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紅
【摘 要】 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兩組,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5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5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參照組總滿意度為56.00%,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2.00%,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結論:為小兒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綜合護理具有積極意義,可有效縮短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
【關鍵詞】 綜合護理;高熱驚厥;護理效果;常規(guī)護理
高熱驚厥是臨床常見兒科疾病,常發(fā)病于嬰幼兒時期,發(fā)生驚厥時常伴有發(fā)熱情況,主要發(fā)生于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1]?;純旱臏囟冗_到38.5℃以上,便可能會發(fā)生驚厥,若不能及時進行護理干預,可能會延長驚厥持續(xù)時間,導致次數(shù)增加,損害患兒腦部,甚至影響智力發(fā)育[2-3]。因此,患兒在入院開始便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救治處理。本文作者主要探究綜合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選擇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時均存在抽搐、意識障礙以及呼吸節(jié)律紊亂等情況,并確診為高熱驚厥。將50例患兒按照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兩組,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5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男女比例為13∶12;年齡為5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2.25±1.03)歲;體質量為4~20kg,平均體質量為(13.25±1.32)kg。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5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男女比例為14∶11;年齡為5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2.22±1.15)歲;體質量為4~21kg,平均體質量為(13.52±1.11)kg。對比研究兩組患兒臨床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參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患兒入院后首先應為其進行急救護理,將患兒平躺放在病床上,頭偏向一側,將其衣領解開,清理其口腔異物,避免呼吸道堵塞;給予其面罩式吸氧;若患兒在抽搐過程中一直緊閉牙關,應使用開口器,將開口器置于上下臼齒中,避免口唇以及舌頭被咬傷;對患兒內關、合谷以及人中等穴位進行不少于2min的按壓;遵醫(yī)囑給予患兒地西泮、地塞米松以及復方氨基比林進行高熱驚厥治療。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配合綜合護理干預,1)患兒入院后首先對其高熱情況進行處理,使用藥物降溫配合物理降溫,例如使用濕毛巾濕敷手心以及前額等部位,給予其冰袋枕頭,使用32℃~36℃的溫水對其腋窩、頸部以及大腿根部進行擦拭,頭部置退熱貼,在驚厥情況得到控制前不可使用退熱藥口服。2)持續(xù)發(fā)作的驚厥較易造成顱內壓升高,因此要遵醫(yī)囑給予20%甘露醇等脫水劑為患兒降低顱內壓。3)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并詳細記錄患兒驚厥持續(xù)時間、次數(shù)以及驚厥緩解后恢復意識的情況、患兒的脈搏、體溫、血壓、呼吸、意識、四肢張力等生命體征。觀察患兒用藥后的反應,若存在不良反應應及時報告醫(yī)生。4)患兒因為年紀較小,入院后較易產(chǎn)生緊張以及害怕等情緒,而家屬也因為對于患兒疾病過于擔憂而出現(xiàn)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其心理狀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與患兒交談時應保持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消除其緊張感。5)患兒清醒后應為其補充高蛋白、高熱量以及富含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加強患兒的口腔護理,避免口腔感染。6)護理人員應為患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避免環(huán)境對患兒造成不必要的刺激,讓其可以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以及休息。7)患兒出院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屬出院后對于患兒的相關護理,例如對患兒體溫的檢測,如何觀察體溫增高的體征以及表現(xiàn),指導患兒家長如何處理高熱驚厥護理。8)護理人員可對患兒家屬進行高熱驚厥相關知識教育,耐心為家長進行健康知識講解,讓其掌握基本的護理技巧,例如飲食干預、衣物增添以及日常運動等,告知家屬應盡量避免帶患兒到人多的場所。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使用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表總分為10分,滿意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不滿意為低于6分,滿意為大于6分,非常滿意大于8分。非常滿意率+滿意率=總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的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
觀察組患兒的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
參照組總滿意度為56.00%,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2.00%,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常見的兒科疾病,常發(fā)病于嬰幼兒時期,具有病情重、發(fā)病急等特點,主要因發(fā)熱導致的驚厥癥狀[4]。主要因患兒大腦神經(jīng)元異常放電導致骨骼肌群出現(xiàn)不隨意或短暫的收縮運動,臨床主要癥狀為頭向后仰、意識喪失、四肢肌肉或面部出現(xiàn)強制性、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還會有患兒存在大小便失禁等情況[5]。因為該疾病比較嚴重,因此發(fā)病后應及時進行急救護理,避免患兒腦部受到損害,導致產(chǎn)生后遺癥。在臨床護理干預中應首先對患兒進行積極的急救措施,控制患兒的病情,然后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促進患兒早期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6-7]。本文作者主要比較常規(guī)護理以及綜合性護理對于小兒高熱驚厥護理效果,研究結果為,觀察組患兒的驚厥消失時間以及退熱時間、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證明了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使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治療,患兒家屬對于護理滿意程度較高。
參考文獻
[1] 董敏,李丹,李乃俠,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高熱驚厥家屬心理狀態(tài)及患兒臨床效果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04):714-715.
[2] 莊小美,李萍,仇雪.循證護理應用于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貴州醫(yī)藥,2017,25(10):1118-1119.
[3] 劉瀟.優(yōu)質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患兒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02(S1):1215-1216.
[4] 張薇,李兵,馮靜.個性化護理在小兒重癥肺炎高熱驚厥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04):405-406.
[5] 顧靜.全程綠色通道護理路徑用于急診小兒高熱驚厥的效果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24):3552-3554.
[6] 李娟,王丹,王艷,等.小兒高熱驚厥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8):107-109.
[7] 馮婕.高熱患兒發(fā)生熱性驚厥的影響因素及針對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7,21(04):772-774.