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達爾·米地里別克 張雷 巧麗番·阿力哈孜 木胡牙提 劉志強 何鵬義楊玉春 居勒德孜·海拉提
冠心病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jié)構(gòu)等的不斷改變,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也逐年提高[2]。冠心病人群患有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3-5]。Mets 是心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腹部肥胖、血脂異常和血壓升高。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且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其冠狀動脈病變往往更為嚴重[6]。血糖的升高與冠心病的關系逐漸成為熱點,尤其是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與冠心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仍然存在爭議。對于具體某個民族的FPG水平升高程度與冠心病和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的關系尚未有詳細的臨床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既往無糖尿病病史的哈薩克族人群中不同程度 FPG與冠心病發(fā)生及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
連續(xù)納入 2016 年1月至 2016 年6 月于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疑診冠心病行冠狀動脈造影且既往無糖尿病病史的哈薩克族患者411例,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將所有患者分為冠心病組(280例)和非冠心病組(131例)。所有患者年齡為30~70歲,男女不限。排除伴有嚴重肝膽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 2 周之內(nèi)、溶血性貧血、腫瘤惡變質(zhì)及資料不全的患者。依據(jù)國際通用的直徑法評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主要冠狀動脈或其主要分支直徑≥50%的狹窄即診斷為冠心病,冠狀動脈造影完全正常者或狹窄<50%的患者為非冠心病患者。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民族、年齡、高血壓病、吸煙史及家族史等。實驗室指標包括患者在禁食 12 h 后于次日晨采血測定的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素、總膽紅素(TBIL)、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
所有患者均經(jīng)橈動脈路徑行選擇性左、右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按照 Judkins 法進行多體位投影。冠狀動脈造影記錄由 2 位介入醫(yī)師獨立作出診斷,如結(jié)果不同,將由第 3 位醫(yī)師作出分析,介入醫(yī)師對患者的其他數(shù)據(jù)采用盲法。根據(jù)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的標準,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為狹窄部位與鄰近正常管徑比較管徑減少的百分比。采用 Gensini評分方法[7]對每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進行定量評定:狹窄程度≤25%計 1 分,26%~50%計 2 分,51%~75%計 4 分,76%~90%計 8 分,9l%~99%計16 分,100%計 32 分;根據(jù)不同冠狀動脈分支將以上得分乘以相應系數(shù):左主干病變得分×5;左前降支病變:近段得分×2.5、中段得分×1.5,遠段得分×1;左回旋支病變:近段得分×2.5,中段得分×1,遠段得分×1;右冠狀動脈病變近、中、遠段得分×1;其他分支病變得分×0.5。各病變支數(shù)得分總和即為該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評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 SPSS21.0 軟件進行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連續(xù)性變量使用 Pearson相關性分析,使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冠狀動脈病變的獨立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本研究所有檢驗均為雙側(cè)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非冠心病組患者年齡[( 55.05±10.32 )歲比(59.00±10.11 )歲,P <0.001 ]、男性( 67.2% 比 77.1% ,P=0.032 )、吸煙史( 38.2% 比 59.3% ,P<0.001 )、體重指數(shù)(BMI)[(22.96±1.62)kg/m2比( 23.37±1.50)kg/m2,P=0.012]、高血壓?。?45.8% 比 62.1% ,P=0.002 )、FPG[(5.11±1.17)mmol/L比( 6.34±2.51)mmol/L ,P <0.001]、TC[( 4.14±0.82)mmol/L比(3.95±0.96)mmol/L,P=0.040]、Gensini 評分[(0.27±0.69)分比(36.63±33.88)分,P<0.001]均低于冠心病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 冠 心 病 組 HDL-C[( 1.13±0.28 ) mmol/L比(1.06±0.31)mmol/L,P=0.038 ]高于冠心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 HbA1c、TBIL、尿素等臨床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
以 2014 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8]的相關標準,根據(jù) FPG 水平,將所有患者分為 4組:組1 (FPG<5.6 mmol/L)、組2 (5.6 mmol/L≤FPG<6.1 mmol/L)、組3 (6.1 mmol/L≤FPG<7.0 mmol/L)、組 4(FPG≥7.0 mmol/L)。組1、組2、組3及組4四組患者HbA1c[( 2.17±0.33 ) mmol/L 比( 2.16±0.27)mmol/L比( 2.30±0.28 ) mmol/L 比( 2.51±0.59 ) mmol/L ,P<0.001]、TG[(1.67±1.60)mmol/L比(1.85±1.21)mmol/L比( 2.08±1.34 ) mmol/L 比( 2.23±1.51 ) mmol/L ,P=0.026]、LDL-C[( 2.59±0.80 )mmol/L 比( 2.71±0.81 ) mmol/L 比( 2.66±0.86 ) mmol/L 比( 2.35±0.74 ) mmol/L ,P=0.040]和 HDL-C[( 1.13±0.30 )mmol/L 比( 1.00±0.31 ) mmol/L 比( 1.07±0.29 ) mmol/L 比( 0.99±0.29 ) mmol/L ,P<0.001]等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四組患者TBIL、尿素、TC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Gensini評分與FPG水平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兩者呈正相關(r=0.236,P<0.001),Gensini評分隨著FPG水平的增加而逐漸增加。
