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甜瑾
摘 要:小學教育中的寫作和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文字處理能力的重要部分,二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將二者巧妙的結(jié)合,并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技巧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階段的熱點話題。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寫作教學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57-01
小學階段的學生習慣于通過閱讀獲取外界的信息,利用寫作抒發(fā)他們對事物的情感。因此,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同時,閱讀和寫作也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語文成績,就要從閱讀和寫作能力提升方面入手,并不斷整合二者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 閱讀與寫作在教學中存在的關(guān)聯(lián)
1.1 相同的教學目標
閱讀的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閱讀來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表達方式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這一目標也與寫作的教學目標正好吻合。寫作課程也是在教導學生如何用文字表達感情,以及在寫作過程中要運用什么表達手法。
1.2 相同的教學過程
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過程也是相同的,閱讀主要考察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對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以及深度理解。而作文考察的是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所以,閱讀與寫作都是考察學生在對內(nèi)容形成初步認知的基礎(chǔ)上如何進行深度的剖析。
1.3 閱讀訓練有利于寫作技能的提升
閱讀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進行大量閱讀訓練之后,自然能感知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表達方式,并將其熟練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為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打下堅實基礎(chǔ)。此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閱讀材料中的經(jīng)典事例,并將其積累下來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既能夠提升自己的文章質(zhì)量,同時也能大大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
1.4 寫作教學能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若要寫出好的文章,則離不開日常的積累。文章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經(jīng)過多年教學實踐,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jié)論,一個學生如果擁有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那么他的閱讀理解能力也一定不會差。只有在閱讀的過程中,透過文字表面去深度理解文章內(nèi)涵以及作者的表達手法,久而久之,才能將作者的表達手法變?yōu)樽约旱?,并為己所用?/p>
2 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1 閱讀量不夠?qū)е氯狈懽魉夭?/p>
目前,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則是寫作素材不足。這也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常常面對一個題目,但三言兩語就敘述完畢,缺乏素材的填充。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則是閱讀量不夠。沒有充足的閱讀量,何談作文內(nèi)容的精彩。
2.2 模仿痕跡較重,缺乏創(chuàng)新
由于小學生日常所接觸的事物十分有限,因此在寫作過程中缺乏相關(guān)的生活體驗,情感表達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提供多種風格,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材料,并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要一味模仿作者的寫作風格,而要加入自己的風格,不要重復模仿,而要取其精華的借鑒。并以此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2.3 文章內(nèi)容缺乏真實性
當前小學寫作課的教學模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室內(nèi)教學為主,而忽略了實踐課的重要性。寫作的意義就是帶領(lǐng)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沒有親身感受過的事物,學生們又怎么能在寫作的過程中表達真正的感情。例如在練習寫景類的文章時,如果沒有帶領(lǐng)學生真正的去感受美景,而是讓他們對美景的感受停留在了課本中以及圖片中,那么他們的感受也不會如此深刻,更無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而是千篇一律的模仿和借鑒。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沒有任何益處。
3 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建議
3.1 學會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chǔ)
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通病則是面對題目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是他們的日常積累不夠,導致寫作時缺乏素材。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優(yōu)秀的閱讀內(nèi)容,例如文章中的好詞佳句,名人事跡等。將閱讀中的有益內(nèi)容及時進行摘抄和背誦,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感受到素材的積累對寫作的重要性。
3.2 加大閱讀量,注重前期模仿后期創(chuàng)新
學生在寫作之初,往往缺乏自己的風格,只能依靠單純的模仿。因此,學生應逐步加大自己的閱讀量,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并在模仿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但需要注意的是,模仿不是單純的復制,而是要在模仿他人的表達方式的基礎(chǔ)上,將別人的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摹?/p>
3.3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在寫作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閱讀中注意積累好詞佳句,名人事例等。在閱讀的過程中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積極思考,并將在閱讀材料中積累的素材熟練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熱愛學習,勤于積累。
3.4 豐富學生的情感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這是一門注重情感表達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感性大于理性。閱讀與寫作在答題過程中,都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這也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隨著作者的文章不斷豐富自身情感。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和價值觀。畢竟感情越豐富,對于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才越有利。
4 總結(jié)
閱讀和寫作在教學過程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二者密不可分。閱讀能夠為寫作提供素材以及情感的積累。寫作也能反作用于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將二者整合起來,共同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白芹,張同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淺探[J].教育 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8(5):32-34.
[2] 陳江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研究[J].西部素質(zhì) 教育,2016(21):268.
[3] 李建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4] 胡向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寫作(下旬刊),2017年01期.
[5] 靖靜.如何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作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