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為
【摘 要】計算機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在提高學生智力方面確實提供了非常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但是要真正做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還需要結合我國的教育實際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的運用信息技術的各種功能,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異乎尋常的提高。本文將對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談兩點我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應用計算機去開發(fā)學生潛在能力和智力,是一個十分嚴肅且極有前途的事業(yè),我國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應該在這方面有所建樹,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計算機教育模式。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把計算機知識既深入淺出又活潑生動地教給學生,很值得我們研究。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挑選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名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征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fā),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形象教學
我們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所以要注意運用形象法教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
如在教學《word的應用與提高》一單元,由于小學初次接觸計算機時,大多懷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可以用來干什么,更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動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我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么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利用教學演示光盤,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制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比喻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介紹文件夾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夾的含義,我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文件夾就好像我們用的資料袋一樣,里面可以裝一些文件在里面。新建一個文件夾要給它命名,用來區(qū)分各種類型的文件?!敝T如此類的比喻,可以幫助學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游戲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我在教學中大膽引入游戲,卻不是僅以玩為目的,而是把它作為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手段。例如,小學生剛開始操作鼠標顯得極為笨拙,我在講解完鼠標的基本操作(單擊、雙擊、拖動)后,就讓學生玩起了“鼠標點擊”游戲,在點擊的過程中,學生熟練了單擊操作,在移動位置時,又鞏固了雙擊和拖動操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玩得歡,而且學得好,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電腦的興趣。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出: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多動腦筋,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在教學理論指導下,采用多種有效有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新課改倡導的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就會促進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合作與交流實際上包含有協(xié)作學習的意思。協(xié)作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組織協(xié)作學習,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和進度,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jié)計算機課時,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組,兩人一小組,10人一大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互相配合,“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酥L,補己之短,共同進步;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展開競賽,互相促進。如學生進行指法訓練時,因為鍵盤指法是計算機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小學計算機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難點,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練習。在綜合訓練時,我讓同組的兩個學生配合好,一個同學操作時,另一個同學幫助指正錯誤。在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訓練的同時,挑選打得又快又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能溝通,互教互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練習一階段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勝心,當然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xié)作。
三、總結
學生的學習需要競爭,但更需要合作。為此,學生應該學會在合作中競爭的本領,培養(yǎng)在競爭中合作良好品德。在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下,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不僅僅是競爭的對手,也是互相學習的對象。協(xié)作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和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朱偉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3).
[2]黎標,《基于微課得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研究》,南昌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