表1 冠心病組和非冠心病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FPG水平與臨床指標的關系(±s)
表2 FPG水平與臨床指標的關系(±s)
注:組1,F(xiàn)PG<5.6 mmol/L;組2,5.6 mmol/L≤FPG<6.1 mmol/L;組3,6.1 mmol/L≤FPG<7.0 mmol/L;組4,F(xiàn)PG≥7.0 mmol/L;FP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TBIL ,總膽紅素;TG ,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項目 組1(239例) 組2(49例) 組3(45例) 組4(78例) P值HbA1c(mmol/L) 2.17±0.33 2.16±0.27 2.30±0.28 2.51±0.59?。?.001 TBIL (mmol/L) 13.52±5.94 11.81±5.49 14.03±6.81 12.41±6.64 0.152尿素(mmol/L) 5.53±1.47 5.67±1.49 5.63±1.47 5.48±1.56 0.873 TG (mmol/L) 1.67±1.60 1.85±1.21 2.08±1.34 2.23±1.51 0.026 TC (mmol/L) 4.02±0.95 4.15±0.88 4.15±0.92 3.81±0.82 0.127 LDL-C(mmol/L) 2.59±0.80 2.71±0.81 2.66±0.86 2.35±0.74 0.040 HDL-C (mmol/L) 1.13±0.30 1.00±0.31 1.07±0.29 0.99±0.29?。?.001 Gensini評分(分) 23.53±33.48 38.76±37.79 41.91±40.39 42.41±40.07 <0.001
將年齡、性別、BMI、吸煙史、高血壓病、FPG、TC、HDL-C和接近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HbAlc、LDL-C)納入 logistic 回歸分析中,結(jié)果顯示,F(xiàn)PG(OR 1.53,95%CI 1.25~1.87, P < 0.001)、年齡(OR 1.05 ,95%CI 1.02 ~ 1.08 , P< 0.001)、BMI(OR 1.20,95%CI 1.03~1.39,P=0.020)、 吸煙史(OR 2.87 ,95%CI 1.61 ~ 5.10 ,P< 0.001)及 高 血 壓 病(OR 1.64 ,95%CI 1.02~2.64 ,P=0.041)均是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
該項目要求大橋基礎橋墩在一個枯水期施工完畢,工期短,難度大。該項目從進場施工至施工完僅有約200d的時間,因此,需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調(diào)集工程所需機械設備、材料和勞力,幾個墩同時施工交替作業(yè)。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Gensini 評分)與 FPG 水平、年齡及吸煙史呈正相關,與 HDL-C 呈負相關。
圖1 空腹血糖與Gensini評分比較 4組間Gensin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表3 logistic回歸分析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和彌漫性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結(jié)果常表現(xiàn)為多支、彌漫性病變及鈣化等,且病變常擴展至中段甚至末端分支血管,使再血管化困難,預后更差[9]。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損和空腹血糖受損階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高[10]。有研究顯示,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lc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隨著空腹血糖升高,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也更加嚴重[11-13]。
本研究將新疆地區(qū)哈薩克族無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按 FPG 水平分為 4 組,探討 FPG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 Gensini 評分與FPG 的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兩者呈正相關,(r=0.236,P<0.001),說明FPG水平與冠心病病變嚴重程度顯著相關,本研究結(jié)果與較多研究結(jié)果一致[14-18]。但也有研究結(jié)果認為 FPG 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病變支數(shù)無明顯相關性[19]。隨著FPG水平逐漸升高,Gensini 評分逐漸升高,提示空腹血糖受損越重,冠狀動脈病變的程度越嚴重,F(xiàn)PG 為冠心病危險因素。本研究表明 FPG、年齡、BMI、吸煙史及高血壓病均是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F(xiàn)PG 水平、年齡及吸煙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Gensini 評分)呈正相關,HDL-C 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呈負相關。考慮可能與新疆地區(qū)哈薩克族患者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以及藥物服用等因素有關,還需進一步前瞻性研究來證實。
表4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仍存在幾點局限性:(1)本研究僅局限于我院的心臟中心病例的回顧性研究;(2)樣本量較少;(3)隨訪時間不夠長。綜上所述,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新疆地區(qū)哈薩克族患者 FPG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存在相關性,故而在臨床治療中不僅要重視預防冠心病的傳統(tǒng)危險因素,對 FPG 的關注也至關重要。對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及時行糖耐量試驗等相關檢查,盡早干預血糖,將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病的防治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