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平
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由于數(shù)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需要復雜邏輯思維的一門學科,所以在做題方法和解題技巧方面常常出現(xiàn)誤區(qū)。在小學學習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糾正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正視學生所犯的錯誤,給予其有效指導,并且充分總結(jié)錯誤的類型和特點,及時收集錯誤資源,反為其用,使“錯誤”教學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錯誤資源;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3-010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63
前面提到,小學生思維發(fā)展不成熟,尤其在數(shù)學學習中容易被數(shù)學題中的表面信息所迷惑,加之有些學生的懶惰和僥幸心理,這就使他們用比較固定的解題方式或是陳舊的思路去解答題目,這常常導致錯誤的發(fā)生。另外在課堂上,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也會發(fā)生錯誤,這些錯誤對于教師來說是始料未及的。因為很多學生存在計算不認真,讀題不用心等種種不良習慣,這就導致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錯誤五花八門。
教育者應該將學生展現(xiàn)出來的錯誤進行耐心的分析,挖掘出這類使學生犯錯題型背后隱藏的潛在價值,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不但能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夠針對學生的弱點進行強化。
例如,教學簡便運算這一課時,在課后的練習題中出現(xiàn)一道題:“0.56×99”,這讓學生出現(xiàn)了多樣的錯誤,主要錯誤有以下兩種結(jié)果:
(1)0.56×99 (2)0.56×99
=0.56×100-1 =0.56×(99+1)
=56-1 =0.56×100
=55 =56
針對這種錯誤,教師不能直接給出正確的答案并告知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樣會使學生草草了事,下次出現(xiàn)同樣的題目還會犯同樣的錯誤。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換作業(yè),使他們相互指出對方的問題,找出每道題的問題所在。這樣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到糾正錯誤的時候還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另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千萬不要批評、訓斥學生,相反要讓他們對“錯誤”題型各抒己見。這樣能夠使一道題錯的有“價值”,以后不僅這個學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參加討論的其他學生也會杜絕此類錯誤。
對于學生犯的錯誤原因多樣,有些是看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有的是對題目理解有誤,有的學生是沒有認真思考。此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找出錯誤原因,并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中遇到一道這樣的題:現(xiàn)在有一瓶糖水,它的濃度為10%,現(xiàn)在小明將糖水倒掉了一半,那么剩下的糖水濃度是多少?大多數(shù)學生回答是5%,少部分學生說是10%。但教師說“認為糖水是10%的舉手?!焙芏鄬W生接連舉起手,學生之間相互觀察后,原來沒舉手的學生也慢慢舉起手來。小學生沒有一個判斷問題的標準,往往是“隨大溜”,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產(chǎn)生。教師在遇到這種問題時,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答案。我們可以讓原來說糖水濃度為10%的少數(shù)學生的想法,然后反過來讓答案為5%的那部分學生說明理由,然后進一步就此問題分成兩組展開討論。當然,教師要在一旁引導,以學生喝糖水的經(jīng)歷指出學生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以新穎的、學生愿意接受的教學方式抓住錯誤的地方,積極引導學生,并將主動權(quán)放在學生手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找到錯誤的原因。這種方法能夠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機械灌輸?shù)慕虒W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有學習樂趣。
在解決問題時,教師要有序觀察和引導學生,熟悉每個學生的特點,多讓學生互動進來,這樣能夠提高學生思維邏輯性和敏捷性,同時能夠更加全面的思考問題。例如這樣一道題:小花、小軍、小紅、小亮四個人舉行羽毛球比賽,如果四個人之間兩兩之間進行一場比賽,那么需要舉行幾場比賽?
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問題常常使學生無從下手,那么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另一方面的思維,先讓學生找來四支鉛筆,分別用這四支鉛筆代替四位學生,讓學生將四支鉛筆分成不同的組,這樣就能夠形象地解決這一問題,并能夠培養(yǎng)學生換方向思考問題的能力。總之教師一定要找到問題出錯的根本原因,挖掘問題的獨特之處,讓學生有序地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以后解題的思路才會更靈活,針對新的問題游刃有余,做到真正的舉一反三。
另外,錯題本是學生積累錯題和整理自己解題習慣的整理本,是學生改正錯誤和避免類似錯誤重犯的工具。為使學生能夠有效利用錯誤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析錯、改錯、避錯的習慣,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配備錯題本,讓其作為錯題的載體,定期讓學生對錯題進行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將錯的思路,錯的方法進行總結(jié),查漏補缺。此外教師方面,可以著重對錯題本上錯誤率高的問題在課上進行集中講解,這樣能夠使教師有針對性地教學和指導。
在課堂教學認知結(jié)構(gòu)中,由于學生學習的新舊知識交替、學生思維結(jié)構(gòu)限制,以及缺乏對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在數(shù)學學習中時常存在錯誤。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學習就是不斷犯錯并不斷改正的過程,教師應該正視學生發(fā)生的錯誤,多聽聽學生的想法,了解他們犯錯的原因,畢竟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我們成人存在很大差異,這樣能夠?qū)W生錯誤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突顯出“錯誤試題”的價值和意義。世界上事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也有其價值所在。教師要讓錯誤成為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資源,進行有針對性、高效率的數(shù)學教學,同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利用、分析、和改正錯誤的工作中,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讓小學生學習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發(fā)散,實現(xiàn)高質(zhì)量教學。
[1] 白小衛(wèi).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學周刊,2017(16).
[2] 王彩君.淺談小學數(shù)學錯誤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