b|
評析:本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夾角、平面向量的模等知識。本題也可以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求解,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1)求點P的軌跡方程。
(2)設點Q在直線x=-3上,且=1。證明:過點P且垂直于O Q的直線l過曲線C的左焦點F。
因為點M(x0,y0)在曲線C上,所以=1,即點P的軌跡方程是x2+y2=2。
(2)因為曲線C為橢圓,由此可知橢圓的左焦點為F(-1,0)。
設點Q(-3,t),點P(m,n),則(-3,t)=(-1-m,-n)=3+3m-t n。
由(1)知m2+n2=2,故3+3m-t n=0。
所以
又因為過點P存在唯一直線垂直于O Q,所以過點P且垂直于O Q的直線l過點C的左焦點F。
評析:本題考查了直線與曲線的位置關系、直線恒過定點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